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同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712248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27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不同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吴秋丽 嵇元烨 董莉莉 沈晓霞 王志安 王忠华摘要:為了探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药效成分积累量与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UPLC-MS、q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产地11个样品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之和)含量和3个参与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HMGR、FPS和DXR)的表达量,同时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成熟期鳞茎生物碱含量与各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浙贝母成熟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以FPS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含量相关系数为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31,0.664,DXR基因与生物碱含量呈低度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生物碱的积累受MVA途径中HMGR、FPS基因协同调控或者修饰作用明显,受MEP途径中DXR基因调控作用不明显关键词:浙贝母, 生物碱含量, 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相关性:Q943.2:A:1000-3142(2020)12-1755-09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umulation of medicinal component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alkaloid synthesis related genes in Fritillaria thunbergii,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UPLC-MS)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alkaloids (the sum of peimine and peiminine)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ree genes involved in alkaloid synthesis pathway (HMGR, FPS and DXR) in eleven sample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Meanwhile, biostatist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lkaloid content of mature bulbs and the expression of each gen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alkaloid content of mature bulbs (PKey words:Fritillaria thunbergii, alkaloid content, alkaloid synthesis related genes, gene expression, correlation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系百合科、贝母属中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期干燥鳞茎供入药所用,性寒,具有清热润肺、解毒散结之效用。

      因其原产于浙江宁波象山,主产地在浙江,且在浙江省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高达90%,故简称象贝,又称浙贝(何琛晔等,2018)目前,市场上的浙贝母药材以人工栽培为主,浙江省产区主要集中在鄞州、开化等地,浙江省附近一带也有种植,包括江苏、安徽和福建等地(Cui et al.,2018)以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为代表的甾体类生物碱是贝母属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也是浙贝母中特有的药效成分据研究表明,甾体类生物碱在祛痰镇咳、降压活血、镇痛抗溃疡、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Zha et al.,2010;Lee et al.,2015;Ruan et al.,2016;Tang et al.,2018;Chen et al.,2018)甾体类生物碱的前体物质主要由植物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异戊烯焦磷酸(IPP)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Laule et al.,2003)IPP为甲羟戊酸(MVA)途径和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MEP)途径中间体,是参与甾体骨架合成的主要途径,这条途径参与浙贝母甾体类生物碱的合成(Cardenas et al.,2016;Zhao et al.,2018)。

      在MVA途径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该途径的第一限速酶,参与催化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生成甲羟戊酸这一不可逆反应(Kim et al., 2014);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是MVA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其催化牦牛儿基焦磷酸(GPP)生成法尼基焦磷酸(FPP),FPP是植物体内一个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Dhar et al.,2013);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是MEP途径中的重要限速酶目前,国内外对浙贝母甾体类生物碱的研究多集中于药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药化及药理活性分析上,对甾体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合成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浙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的相关功能基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受到了严重限制本研究对11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盛花期茎、叶、鳞茎及成熟期鳞茎的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差异及HMGR、FPS和DXR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积累量之间相关性,为后续完善浙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揭示浙贝母药材质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植物材料:以11个不同产地的浙贝1号(浙贝母狭叶品种)盛花期3个组织部位(茎、叶和鳞茎)以及成熟期鳞茎为材料,于2018年3月中旬、5月中旬采自浙东宁波章水,浙南温州瓯海,浙西衢州开化和丽水莲都,浙北杭州淳安、临安昌化和余杭,浙中金华婺城和东阳,浙江省临近省份江苏南通和安徽六安不同产地气象和土壤类型基本情况见表1将新鲜采集的一部分材料清洗干净,切片,置于烘箱中低温烘干至恒重,研磨成粉,过65目筛后用于生物碱含量测定;另一部分材料经DEPC处理水洗涤并分装,放入液氮中速冻后贮存于-80 ℃超低温冰箱以用于后续基因表达量的测定仪器:ACQUITY UPLC系统(Waters,美国);SYNAPT G2-Si质谱仪(Waters,美国);CFX96荧光定量PCR仪(Bio-RAD,美国);SQP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公司,德国)试剂:氨水和乙腈为色谱纯;标准品贝母素甲、乙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1.2 方法1.2.1 UPLC-MS测定不同产地浙贝母不同组织中生物碱含量1.2.1.1 色谱及质谱条件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氨水(A)-0.1%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30%A→30%A;1.0~5.5 min,30%A→5%A;5.5~5.8 min,5%A→30%A);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 ℃;样品进样量为2 μL。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检测模式,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离子质荷比(m/z)分别为432.35和430.33;毛细管电压为3.0 kV,锥孔电压为4.0 V,离子源温度为105 ℃,去溶剂化温度为300 ℃,去溶剂化气流为800 Lh-1,锥孔气流为50 Lh-11.2.1.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贝母素甲0.004 8 g,贝母素乙0.005 0 g,加甲醇稀释至25 mL容量瓶中,再用甲醇稀释成贝母素甲96、48、38.4、19.2、9.6 mgL-1,贝母素乙100、50、40、20、10 mg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摇匀后过0.22 μm微孔过滤器,备用按“1.2.1.1”项色谱及质谱条件对混合对照品溶液进行分析,以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1.2.1.3 样品生物碱含量的提取及测定生物碱提取参照Luo et al.(2018)方法并将回流法改为摇床震荡法(条件为温度32 ℃;时间为12 h;转速为120 rmin-1)按“1.2.1.1”项色谱及质谱条件对11个产地浙贝1号盛花期3个组织部位、成熟期鳞茎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进行测定,每个样重复3次。

