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进口成套设备检验中如何体现“监管有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829131
  • 上传时间:2017-08-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进口成套设备检验中如何体现“监管有效”进口成套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直接影响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环境状况,我国的法律法规一直将其列为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均规定了对成套设备实施检验和监管的条款但进口成套设备也历来是所有列入法定检验商品中最难控制的商品之一,原因除了该类产品种类多、特性复杂和定义比较抽象外,更主要的是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中成套设备没有对应的 H.S 编码,不像其他进出口商品那样容易理解和归类,因此给检验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检验检疫机构作为进口商品质量把关的技术执法部门,如何做好进口成套设备的检验监管,是检验检疫机构和人员都应该思考且关注的问题一、进口成套设备的定义及组成成套设备是指为了既定的生产目标、由对物料加工特定的工艺方法所确定、由不同功能的生产设备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即完整的生产线、成套装置设施(含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成套装置设施和与国产设备配套组成的成套设备中的进口关键设备)一般泛指能够生产、制造、加工某种能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系列化机械电气设备,如石油化工成套设备将原油转化为成品油及化工产品,电力成套设备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等。

      成套设备可以是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车间、一个完整的工厂或成套装置设施及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生产设施其价值可以从几十万元到几十亿元;它所包括的机械电气设备可以是几台到几百台(套);可以是某一个专业的单项设备,也可以包括几个、十几个专业,如钢铁、交通、机械、电子、军工、石油、化工、火(水)力发电、家用电器、食品加工、轻纺、建筑装饰等设备,并包括与该设备一起进口的辅助设备成套设备的组成部件一般分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辅助配件、原料试剂等五大类机械设备是区分不同行业成套设备的关键设备,包括静设备和动设备,静设备主要指塔类、贮槽贮缸类、锅炉及加热器类、反应器及换热器类等;动设备主要指泵类、压缩机类、风机类、冷冻机械、搅拌机械、空分设备及其他机械等电气设备主要指各类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柜、控制柜、各种电源、变频器、电线电缆以及灯具类等控制系统包括 DCS 系统、SIS 系统、FCB 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相关联的记录仪、变送器、调节器、电磁流量计、安全保持器、信号电缆、信号灯等辅助设备包括连通各机械设备的阀门、管道、法兰及其连接件,紧固件如螺栓、螺钉、铆钉、销钉等原料试剂是指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工艺原料等。

      金属材料如管材、型材、板材、镀锌铁皮、铅皮等,工艺原料如油类、脂类、催化剂等二、进口成套设备检验阶段的划分与一般进口机电产品相比,进口成套设备具有到货批次多、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设备台数多、检验周期长等特点从时间跨度上看,进口成套设备涉及到合同签订、境外制造、境外运输、港口装卸、境内运输、到货保管、开箱核对、安装调试、验收合格等一系列流程;从地点跨度上看,进口成套设备涉及到境外、港口、境内等不同的地域;从涉及到的部门来看,进口成套设备涉及到合同双方、检验检疫、海关、商务管理、港务、外运、外代、远洋、理货、空运、铁路运输、保险及特种设备检验部门等多家单位依照《进口成套设备检验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对检验阶段的划分,进口成套设备可以分为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监装)、口岸登记、到货地检验和监督管理等几个阶段(参加下表)检验地点 检验阶段 检验依据 检验内容 检验证书境外 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监装 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对大型成套设备和在国内不具备检验条件,到货后不能进行解体检验的一般成套设备《装运前检验报告》港口 口岸登记 国家集装箱检疫的要求 集装箱检疫、包装检验 《入境货物通关单/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开箱检验 合同及装箱单 设备材料的数重量、规格型号、外观《数量证书》;《重量证书》;《残损证书》;《规格证书》安装调试检验设备设计及装配图纸、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设备的完整性、配合精度、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不准安装使用通知单》试运转检验 技术指标文件 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试生产考核检验 技术指标文件、环保卫生法律 生产能力、工作效率、污染处理能力到货及安装地点质量保证期内检验 技术指标文件 设备在质保期内的工作状态《品质证书》(一)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监装阶段对大型成套设备和在国内不具备检验条件,到货后不能进行解体检验的一般成套设备,收用货单位(包括建设单位,下同)应当在对外贸易合同中订明在出口国进行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的条款。

      收用货单位应当依照对外贸易合同的约定,认真落实在出口国装运前的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派出检验人员参加或者组织实施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境外检验的重点是装置中关键性的、专利性的、精密的、贵重的机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计算机等设备与材料及交货后现场不易作内部检查的设备二)口岸登记阶段按照目前的进口商品通关流程,当成套设备到达国内港口以后,港口检验检疫机构一般不进行货物检验,只依据《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对入境集装箱进行检疫,并出具 2-1-2《入境货物通关单/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将货物调离至安装地实施检验针对此种情况,如果海运采用集装箱运输且不在口岸换装,收用货单位可在口岸查看集装箱箱体、铅封和点验数量;在海运不是采用集装箱运输或需在口岸实施集装箱换装或掏箱的情况下,应该派员或委托接运代理人到港口对货物的数量和包装进行检查;对换装过程实施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口岸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三)开箱检验阶段进口成套设备到达安装地后,货代公司、收用货单位应会同检验检疫机构等有关单位,对货物的集装箱数量、铅封或对未实施集装箱运输的其他包装运输标志、外包装是否完好进行检验和清点,详实做好检验记录,对发现问题的要及时通过拍照或摄像的方式取得证据。

