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堪路线设计.docx
23页道路等级确定:原则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 --55000 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 80000 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 --100000 辆2)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 --30000 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辆3)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 --15000 辆4)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 6000 辆5)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 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 下交通量资料:1)表2-1 近期交通量车型数量(辆/年平均日)小客车(包括小汽车、小货车、吉普车等)江淮AL6600型450北京130型轻型货车350载重汽车(包括中货车、大货车、大客车等)东风EQ140型400黄河JN163型600东风LZ141600黄海DD680型长途客车500太湖XQ643400解放CA390载货车300金陵 JL6121S4002)交通增长率:1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 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代表车 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3-1表2-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 明小客车1.0<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W2t的货车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大型车2.0载质量>7t~W14t的货车拖挂车3.0载质量>14t的货车各种车型交通量及车辆折算系数见表3-2表3-2各种车型交通量及车辆折算系数车型数量(辆/年平均日)车辆折算系数江淮AL6600型4501.0北京130型轻型货车3501.0东风EQ14 0型4001.5黄河JN163型6001.5东风LZ1416002.0黄海DD680型长途客车5001.5太湖XQ6434001.5CA390载货车3002.0金陵 JL6121S4001.5交通量计算N dN 0(1 r ) n i式中:N 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r——年平均增长率;n——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值:初始年交通量:N0= (450+350) X 1.0+(500+400+600+400+400) X 1.5+(600+300) X2.0=6050(辆/ 日)确定公路等级:假设该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15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 : dN 广6050 X( 1+0.11)=43944(辆/ 日)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 --55000辆所以,本设计方案道路等级确定为一级公路六车道初步设计选线的原则选线就是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在路线起终点间,结合地形、 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中 线位置,然后进行有关测量和设计工作选线的主要原则如下: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 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设计方案本设计选定两 条路线,然后进行比较论证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 低、运营费用省、效益高、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时候,应 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最小指标以及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 求高指标。
3.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天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 地、经济作物活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4.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环境、景观设计相协调, 并适当照顾美观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生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5. 选线死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调查,查清其对道路工程 的影响,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沼泽等严重不良地质地 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当 必须穿越时,应选择合适的穿越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6.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 等问题具体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 响;b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c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 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而产生的影响d噪音对居民的影响;e汽 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f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和 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对策实施的可能性方案比选公路路线方案是公路工程研究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从公路工程的系统出 发,着眼于全局。
根据此路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确 定经过路线方案的比选设计出一条符合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量最 少最节省费用的路线综合考虑该地区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工程投资(土石方)等因素,初步 拟定了两个个方案表3-1 桥涵数量汇总方案一方案二编号标注桩号跨径分布(m)结构形式编号标注桩号跨径分布(m)结构形式1K0+3291*4箱涵1K0+3281*2箱涵2K0+6611*4箱涵2K0+6611*2箱涵3K1+5081*4箱涵3K0+7951*10简支梁桥4K3+6721*4箱涵4K1+5091*4箱涵5K3+9951*6箱涵5K4+0102*4箱涵6K4+4751*4箱涵6K5+9401*30简支梁桥7K4+5141*4箱涵7K6+1102*3箱涵8K4+72520+2*35+20简支梁桥8K6+8231*2箱涵9K5+9501*30简支梁桥9K6+8791*4箱涵10K6+1161*4箱涵10K6+9652*3箱涵11K6+3131*3箱涵1112K6+8311*3箱涵1213K6+9721*5箱涵1314K7+4171*10简支梁桥14通过技术和经济等指标来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见表3-2表3-2方案比选表指标单位方案一方案二K0 ~ K8+107K0 ~ 8+000路线长度km8.1078.000土方填缺m 3405322.4026351299.58挖余362545.3889427161.33桥梁m/座32涵洞道118平曲线最小半径m15001300纵坡最大%/m+2.944+2.982最小-0.500+0.483最短坡长m286165最小竖曲 线半径凸m1000016000凹1200016000方案平面图方案二方案一图3-1 平面图由上表及方案比选平面图可知:(1) 方案一总路线长8.107km,方案二总路线长8.000km;(2) 方案一填挖工程量比方案二多,但是方案一填方比挖方多,方案二挖方 比填方多;(3)方案一桥涵设置较方案二多;由以上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其它方面因素,确定选用方案二。
主要技术指标直线设计直线最大长度对于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以汽车 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70s左右的距离,即相当于20V的长度:一 .一,, L max 20 / 20 100 2000 m4.1.2直线最小长度对于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不小于6 倍行车速度,反向曲线不小于2倍设计时速同向曲线间:L 6 V 6 100 600 m反向曲线间:L 2 V 2 100 200 m圆曲线设计极限最小半径和一般最小半径圆曲线最小半径由下式决定RminV 2127(^ max + Lmax'一级公路 V=100km/h, r皿*= 0.10, i = 8%100 2 393 .7m0.10 0.08则Rmin -一一127《规范》规定r 400 mR min为极限最小半径,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低要求,为时乘客有足够的舒适感,并且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不会显著增加工程造价,规范规定一般最 小半径为700m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不设超高:从舒适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横向 力系数尽可能取小值,以使乘客行驶在曲线上有与在直线上大致相同的感觉。
我 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制定:横向力系数取 0.040,超高横坡度取-0.020.《规范》规定值为4000m最小半径的选用各级公路设计,应根据沿线地形等情况,尽量选用较大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 般尽可能不用当公路平面必须设置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小半径曲线是,应根据 纵坡设置情况适当加大曲线半径圆曲线的最大半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缓和曲线设计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 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超高 横坡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控制超高附加 纵坡不过陡;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符合视觉要求;1、 考虑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L 0.036V3 0.036 1003 90mR 4002、 依司机操作反应时间:3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