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的诗晚秋夜.docx
2页白居易的诗《晚秋夜》 【作品介绍】 《晚秋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是一首雅俗共赏的杰作 【原文】 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赏析】 历代诗家惯将白居易、元稹看成一个诗派,而以通俗归结其实,元、白虽以通俗而驰誉诗坛,但他俩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习惯、出身、经历不同,其诗风亦迥然有别苏轼曾说:“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谓轻,并非轻薄、轻佻,而是轻浅、轻艳它虽也尚俗,但色泽鲜丽,色彩斑斓,兼纤秾、繁缛之美;而白居易则崇尚一个淡字因此元稹为艳俗,白居易为淡俗元长于涂色,白擅于白描清代诗评家田雯在《古欢堂集》中评:“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所以,白诗的通俗是浅、淡、清,这与元诗的轻、浓、艳大不相同白居易也直言不讳地称他自己“诗成淡无味,多被众人嗤”(《自吟拙什因有所怀》)淡,正是白诗的一大特点它淡而有味,极有韵致。
不仅如此,白居易不但宣称他的诗风崇尚一个淡字,同时,又公开地排斥一个艳字但这种艳,并非绮丽、纤秾,而是一种淫靡之风,因此他在给元稹的诗序中声称他的诗“淫文艳韵,无一字焉”(《和答诗十首序》)在写给皇帝的《策林》中,他也强调“删淫辞,削丽藻”在白居易的诗中,虽偶见绮丽,但并不占主导地位《晚秋夜》就是一首融通俗、绮丽于一体的佳篇它的特点可用浅、淡、清、丽来概括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