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住院式综合干预近期疗效观察.doc
7页53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住院式综合干预近期疗效观察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陶然靳洪江 高志峰马海春王艳滨李丽新 姚淑敏贺峰{摘要}目的:评估综合干预对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32例2006年4月-12月住院IAD青少年进行以一对一心理治疗为主,集 药物、饮食、军训、工娱、生物物理等为一体,联合家庭、社会和出院后的 随访综合治疗,用学员自评量表和他评法,观察近期(出院时和出院后一个 月)疗效以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改善>50%为有效结果:住院治疗各因子总 有效率为71%~94%,出院后一个月各因子总有效率为60%~71%结论:住院式综合干预对IAD青少年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关键词}网络成瘾;综合干预;近期疗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其中,对网络产生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依赖,以致成瘾 我国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IAD用户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 7%, 人数约达到1105.4万人「七IAD的防治具有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幸福、 国家稳定发展、社会和谐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IAD有效治疗 模式我院自2004年开展IAD治疗以来,共诊治了一千多例患者,其中大多 为短期住院与出院后随访治疗相结合,采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军事训练、 生物物理学、工娱活动以及家庭社会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 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自2006年4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75例IAD青少年,剔除住院天数 不足4天者共532例,住院天数4-104天,大多为30天532例中男510例, 占96%,女22例,占4%,年龄12-30岁,以17岁的高中学生(232例)最多, 占43. 6%,初中学生(178例)次之,占33. 5%,绝大多数为被动入院462人, 占 87. 2%o2.方法:2.1诊断标准:参照陶氏诊断标准⑵,TAD分为网络成瘾症和网络成瘾综合 征两大类,本文532例中,诊断为网络成瘾症者476例,占89.5%;网络成 瘾综合症56例,占10. 5%.2.2疗效评定标准:2.2.1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入院后1-3天内与出院前学员各进行一次自编《学 员自我评价量表》测定,该量表包括22项,组成精神症状、躯体症状、自 我认识、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和自我效能7个因子,各 因子得分前后对比改善>50%或治疗后达峰值为有效,< 50%为无效.2.2.2出院后随访疗效评定标准:出院后一月进行随访,从①总体评价; ②上网情况;③行为改变;④与父母关系;⑤人际交往;⑥学习或工作情况 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家长和学员本人都满意为疗效好,否则为疗效差。
2. 3综合干预措施:2.3.1心理治疗:是综合干预措施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IAD者入院时处于 麻木昏晕状态,他(她)们入院时往往无痛苦感,认为什么都“还行,对 自己的问题没有认识,也不主动寻求帮助,因此治疗关系的建立可谓重中之 重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个案灵活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如认知-行 为技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人本主义、文学艺术以及森田治疗等),一 对一的对学员进行全程治疗的同时,配合家庭和团体治疗,在住院期间尽可 能地完成①探索发现②人际关系清单③控制网络沉迷④与原生家庭“再见” ⑤为过去悲伤⑥建立新的认知⑦习得新经验⑧新父母的出现⑨对自己和他 人负责⑩维修和保养十大步骤,使他(她)们恢复自信,重新认识自我和他 人,学会主动和交往,从而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2.3.2药物治疗:诊断为网络成瘾症者原则上不用药,但对于戒断反应重且 合并有抑郁和焦虑者,适当给与抗焦虑、抗抑郁(SSRIs)药物短期治疗; 诊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者,根据不同的精神症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个别合 并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者给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3.3军事训练及现实的激光抢“战斗”: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进行心理化军事训练,增强毅力,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虚拟游戏现 实化使IAD者对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更加清晰,并增加军事了知识和爱国 主义热情2.3.4工娱治疗:包括各项运动(慢跑、拳击、健身操、球类、射击、游戏、 健身及游泳等)治疗,各种文学艺术表演、辩论赛,卡拉0K演唱,电影、 电视屏幕等各层次心理互动治疗,既丰富学员的日常生活,又陶冶学员的情 操,使学员兴趣转移,从活动中得到满足和成就感,从而摆脱对网络的渴求 2.3.5生物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和韩式物理治疗仪等治疗,主要用 于戒断反应重、多动和躯体化症状明显的孩子2.3.6饮食治疗:针对IAD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失衡(低钙、高铅等)和多种 维生素的缺乏,住院期间给予营养配餐,合理调整和补充,协助精神行为的 改变2.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 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或不用左洛复(25-75mg/d )药物治疗组组间疗效比较,用pearson X、检验或Fishers 确切概率法,显著性标准为P<0. 05o结果1 .