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45页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 教学目的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 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 署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重点内容1.讲清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意义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 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农业强了,农产 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农业还是国家安 全的基础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2.讲清楚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 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 国情的中国特色3.讲清楚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任务用不到30年的时间,把拥有14亿 多人口、近2亿农户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其深度、 难度、广度不亚于脱贫攻坚—82—阔步迈向农业强国 教学难点1.准确阐释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2.全面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路径 教学导入2024年,中国再次拿出了一张了不起的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 增长5%,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万亿元。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 没有“三农”根基的稳固,我们的成绩也无从谈起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 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亩产提升10.1斤—— 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平均为5.1%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6%, 比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比2023年增加220万人,脱贫 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连续四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农 民群体的务工就业为城镇就业向好提供了坚强支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元,比2023年实际增长5.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 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6.3%和6.5%,城乡居民 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2.34:1——农村居民收入再次跑出了“加速度”巍巍巨 轮,因有先进的压载系统而稳健前行大国经济,因有“三农”坚固底盘而韧 性强大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三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来说如此重要? 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什么样?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强调,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发 展进入系统化、全局性推进的新阶段—83— 一 、我们为何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世界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规律看,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一定有强大的 农业为支撑,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强国,是靠别人吃饭的这是因为农业关 乎饭碗,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基础不牢,再华丽的现代化大厦也 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反之,有些国家虽然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 但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上却受制于人, 一遇波澜,饭碗就会被别人 拿住,吃饭还要看别人脸色,自然也称不上是现代化强国各国强国建设的 探索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农业强起来,现代化强国的大厦才能巍然耸立1.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搞现代化建设,首先还是要让大家吃好穿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 不能少,这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除了保障食物供给外,还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 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随着现代化不断推进,这些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中 华农耕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时代魅力愈发彰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的 田园风光和乡韵乡愁还要看到,不管城镇化如何发展,仍将有数亿农民居 住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现代化进程不能也不应该把他们落下扎实推进 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加快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2.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 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 业农村现代化仍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关口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 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农业增 加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接近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但农业现代化明显 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我国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乡村道路交通、—84—阔步迈向农业强国 供水供电、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镇,城乡教育、社保、医疗卫生 等公共服务差距更大。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城乡经济循环的堵点,不仅制约 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释放,也影响了双循环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加快建设 农业强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推动几亿农民和广大农村整体迈入现代 化,会释放巨大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形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筑牢国家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和 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没有最基本的食 物供给、没有稳定安全的农产品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物质富足、精 神富有无异于空中楼阁当前,全球粮食安全格局深刻变革,极端天气气候 事件频发、地缘冲突加剧、国际供应链震荡三重压力叠加,农业已超越传统 产业范畴,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粮食安全是大国博弈的“隐形战 场”,种业自主权、农业科技制高点、农产品定价权的竞争,直接关系国家 战略主动权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迈上新台阶,本质是以系统性变革破解 “大国小农”深层矛盾,这不仅关乎端牢“中国饭碗”、畅通城乡循环、促 进共同富裕,更是在全球化竞争中构筑起与国家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农业核心 竞争力的关键可以说,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 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二、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 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 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 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立足 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 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1.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供给保障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 农业强国都具有强大的农产品—85—供给能力,能够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居民营养健康需要澳大利亚、法国、加 拿大和美国的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在120%以上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不足全 球的5%,但生产了全世界9%的农业和渔业产品,人均占有量为世界最高世界农产品出口国高度集中,最大的五个出口国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0%以 上,大豆的出口占比甚至高达95%我国人口众多,14亿多人每天要消耗70 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每年要吃掉大约7亿头猪、5000万头牛、 4亿只羊、165亿只家禽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14亿 多人吃饱吃好。
农业增加值多年位列全球首位,多种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谷物单产与高收入国家整体水平相当,蔬菜、水产品等全球竞争力水平显著提 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会持续增加, 必须把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科技装备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动力跻身全球农业强国之列的国 家,都具有更高甚至全球领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具备高水平农业科技和 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都比较高 先进的科技装备设施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从农业劳动 生产率来看,美国和加拿大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超过10万美 元,澳大利亚也高达8.7万美元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 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营体系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撑全球农业强国均有强大的现 代农业经营体系作为支撑,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市场组织、营销网络、 对外投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小规模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的本源性制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从小农户中发展、分化、升级而来。
目前,我国有 承包农户约2亿户,家庭农场约400万个、农民合作社213.6万家、农业社 会化服务主体超过109万个、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万家以 亿为单位的农户和以万为单位的新型经营主体并存是中国农业的实际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竞争力较弱、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只有 通过经营体系创新,才能为农业发展赢得更多空间—86—产业韧性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保障各农业强国高度重视农业产—86—阔步迈向农业强国 业链的整合与分工协作,研发、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环环 相扣,产业链的经营几乎囊括了所有大宗农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 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 供应链不断巩固;农业系统风险监测预警与管控机制持续健全,农业产业韧 性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有效应对了系列“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影响 但是,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大国博弈、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 不断加剧,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多发重发,动植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集中出现,国内外市场剧烈波动,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积聚,产业韧性尚需进一步提升。
竞争能力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全球农业强国不仅其产品在 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还有较强的规则制定权、产品定价权、资源掌控权 全球170家领先的跨国涉农企业,主要还是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许多跨国 农业企业在农业研发、要素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储加运、农产品销售等 方面都独占鳌头从一般规律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到了把提高农业国际 竞争力作为重要目标的发展阶段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一国农业现代化 进程中,先后要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缩小农民与其他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推 进结构性调整以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等三大目标我国在实现前两个目标方 面取得重大成就,今后在继续巩固拓展这两个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把促进农 业结构性调整、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放在农业强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