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四十三讲 中国南方地区课件.ppt

143页
  • 卖家[上传人]:1887****777
  • 文档编号:201000104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0MB
  • / 1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十三讲 中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区域特征,一.位置与范围,1.自然: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在35N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台粤桂滇),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98E123E之间(注意100E、110E、120E三条经线穿过的地区) 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热带、亚热带季风候区)主要的地理单元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2.政区: 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台、粤、桂、琼、港、澳)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3.邻国: 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缅甸、老挝、越南 .面积: 面积占全国25%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 (1)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岛、海南岛等; (2)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水稻土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这些平原地区多人工培育的水稻土均为商品粮基地;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水乡”之称B.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东南沿海丘陵)三部分组成这些丘陵多红壤和黄壤分布(即地带性土壤)南岳衡山,革命纪念地井冈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庐山、黄山、武夷山以及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A.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成因分析: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周围的细沙笔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有些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很容易风化而形成紫色土,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B.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溶岩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农业区);,山地 横断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此外,大巴山、大别山、巫山、戴云山脉等,多红壤和黄壤(具有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少、粘重特点,适宜植树,尤其适合种植茶叶)。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一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 mm雨热同期,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热带季风气候)积温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热带)年降水大于800毫米(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如台湾山脉东坡3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平原及福建沿海处于雨影区只有1000毫米左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最高记录达8409毫米,为我国“雨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火炉)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寒潮影响较小79月分活动频繁的台风虽然会合东南沿海带来风灾和水灾,但因这段时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常形成伏旱,台风带来降水可以起到缓旱情作用)3.水文:河湖众多,水资源与水能丰富,(1)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能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滇池等3)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4.生物(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地带性植被为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云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热带季雨,东南丘陵是我国第三大林区,主要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用材林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松柏),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各种水果5.土壤: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 地带性土壤为亚热带为红壤或黄壤,热带为砖红壤性红壤 。

      是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有机质少,酸性、粘重)改造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和加入泥沙改造后的水稻土为高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次生),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富含磷、钾,较为肥沃南方地区,人文区域特征,1.人口与生活: (1)人口:占全国55%, (2)民族: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3)生活:食大米为主食,住注意通风散热,重庆、武汉、南京有“三大火炉”之称,行水陆运输发达,玩游泳、龙舟竞赛,2.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 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主要农作物(产品): 种植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蔗为主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漆树、柑橘、香蕉、荔枝、桂圆(龙眼)、 菠萝、蚕桑樟树(台湾盛产樟脑)、橡胶、剑麻、椰子 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粮食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糖料(甘蔗)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是我甘蔗基地 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趋势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分布最广柑橘,南亚热带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热带椰子(海南岛)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林业基地: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经济林基地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地丘陵农业灾害: 主要灾害:水土流失、洪涝 原因: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海淤积严重,本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人类盲目开发利用,大量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湖泊蓄洪功能减退 在治理: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在坡度较大的地区要退耕还林3.矿产资源丰富与发达的交通 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铁矿资源储量虽不如北方地区丰富,但是在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等地区也有分布,为攀枝花、武汉、马鞍山、上海的钢铁工业提供了铁矿石来源。

      1)有色金属:江西钨矿(大余)、铜矿(德兴);湖南铅锌矿(水口山)、锑矿(锡矿山);广西铝矿(平果);贵州汞矿(同仁)、铝矿(修文);云南锡矿(个旧)、铜矿(东川);安徽铜矿(铜陵) (2)铁矿: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富矿) (3)煤矿: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 (4)水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干支流5)水(河)运发达: 长江: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7万千米;珠江:航道常年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京杭运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6)主要铁路和铁路枢纽: 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 三横: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其它:西南:南昆线、川黔线、成渝线、襄渝线、昆河线,东部:金温线(金华温州),皖赣线(芜湖鹰潭),鹰厦线、南(莱)福线(南平或莱舟福州), 南部:湘桂线(衡阳凭祥),黎湛线(黎塘湛江)、广深线(广州深圳),广三线(广州三水),三茂线(三水茂名) 铁路枢纽:株洲、南昌、上海、怀化 ()主要港口: 上海、宁波(北仑)、温州、福州、厦门、汕头、香港、湛江、北海、防城、高雄、基隆,4.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本区沿海和中部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九五”期间,国家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了本区西部开发和建设步伐,形成了东西互补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以轻工业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沿海和内地工业都蓬勃发展目前,本区已经形成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I.长江沿江工业地带:,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形成我国实力最强、工业部门最齐全的工业区自东向西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综合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以攀枝花、六盘水地区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在长江支流湘、赣地区的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1)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2)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3)沪宁杭工业区(基地),沪宁杭综合工业区 武汉钢铁、轻纺 宜昌、重庆电力、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 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湘、赣地区有色金属,特点: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以轻型和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工业最突出近年还建立了新型材料、汽车、微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上海的支援下,形成了工业发达的沪宁抗“金三角”地带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家用电器、丝绸、服装等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发展条件:A.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