      1.2.2 浙贝母总RNA提取及反转录按照Aidlab EASYspin Plus Complex Plant RNA Kit提取浙貝母茎、叶、鳞茎的总RNA采用NanoDropTM 2000分光光度计(Thermo Fisher, USA)测定浙贝母不同组织部位总RNA浓度以及吸光度比值(A260/280和A260 /230),1.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完整性采用Vazyme HiScript Ⅱ Q RT SuperMix for qPCR 试剂盒将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于-20 ℃保存1.2.3 荧光定量PCR根据本课题组已克隆的浙贝母HMGR、FPS、DXR和β-Actin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Express 3.0 软件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筛选后的引物见表2(冯亚斌等,2016,2017a,b)qPCR反应体系为20 μL,其中包括:2ChamQ SYBR Color qPCR Maste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模板cDNA 0.4 μL、ddH2O 8.8 μLqPCR反应程序:95 ℃预变性30 s;95 ℃ 10 s,60 ℃ 30 s,重复40个循环;PCR反应之后从60 ℃逐渐升温到95 ℃制作溶解曲线。

      以看家基因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采用2-ΔCT计算基因的表达量(Wu et al.,2015)1.2.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Excel 2010绘制柱状图2结果与分析2.1 不同产地对浙贝母盛花期及成熟期生物碱积累量的影响采用UPLC-MS法测定11个产地浙贝1号盛花期3个组织(茎、叶和鳞茎)及成熟期鳞茎中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在11个不同产地浙贝1号盛花期3个组织部位及成熟期鳞茎中均含生物碱,不同产地浙贝1号盛花期同一组织部位的总生物碱含量(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含量之和)存在显著差异(P<0.05),茎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的为章水,叶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的为六安,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的为开化,而叶中总生物碱含量最低的为淳安,茎和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最低均为莲都;不同产地各组织部位生物碱含量存在相同的趋势,其中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中总生物碱含量最低;在茎、叶和新鳞茎3个组织部位中,除瓯海、开化和淳安茎外,贝母素乙的含量均高于贝母素甲,且此趋势在叶中要明显高于茎和鳞茎在11个产地浙贝1号成熟期新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瓯海、六安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较高,丽水、开化、昌化、南通、婺城、章水产地总生物含量稍低,淳安、余杭、东阳产地总生物碱含量处于最低水平;其贝母素甲的含量均高于贝母素乙;值得注意的是,瓯海和莲都产地成熟期新鳞茎生物碱含量高于盛花期新鳞茎,但其他9个产地却呈现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