网络成瘾症共观察310例:1.1近期疗效: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等)总有效率94.4% ( 284/301 ),其中 用药组有效率96.5% ( 1 94/201 ),未用药组90. 0% ( 90/1 00 );躯体症状(睡 眠节律紊乱、头痛、食欲不振等)总有效率97.7% ( 294/301 ),其中用药组 有效率97. 5% ( 196/201 ),未用药组98. 0% ( 98/100 );自我认识(责任感、 自信心、对网瘾危害和奋斗目标的认识等)总有效率77. 7% ( 234/301 ),其 中用药组有效率76.6% ( 154/201 ),未用药组80% ( 80/100 );情绪管理能力 总有效率83. 4% ( 247/296 ),其中用药组有效率80. 6% ( 158/196 ),未用药 组89. 0%( 89/100 );自控能力总有效率69. 8% ( 210/301 ),其中用药组70. 6%(142/201 ),未用药组68.0% ( 68/100 );人际交往能力总有效率78. 4% ( 229/292 ),其中用药组 78. 6% (151/192),未用药组 78.0% ( 78/1 00 );自我效能总有效率73. 1% ( 209/286 ),其中用药组72.5% ( 137/189 ),未用药 组74.2% ( 72/97 )o以上各项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组间比较,P均>0.05。
1.2出院后一月随访结果:总体评估良好者71. 4% ( 220/308 ),其中用药组 71.6% ( 201/144 ),未用药组71.0% ( 76/107 );上网时间减少、可以自控者 71. 0%( 220/310 ),其中用药组 71. 6%( 144/201 ),未用药组 69. 7% ( 76/1 09 ); 行为表现(无冲动、毁物等行为)良好者71. 0%( 220/310 ),其中用药组71. 1% (143/201 ),未用药组 70. 6%( 77/1 09 );与父母关系改善者 72. 3%( 224/31 0 ), 其中用药组72.1% ( 145/201 ),未用药组72.5% ( 79/109 );有较好人际交往 者 71. 5%( 221/309 ),其中用药组 71. 0%( 142/200 ),未用药组 72. 5%( 79/109 ); 复学或者复工者70. 0% (217/310),其中用药组70.1% (141/201),未用药 组69.7% ( 76/109 )o以上各项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组间比较,P均>0.052. 网络成瘾综合症共观察24例:2. 1近期疗效: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等)总有效率95. 8% ( 23/24 ),其中 用药组有效率92.9% (13/14),未用药组100. 0% (10/10);躯体症状(睡眠 节律紊乱、头痛、食欲不振等)总有效率91.7% ( 22/24 ),其中用药组有效 率100. 0% (14/14),未用药组80. 0% (8/10);自我认识(责任感、自信心、 对网瘾危害和奋斗目标的认识等)总有效率83. 3% ( 20/24 ),其中用药组有 效率78.6% (11/14),未用药组90. 0%(9/10);情绪管理能力总有效率79. 2% (19/24),其中用药组有效率71.4% (10/14),未用药组90. 0% (9/10);自 控能力总有效率79. 2%( 19/24 ),其中用药组71. 4%( 10/14),未用药组90. 0% (9/10);人际交往能力总有效率75. 0%( 18/24),其中用药组64. 3%(9/14), 未用药组90. 0%( 9/10);自我效能总有效率63. 6%( 14/22 ),其中用药组53. 8% (7/13),未用药组77.8% (7/9)。
以上各项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组间比较,P 均>0. 052.2出院后一月随访结果:总体评估良好者66.7% (16/24),其中用药组64 3%( 9/14 ),未廨且700%( 7/10 );上网时间减少、可以自控者66. 7%( 16/24 ), 其中用药组64. 3% (9/14),未用药组70. 0% (7/10);行为表现(无冲动、 毁物等)良好者70.8% (17/24),其中用药组64.3% (9/14),未用药组80. 0% (8/10 );与父母关系改善总有效率62. 5%( 15/24 ),其中用药组57. 1%( 8/14 ), 未用药组70. 0% (7/10);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者58. 3% (14/24),其中用药组 57.1% (8/14),未用药组 60. 0% (6/10);复学或者复工者 60. 9% (14/23), 其中用药组53. 8% (7/13),未用药组70. 0% (7/10)o以上各项用药组与未 用药组组间比较,P均>0.05讨论IAD是由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促成 的现代社会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目前摆在 大家面前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都在积极探索,希望能找到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2005年杨放如等⑶曾报 告52例IAD青少年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的综合干预近期疗效,以治疗 前后分值改变>25%为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86.54%;国外曾有学者提出应 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和心理咨询等综合措施治疗IADr4Jo我院自2004年以来, 采用短期住院(1-3个月)和继后的随访咨询,集心理、药物、饮食、 军训、工娱活动、生物物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近期 疗效本文将2006年4月-12月住院的532例IAD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以治疗前后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改变>50%为有效标准,总有效率达71%〜 94%,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类似报告本文应用左洛复(SSRIs)治疗组和未用该药治疗组之间进行疗效比较 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o可能的原因有:①本文属回顾性分析, 用药组者较未用药组者临床症状较重;②治疗方法为综合性干预,且以心理 治疗为主,无法排除药物以外各治疗因素的作用;③左洛复在IAD的综合治 疗中可能只起辅助作用欲评价该药对IAD的疗效,尚待进一步做随机、双 盲、对照性研究。
出院后一个月随访结果,孩子在正确使用网络、与父母关系、人际交往 和社会功能(复学或者复工)等方面,家长和孩子自己评估均满意者仍达 60%-71%o然而,IAD的防治是一社会性的问题,家庭环境的改善、学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