      对未发现问题的首先依照对外贸易合同及相关单证的内容完成货物的清点,主要内容为核查货物内外包装及外观有无残损;数量、品种、规格及随机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图纸等)是否完整齐全四)安装调试阶段开箱检验结束后,进口成套设备即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包括设备、材料的技术证件校核,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无损探伤、理化检验、强度与气密试验以及性能校核等安装调试前要编制检验实施方案,分清哪些项目在安装调试前检验,哪些项目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检验,哪些项目在安装调试后进行检验安装调试前,应检查机械设备内部有无杂物、锈蚀、漏焊、残缺、涂层剥落等缺陷,检查设备的外形尺寸、联接部位的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应取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和必要的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对润滑油、不燃调速液、变压器油等油料,以及保温材料、耐火材料、充填物等大宗材料,应取样作化学分析或物理性能试验安装调试中,要检查设备及其部件的安装尺寸;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检查设备的主要零部件、连接件、配件、附件等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或者其它所要求的加工精度通过对设备的安装,进一步检查每台(套)设备及附件的完整性安装调试后期,对已安装好的设备,结合单机测试检查其各部分的配合精度、定位精度,检查设备的参数。

      由于此时成套设备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都已安装到位,对需在安装后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的设备,按照检验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机械安全和电气安全方面的检验,如机械防护装置、联锁装置、机械安全距离、机械安全间隙、耐压测试、绝缘测试、泄露电流测试等五)试运转阶段试运转也叫联动试车,它是在对成套设备单个部件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成套设备单个部件质量和安装调试质量进行综合考核的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各套设备在空载或负载状态下运行的稳定性及实现各种功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检查设备中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在设定条件下实现安全保护的可靠性,检查设备在联动状态下运行时实现其各种系统功能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系统工作精度、系统工作参数与技术指标六)试生产阶段试生产阶段是综合鉴定全套成套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各项技术考核指标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要求,以及进一步暴露和消除设备、材料缺陷,通过考核确认整个系统处于良好的生产运行状态,并达到合同规定的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按合同规定的生产条件、工艺条件及考核条件(以下简称规定的条件),检验设备的工作能力或者生产能力、工作效率或者生产效率;按规定的条件生产或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气、废水或者其它的公害或污染的程度是否控制在合同规定的限度内,并且不违反我国有关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行政规定;对按规定条件生产出的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对按规定条件下运转的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继续进行检查等。

      七)质量保证期内检验一般说来,成套设备经过试生产考核并动转正常的情况下,买卖双方还要举行一个验收仪式,签署验收协议或备忘录这就表示买方正式接受了货物,应当按约定支付货款同时,也表示设备质量保证期的开始按国际贸易惯例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进口成套设备投入使用以后,卖方有质量保证的义务质量保证期的长短及双方相应的责任,通常由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现的质量问题,买卖双方可共同核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或共同申请公证检验机构进行鉴定,明确责任归属三、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在成套设备检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进口成套设备具有检验时间的长久性、检验地点的广阔性、关联单位的复杂性、设备材料的多样性、质量安全的系统性等特点,给进口成套设备的检验监管工作也带来了不少困难,也使得检验检疫机构完全依照《进口成套设备检验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检验监管存在一定的不可行性一)成套设备中“非法检部件”的逃漏检现象目前,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基本都依靠 CIQ2000 系统进行商品的报检、登记和出证工作,由于成套设备没有统一的 H.S 编码,只能按照组成部件的 H.S 编码分别报检,对于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中的成套设备部件,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一般不进行货物检验,只出具 2-1-2《入境货物通关单/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将部件调离至安装地实施检验。

      而对于成套设备中 H.S 编码为“非法检”的进口部件,往往被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忽视,加上没有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无法及时对“非法检”名义通关的货物进行甄别、抽查,因而造成成套设备中“非法检部件”的逃漏检现象二)检验检疫机构人力资源的问题进口成套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所需时间较长,其质量问题往往在不同的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如数量、规格、残损等问题,不仅在开箱检验时可能发生,而且在设备安装调试时也可能发生;品质问题更是在设备安装调试、单机测试、联动试车等各个阶段中均有可能发生如何在每个环节做好每一批设备的检验监管工作,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是一个非常的问题但目前检验检疫机构设置比较精简,每位检验人员担负多项检验工作,在一般条件下采取长期驻安装地检验的方式很难实现如何克服人力资源的不足,确保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三)检验检疫机构检测能力的问题成套设备包括机械产品、电气产品、电子产品、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等多种部件,基本涵盖了机械理论、力学模型、数学模型、自动控制、集成电路、金属材料等多个学科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信息化不断带动工业化,全球制造产业不断调整和升级,进口成套设备的的科技含量、内部精密程度、系统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产品安全缺陷的隐蔽性不断增强,产品潜在风险不断上升。

      但与之不太协调的是,检验检疫系统内实验室检测范围不能涵盖全部产品,造成检验范围的遗漏四、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好成套设备的检验监管工作检验检疫机构作为政府部门,检验监管行为是以监督和管理为主的行政行为,在检测能力和人力资源相对不能完成单独完成进口成套设备检验的客观现实下,必须依靠收用货部门、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技术和人力,在监督管理上下工夫,协调多方参与,共同做好成套设备的检验监管依照《商检法》对检验内涵的定义,检验是指确定进出口商品是否符合国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