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经典《韩非子》:显学第五十.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570296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经典《韩非子》:显学第五十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下面是我共享的国学经典《韩非子》:显学第五十欢迎阅读参考!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行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行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

      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夫是漆雕之廉,将非宋荣之恕也;是宋荣之宽,将非漆雕之暴也今宽、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礼之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听行如此,其于治人又必定矣  今世之学士语治者,多曰:“与贫困地以实无资今夫与人相善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善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困者,非侈则堕也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节用,不行得也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行得也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世主必从而礼之,曰:“敬贤士,先王之道也夫吏之所税,耕者也;而上之所养,学士也。

      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行得也立节参明,执操不侵,怨言过于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夫斩首之劳不赏,而家斗之勇尊显,而索民之疾战距敌而无私斗,不行得也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且夫人主于听学也,若是其言,宜布之官而用其身;若非其言,宜去其身而息其端今以为是也,而弗布于官;以为非也,而不息其端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亡之道也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磐石千里,不行谓富;象人百万,不行谓强石非不大,数非不众也,而不行谓富强者,磐不生粟,象人不行使距敌也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儒侠毋军劳,显而荣者,则民不使,与象人同事也夫祸知磐石象人,而不知祸商官儒侠为不垦之地、不使之民,不知事类者也  故敌国之君王虽说吾义,吾弗入贡而臣;关内之侯虽非吾行,吾必使执禽而朝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术,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行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定之道  今或谓人曰:“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

      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所学于人也,而以人之所不能为说人,此世之所以谓之为狂也谓之不能然,则是谕也,夫谕性也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也,有度之主弗受也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故明主急其助而缓其颂,故不道仁义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胜利儒者饰辞曰:“听吾言,则可以霸王此说者之巫祝,有度之主不受也故明主举实事,去无用,不道仁义者故,不听学者之言  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也,将听民而已矣民智之不行用,犹婴儿之心也夫婴儿不剔首则腹痛,不痤则寖益剔首、痤,必一人抱之,慈母治之,然犹啼呼不止,婴儿子不知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也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斗,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

      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夫求圣通之    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自从孔子死后,有子张儒学,有子思儒学,有颜氏儒学,有孟氏儒学,有漆雕氏儒学,有仲良氏儒学,有孙氏儒学,有乐正氏儒学自从墨子死后,有相里氏墨学,有相夫氏墨学,有邓陵氏墨学所以孔子、墨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他们对孔、墨学说的取舍相互冲突,各有不同,却都称是得了孔、墨的真传,孔、墨两人不能复活,叫谁来推断社会上这些学派的真假呢?孔子、墨子全都称道尧、舜,但他们的取舍又大不相同,却都自称得到了真正的尧舜之道尧和舜不能复活,该叫谁来判定儒、墨两家的真假呢?自儒家所称道的殷周之际到现在七百多年,自墨家所推祟的虞夏之际到现在两干多年,就已经不能推断儒、墨所讲的是否真实了;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不用事实加以检验就对事物作出推断,那就是愚蠢;不能正确推断就引为依据,那就是欺瞒所以,公开宣称依据先王之道,武断地确定尧舜的一切,不是愚蠢,就是欺瞒对于这种愚蠢欺瞒的学说,杂乱冲突的行为,明君是不能接受的  墨家的葬礼主见,冬天死就穿冬天的衣服,夏天死就穿夏天的衣服;只要三寸厚的桐木棺材,守丧三个月就行了,当今君主认为这是节俭,很尊崇他们。

