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隋唐嘉话札记.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25433975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7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隋唐嘉话》札记摘 要:唐代史学家刘棘的《隋唐嘉话》属于琐闻轶事类小说,主要记载了 南北朝至唐开元年间的事件近年来人们多注重于对其史料价值的研究,但需要 注意的是书中的一些记载与历史事实有较大偏差,仍需我们仔细鉴别关键词:刘棘;《隋唐嘉话》;史书;李俞最早听说《隋唐嘉话》是我在写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我主要想通过 剖析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唐传奇作品来探究唐代士人的婚恋状况其中最主要的一 个观点就是要阐述唐人婚姻重门第的观念,而在查找和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时,就时常能看到《隋唐嘉话》的“踪迹”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能找见 此书来仔细品味,当真是只闻其名,未见得庐山真面目刚好现在有机会细细研 读此书,也算是弥补了此前的遗憾《隋唐嘉话》是唐代的刘棘所撰,主要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开元年间的事件, 其中又以唐太宗和武后朝的轶事奇闻为多,是唐代史料笔记的重要成果我这次 读的是中华书局1979年版的程毅中先生的点校本,程先生是小说研究方面的大 家,人们在阅读时也多以此本为上关于《隋唐嘉话》一书的书名和异称,周勋初先生在他的《唐代笔记小说 叙录》总结为“此书异称甚多,有称《隋唐嘉话》,《传记》、《传载》,《国朝传记》、 《国朝杂记》,《国史纂异》、《国史异纂》,《小说》、《小说旧闻》等。

      且根据程 毅中先生的研究“此书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时已 有此名称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此书记隋朝和唐朝之事,而命名为《隋唐嘉话》 也是由来已久的此外“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太平御览》引有《国朝传记》 (或作《国朝杂记》);《太平广记》引有《国史异纂》和《国朝杂记》,另有《传 记》一种(疑非刘棘原书,参看本书附录);王说的《唐语林》引有《国朝传记》 (据引用书目);曾慥《类说》和朱胜非《绀珠集》中都收有《传记》、《国史异 纂》、《隋唐嘉话》三书陶宗仪原编的《说郛》也收有《国史异纂》和《隋唐嘉 话》,又有刘棘的《传载》一种,可能是《传记》之讹”最后,程先生得出结论, 认为今本的《隋唐嘉话》,实际上就是《传记》、《国史异纂》,或《小说》的异名, 关于这一点,程先生和周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可能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异称,所 以有关此书的著录与版本就显得较为复杂,在这一方面,周先生在《唐代笔记小 说叙录》中已论述的很详细,我就不再赘述了《隋唐嘉话》一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程先生的点校本还附有补遗 和附录各一卷书中的记载虽大多是片段的言行,与今天的小说大有不同,缺乏 完整的故事情节,但这正是它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些简短的话语,流传下来,对 于今人来说吉光片羽,尤为珍贵。

      刘棘在本书的序言中说:“述曰:余自髻卯之 年,便多闻往说,不足备之大典,故系之小说之末昔汉文不敢更先帝约束而天 下理康,若高宗拒乳母之言,近之矣曹参择吏必于长者,惧其文害观焉马周 上事,与曹参异乎?许高阳谓死命为不能,非所言也释教推报应之理,余尝存 而不论若解奉先之事,何其明著友人天水赵良玉睹而告余,故书以记异 [中从此序言可以看出,作者创作的来源是“往说”,且最后说:“友人天水赵良 玉睹而告余,故书以记异说明书中所记,并非子虚乌有,而是有一定的事实 根据而这正是和他的史官身份相符的,透露出了史官所必有的“实录”精神 虽然作者说“不足备之大典”,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对正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 用,后世的一些史学著作,大都与之有相似的记载据研究“《隋唐嘉话》与两 《唐书》、《通典》、《资治通鉴》记载相关的史料有六十条左右,这就占了《隋唐 嘉话》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旧]此外,近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此书时,也十分 注重对其史料价值的发掘然而,我觉得此书毕竟还是具有很浓厚的小说化的因素,其虚构成分必然 占有相当的比例,难免在历史事实中掺杂着夸张成分,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还是 要对其所阐述的内容进行鉴别,以免错乱。

      书中的有些记载,如解奉先之事、苏 威宝镜、和患应声病等,明显的是属于语异记怪之类,它们在引起人们思考的同 时,更大的作用在于供人们娱乐消遣,以助谈资而有一部分记载则语气严肃, 用词审慎,仿佛是一个史官的记史实录,像这样的条例也常被征引如卷中第 45条“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 擢第,不得取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结合同卷第59条“高宗朝,以太原王、 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等七姓,恃其望族,耻与他性为 婚,乃禁其自婚娶于是不敢复行婚礼,密装饰其女以送夫家这短短的两段 文字就鲜明的揭示出了当时人们婚姻门第观念之重,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婚恋心 态,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与风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上所述,对于这种可以拿来证史或补史书之不足的内容,是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