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法基础知识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doc
3页统计法基础知识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统计法基础知识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此方案仅适合于 2010 年春季参加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学生使用) 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统计法基础知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联合开展的统计从业资格 证书教育试点课程,既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工商管理学科工商管理 学类会计学专业(高中起点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统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法的能力,以便今后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认识统计法在统计工作、 统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统计法基础理论及基本原则、统计的基本任务和管理体制、统计机构和统 计人员、统计调查的管理、统计资料管理、民间统计与涉外社会调查的管理、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 责任、统计执法检查与统计行政争议的解决本课程 2 学分,课内学时 36,开设一学期 二、课程考核方案说明二、课程考核方案说明依据规定,本课程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针对电大系统的实际情况,参加试点的 单位全部实行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核,网上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 100%,考试成绩在 60 分以上者即为合格,考试合格者在取得电大学分的同时,如在两年内通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 实务》考试并合格即取得申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资格。
网上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 60 分钟终结性考核按百分制计算终结性考核 的重点是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终结性考核试题全部由客观题构成,为客观反映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试题由机器随机 抽提组卷,系统自动评阅,并根据统一评分标准评判成绩 三、网上终结性考核实施方案三、网上终结性考核实施方案(一)考试时间:每年两次,具体时间由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另行通知二)考核内容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第一节统计法概述1、政府统计的概念和任务;2、统计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3、统计法律;4、统计行政法规; 5、地方性统计法规;6、 统计行政规章第二节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统计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的主要内容;3、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 责原则的主要内容;4、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的主要内容;5、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 益原则主要内容;6、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统计管理体制1、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2、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第四节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2、我国统计立法工作;3、我国统计执法情况; 4、我国统计法制宣传情况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分类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2、国家统计调查;3、部门统计调查;4、地方统计调查;5、民间 统计调查的特点;6、涉外调查的内容及管理第二节统计调查项目1、统计调查项目;2、国家统计调查项目;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5、 临时性调查;6、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7、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8、编制统 计调查项目的原则第三节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1、国家统计调查制度;2、部门统计调查制度;3、地方统计调查制度;4、统计标准的概念、 内容及分类;5、国家统计标准;6、部门统计标准;7、其他统计标准第四节统计调查方法1、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2、普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5、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 及实施步骤;6、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第五节统计调查证件1、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2、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统计资料管理第一节统计资料管理概述1、统计资料的法律特征;2、统计资料管理的概念;3、统计资料管理原则;4、统计资料管理 的基本规定第二节统计资料的审核和保管1、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制度;2、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3、保管统计资料的范 围;4、保管统计资料的机构和职责;5、保管统计资料的方法第三节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1、 统计资料提供的目的;2、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3、统计资料公布的权限;4、统计资 料公布的程序;5、统计数据公布的方式第四节统计资料的保密1、国家秘密的必备条件和密级;2、单项调查资料的概念;3、国家秘密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基 本制度;4、对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保密的规定;5、商业秘密的范围及其法律要件;6、侵犯商 业秘密的方式及责任第四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第一节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1、政府综合统计机构;2、部门统计机构;3、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4、独立的统计机构的 含义;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必要性;6、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第二节统计人员1、统计人员的概念;2、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3、统计人员的职权;4、统计人员的职责第三节统计从业资格1、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的意义;2、统计从业资格;3、必须具有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范围; 4、申请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必备条件;5、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6、统计从业资格与统计专业 职务的区别;7、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8、统计从业资格证书;9、统计 从业资格证书的使用;10、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一节统计违法行为1、 广义和狭义的违法概念;2、 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3、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4、统计违 法行为的种类及各种类的表现特征;5、情节较重的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第二节统计法律责任1、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2、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原则、种类及其适用的几种 情况;3、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分类;4、行政处分的概念及特征;5、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 决定机关及实施统计行政处分的程序;6、统计违法处罚中关于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 奖励和撤销晋升职务的规定;7、民事法律责任;8、刑事法律责任第六章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第一节统计执法检查1、统计执法检查的概念;2、统计执法检查的特征;3、 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4、统计执法检 查的方式第二节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1、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2、立案的基本条件;3、案件调查的主要内容;4、 案件调查报 告的内容;5、案件的告知义务;6、案件的听证程序;7、案件的处理要求;8、案件的结案要求第三节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1、 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范围、管辖及程序;2、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 原则及管辖;3、统计行政应诉(三)考核题型及分值分布: 一、单选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二、多选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四、案例分析题(10 分)附:《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一、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C分散管理制度 D分级负责的 原则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有 2 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统计调查方法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 )( )( )( )( )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A统计月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综合分析正确答案:CDE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对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对企 业事业组织处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体工商户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四、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 1 个或 1 个以上正确答案)某县县长张某自 2002 年以来,多次自行修改统计数据,并强迫统计人员按照他的意图报送统计 资料,致使该县统计数据长期以来严重失实。
该县统计局长李某低制张某上述行为,张某便利用职 权将李某调到该县卫生局任主任科员请回答:(1)县长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统计违法?A.违法 B.不违法 C不好说(2)县长张某的行为若构成统计违法,属于哪一种?A.虚报统计资料 B.拒报统计资料 C.篡改统计资料 D.打击报复统计人员(3)县长张某的行为若构成统计违法,依法可以对其如何处理或追究责任?A.行政处分通报批评 C 罚款 D.若情节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1)A (2)CD (3)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