      儒家主见败尽家业地大办葬礼,守丧需经三年,要哀思到身体受损伤、扶杖而行的程度,当今君主认为这是尽孝,很尊崇他们要是赞成墨子的节俭,那就应当反对孔子的奢侈;要是赞成孔子的尽孝,那就应当反对墨子的暴戾现在是尽孝和暴戾、奢侈和节俭同时存在于儒、墨两家的学说之中,而君主却都要加以尊礼漆雕氏的主见是脸上不露出屈服听从的表情,眼里不显出怯懦躲避的神色;自己错了,即使对奴仆也要避让;自己做得对,即使对于诸侯也敢于抗争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耿直而加以尊礼宋荣子的主见则是完全不要斗争,肯定不要报仇,坐进监狱不感惭愧,被人欺侮不觉耻辱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能宽恕而加以尊崇要是赞成漆雕氏的为人耿直,那就应当反对宋荣子的为人随和;要是赞成宋荣子的宽容,那就应当反对漆雕氏的凶暴现在是宽容与耿直、随和与凶暴同时存在于这两个人的主见中,而君主对他们都要加以尊礼明显属于愚蠢骗人的学说、杂乱相反的论争,而君主却都要听信不疑;结果世上的人,说话没有肯定标准,办事没有固定主见要知道,冰和炭是不能许久放在同一个器皿中,寒冷和暑热不能同时到来,杂乱相反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而治理好国家现在君主对于那种杂乱、荒谬和冲突百出的言行全都听信,怎么能不造成混乱呢?听话、行事这个样子,君主在治理民众方面也就必定如此了。

        如今的学者一谈起国家治理问题总是说:“给贫困的人一些土地,以充溢他们匮乏的资财现在状况是,和别人的条件差不多,没有碰上丰年,没有额外收入的利益,但有的人独能做到自给自足;这不是由于勤劳,就是由于节俭的原因和别人的条件差不多,不存在荒年、大病、横祸、犯罪等问题,却独有他陷入贫困;这不是由于奢侈,就是由于懒散的原因奢侈和懒散的人会贫困,而勤劳和节俭的人能富足现在君主向富足的人家征收财物去散给贫困的人家,这是夺来勤俭节约者的财物而送给奢侈懒散的人;这样还想督促民众努力耕作,省吃俭用,就根本办不到了  假定这里有个人,坚决不进入危急地区,不参军打仗,不愿拿天下的大利来换自己小腿上的一根毫毛;当代君主肯定会进而优待他,看重他的见识,赞扬他的行为,认为是轻视财物疼惜生命的人君主所以把良田和宽大的住宅拿出来作为赏赐,设置官爵和俸禄,为的就是换取民众去拼死效命;现在君主既然敬重那些轻视财物疼惜生命的人,再想要求民众诞生入死为国事作出牺牲,就根本不行能了保藏书册,讲究辩说,聚徒讲学,从事文章学术事业来高谈阔论进行游说;对于这些人,当代君主肯定会进而优待他说什么“敬重贤士是先王的制度”官吏们征税的对象是种田的人,而君主供给的却是那些著书立说的学士。

      对于种田的人征收重税,对于学士却赐予厚赏,这样,再想督责民众努力耕作而少说空话,是根本不行能的讲求气节,标榜高超,坚持操守而不容侵扰,听到怨恨自己的话,立刻拔剑而起;对于这样的人当代君主肯定会礼遇他,以为这是疼惜自我的人对战场广杀敌意功的人不予奖赏,对那些逞勇报私仇的人反要使之尊贵,这样要想求得民众奋勇杀敌而不去私斗,是根本不行能的国家太平常供给儒生和侠客,危难到来时用战士打仗所供给的人不是所要用的人,所要用的人不是所供给的人,这就是发生祸乱的缘由再说,君主在听取一种学说的时候,假如认为是对的,就应当正式向官府公布,并任用提倡的人假如认为是错误的,就应当驱除他们,并制止他们的言论认为正确的,却不在官府予以公布;认为错误的,又不从根本上加以禁止对的不接受,错的不禁止,这是导致国家混乱和灭亡的做法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信以为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觉他的品德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特别文静,孔子信任他是真文静就收他为徒5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觉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根据容貌取人吧,在于羽身上行不通;根据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慧,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

      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眩惑;因为喜爱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巧语花言,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