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中国_中国梦的法治内涵_冯向辉.docx
3页法治中国_中国梦的法治内涵_冯向辉 2022年第3期 自2022年11月15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不同场合,结合不同的工作内容对“中国梦”的内涵、目标、路径、总体布局、依靠力量等作出了系统的阐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当下来说就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具体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更是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内在要求 一、“法治中国”的提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制建设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突出强调法治对改革发展的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 1.发声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如何 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批示中首次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理念:“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这标志着“法治中国”已从一个具有理论描述功能的学术概念转化为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功能的政治概念 2.定调2022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 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实现“法治中国”理念的构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这是对2022年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讲话精神的再次强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 3.定音202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及具体制度性要求这一关于法治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深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法治中国”的内涵 十几年前中国法学界就已经使用“法治中国”概念,但是很少有学者专门探讨和界定“法治中国”概念的内涵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使用“法治中国”概念描述政法工作的任务和法治建设的目标以后,法学界开始对这一概念做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性解释目前对“法治中国”的内涵主要有五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阐释与解读:一是从国家法治、地方法治、行业法治三大重点板块的层面和角度;二是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四环节的层面和角度;三是从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制约权力、尊重人权、保障公正的法治五要素的层面和角度;四是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层面和角度;五是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统一的层面和角度,等等。
应该说这五种观点各有各的理论优势,但也各有其局限性我个人倾向于第五种解释,即“法治中国”旨在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三元并立与一体化建设,它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法治国家即与“警察国家”相对称,要求国家权力必须法治化其主要标志,一是人权保障,尊重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二是良法之治,即“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三是人民主权,依宪确立分权与制约的国家权力关系,依法执政;四是民权保证,切实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五是司法公正,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依法执政是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要推进执政党依法执政,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保障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依法明确党与人民代表机关、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确保党的决策、执政行为公开透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依法追究党内腐败和滥用权力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法治中国:中国梦的法治内涵 冯向辉 15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