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转轨(10)培训教材.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66423371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88.50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三章 o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o 体制的渐进过渡o本章内容框架 P62-88o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之争o渐进式改革o激进式改革o渐进式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2一、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o (一)“华盛顿共识” P62o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包括十个方面:(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实施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用低的、统一关税取代数量限制,开放市场;(7)开放外国直接投资;(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9)放松政府管制,取消除证明为攸关安全、环境和消费者保护以外的一切阻碍和限制竞争的制度;(10)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其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3o(三)“北京共识” P64o由曾任时代周刊外国报道编辑、长期在中国生o活和工作的英国人乔苏亚库帕雷默提出 。

      o1.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与选择,如果照搬照抄外国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都是注定要失败的;2.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3.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与统筹兼顾的发展手段,避免发展中的严重两极分化;4.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传统,努力使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发展结合起来,减少改革与发展中的利益与文化摩擦等5二渐进式改革o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即资源配置从等级规则转向产权规则o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遵循的规则是等级规则计划经济中存在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不同等级的官员拥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权力.o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遵循的规则是产权规则即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P656o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应该选择一种怎样的改革方式完成由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的转变?o中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方式.o俄罗斯选择了激进式改革方式.7(一) 渐进式改革的内容o渐进式改革是指:在保持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革逐步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迁的方法,最终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o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确定的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8o(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表现o1.先农村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o农村改革的内容:o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o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o三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大部分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开始由市场决定,农村市场迅速发展 9o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o一是增强企业尤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活力;o二是发展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o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资料)o 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劳动力、技术、o 信息、房地产、产权)o三是国家对企业由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10o2.先沿海后内地的对外开放地域开放次序产业开放次序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安排11o(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P66o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o2.增量改革.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由于是在原有等级构架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引入市场机制,因此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在市场机制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缩小计划经济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2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P66-67对价格机制的调整:双轨制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通向市场经济的桥梁.对国有企业的改革13 3.先试点,后推广,取得经验,降低改革风险 作为既是改革的组织者又是改革风险最后承担者的中央政府,为了既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又能使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选择了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从局部到整体,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点到面,最后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 14三.激进式改革o(一)激进式改革定义:o激进式改革指前苏联、东欧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在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一揽子快速推进的改革方式又称“休克疗法”15o(二)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P65o1.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按照“华盛顿共识”的逻辑,集权型计划经济国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就是庞大森严的金字塔型等级构架,资源配置方式向产权规则转变的关键是等级规则的瓦解,而民主化就是打破等级构架的有效途径16o俄罗斯在政治方面的变化:o废除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取缔了苏共的执政党地位和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o放弃了计划经济的集权管理.17o2.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o通过前期的民主化将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剥离,为公开大规模地变卖与分派国有资产减少了政治上的阻力,然后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国有企业实行全面的私有化,并保护私人财产权。

      在私有化的条件下,推行贸易与金融自由化,开放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P6618 俄罗斯在所有制方面的变化:o国有企业非国有化过程.o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化,社会主义国有制的主导地位被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取而代之,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占据了统治地位;19o 3.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o休克疗法也可以称为“一揽子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全面放开价格,从而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市场价格替代计划价格,让转制后的企业马上接受价格机制的考验,从而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20俄罗斯在经济运行方面的变化o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系不成熟、市场无序状态下市场机制开始运作 o激进式改革使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21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给国家带来巨额损失严重削弱综合国力持续的严重的通货膨胀 债台高筑 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下 降,两极分化十分严重22四渐进式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o分析脉络:P68-87(教材第二-第四节)o渐进式改革采用的是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权力中心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o地方政府的特殊作用促进了中国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o对中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分析23(一)渐进式改革采用的是供给主导型制 度变迁方式 P68o1.何谓制度?o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以约束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为竞争和合作确立基本的经济秩序。

      24o2.何谓制度变迁?o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o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的变化一般而言,无论在什么国家和制度下,制度的变迁通常都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为谋求在现存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而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所引发的25o这种需求能否诱导出新的制度安排,取决于赞同、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力量能否在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如果优势明显,则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新制度, 新制度将会取代原有制度,从而导致制度变迁例如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向市场经济制度26o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定义o指在权力中心(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权威部门)的组织与领导下,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强制自上而下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27o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P69o(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改什么?怎么改?由政府决定)o(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构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凭借等级组织层层落实贯彻) 28o(3)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o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

      o体制改革的实际发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o Wn TC 0oWn:改革带来的预期制度收益; oTC:改革过程中必须支付的“改革成本”o两者之差必须大于零 29o(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充足的条件下,o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o(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如白猫黑猫理论、发展是硬道理),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30o5.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 标之间的冲突 P72o作为制度选择目标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关系明晰化,为此就需要通过政企分开、产权界定等措施使企业彻底摆脱对行政机构的依附关系,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从而由分散型决策体制取代集权型决策体制o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所遵循的是等级规则,由于权力中心处于等级制的顶端,从而主要由其确定制度变迁的形式和内容,并通过纵向隶属的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实施制度创新故而二者存在矛盾31o该矛盾使权力中心面临两难抉择:如果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则由于等级制的瓦解和政府权威的下降,导致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自我否定,这显然违背权力中心的改革初衷;如果要维护权力中心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地位,最有效的控制办法就是通过收权强化等级规则,其后果是中断分权化的市场经济改革。

      这是中国的改革呈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活乱”循环局面的原因.32(二)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特殊功能P76o然而这种两难抉择并未出现理论上理应出现的经济衰退.为什么?o因为地方政府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目标的经济组织.33o1、地方政府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分析o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先后在全国的省市自治区推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系o此举使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目标的经济组织,使地方政府具有通过制度创新来营造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动机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发展本地经济的强烈冲动 34o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以GDP为主要度量指标o的政绩,必须通过更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更有效的产权保护来创造更有利于吸引外资与内资的投资环境,其结果是导致本地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过程,却导致了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所在P83352.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进程的负效应 P86o亦官亦商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o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o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产生”诸侯经济”现象o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各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机会各不相同.36(三)对中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分析o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P86o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在遭遇到产权明晰与等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冲动保证了改革仍然沿着市场化方向推进.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中国最终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具体制度,从而完成体制模式的转变. 37o 完3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