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报告-智能手机6万亿用户规模-线上线下新融合仍有可为.docx
6页智能6万亿用户规模 线上线下新融合仍有可为 换机降温,红利消退,中国市场步入红利真空期2017年中国市场可谓是震荡前行,全年同比下降0.4%过去几年持续拉动中国市场增长的智能机换机、通信标准升级、互联网爆发、低线消费升级等多轮行业红利相继淡出,而新的强驱动型红利尚未形成,同时结合存量饱和、补贴下降、成本上涨、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热情持续下滑等多因素制约,2020年5G商用前,中国市场开始进入红利真空期8月中国智能出货量统计分析根据发布的《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中国智能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17.4%,占同期国内出货量的93.4%2018年1-8月我国智能出货量为2.5亿部,同比下降17.5%,占同期国内出货量的94.1%2018年1-8月中国智能出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整理2017年中国智能用户规模统计分析2016Q1中国智能用户规模仅仅为6.24亿人次,到2016年底中国智能用户规模增长至6.43亿人到了2017年Q2中国智能用户规模突破6.5亿人次截止到2017年Q4中国智能用户规模达到了6.68亿人次。
2016年-2017年中国智能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整理华为、OPPO、Vivo、小米销量引领中国智能市场2017年中国智能市场由中国厂商引领,华为以20.9%的销量占比成为中国智能销售量最高的厂商,OPPO、vivo紧跟其后小米在2017年实现逆势增长,市场销量占比12.9%,超过苹果,在中国智能销量占比中排名第四2017年中国厂商普遍注重线下渠道,三四线城市竞争日益激烈而苹果、三星等海外品牌纷纷陷入负面舆论之中,影响销量2017年中国智能市场销量占比统计情况数据来源:整理中国智能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中小厂商仍有机会 垂直领域大有可为2017年中国市场出货量整体下滑,市场份额几乎被头部厂商瓜分完毕,中小厂商逐渐边缘化快速变革的技术和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格局充满变数,垂直领域仍大有可为中小厂商需要做好产品定位,精细化经营某一垂直市场,从而在红海市场中树立自身的独特优势2、高端领域竞争加剧 属于厂商制胜点低端以价格为竞争点,高端以体验与品牌为竞争点市场的饱和与高端的引领作用促使厂商在高端领域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与技术,也通过对高端的提价获得更高的利润未来几年,厂商会抓住屏下指纹、人工智能等一切可利用的技术,提升高端的竞争力与厂商的品牌印象。
3、线上线下新融合 运营商渠道值得关注线上红利的消失促使小米、荣耀等互联网品牌布局线下,线下用户获取网络信息日益方便与电商的逐步渗透使得未来线上渠道仍有可为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融合与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是一个难题未来厂商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客户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也能促进用户消费,提升用户消费体验4、“曝光式”品牌推广边际效益递减 体验驱动厂商发展2017年众多厂商聘请了多个代言人,赞助了许多综艺节目来提升品牌曝光量与认知度但是在增长速度日益减缓和信息获取日益便捷的中国市场,这种单纯增长用户印象的品牌推广方式的边际收益会逐步降低中国厂商会越来越重视提升用户体验,在中国存量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在海外新兴市场,中国厂商需要这种增加曝光量的模式,在不断增长的海外市场中建立自身的先发优势5、5G技术大有想象空间 厂商纷纷布局随着5G技术应用日益明朗,厂商在5G领域纷纷开始布局,为5G技术带来的换机潮做准备5G技术高速率、零时延、超大连接等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大大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使人与物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同时,5G技术助力AR与VR技术,进一步促进视频与直播等网络速率要求高的应用。
5G技术发展给厂商带来新的机会,厂商应积极开发5G技术应用场景,做好对大流量应用的适配6、中国一二线厂商纷纷出海 抢占国际市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与饱和的市场容量使得众多厂商纷纷出海,寻求海外优势不仅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市场份额较高的厂商在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开拓市场,取得优秀的成绩,还有中兴、酷派、一加、TCL、联想等海外市场发展较好的厂商在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地区站住了脚跟中国厂商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建立优势,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