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金海学校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北京金海学校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1 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参考答案:BC2.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1是电子 B.x2是质子 C.x3是中子 D.x4是中子参考答案:BC3.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B)由于乙端比较重,凳子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C)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D)拔河过程中乙的手和凳子之间不会有相对滑动,甲的手可以和凳子间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参考答案: 答案:BD4.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 B.C. D.参考答案:C由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由F-t图象可知,在4s~6s内,推力F=2N,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F=2N.物体在2-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的斜率得出加速度a= ==2m/s2,由F-t图象在2-4s内读出F=3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代入数据解得 m=0.5kg,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5. (单选)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匀加速滑过s1后,又匀减速在平面上滑过s2后停下,测得s2=2s1,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1∶a2为 ( )A.1∶1 B.1∶2C.2∶1 D.∶1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烧瓶内,烧瓶通过细玻璃管与注射器和装有水银的U形管连接,最初竖直放置的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柱等高,烧瓶中气体体积为400ml,现用注射器缓慢向烧瓶中注水,稳定后两臂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5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 cmHg柱,不计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共向玻璃管中注入了多大体积的水? ②此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热”或“放热”),气体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见解析7. 如图所示, A、B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放在水平面上。
现物体A以v1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绳被拉成如图与水平夹角分别为、时,物体B的速度v2= 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动量 ,机械能 (填“守恒”或“不守恒”)参考答案:9.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在t1到t2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的,它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v1+v2)/2参考答案: 答案:不断减小,小于 10. 如图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将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1. 氢原子能级如图17所示,则要使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为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eV;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的状态过程中,可能辐射___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图17参考答案:13.6eV,312. (5分)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他只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参考答案:解析:从点开始,物体沿竖直方向依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则由公差公式计算出,再根据水平方向的位移,解得13.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M,万有引力恒量为G,地球半径为R.用以上各量表示,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参考答案:解:设卫星的质量是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v,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解得:v=;故答案为:.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Ω ;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为0~50mA,内电阻r1=20Ω; 定值电阻R0,阻值R0=20Ω;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内电阻r2约为4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①测量中要求两块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RX的表达式为RX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若R作限流电阻,正确同样给分②15. 某同学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始终良好实验时闭合电键,调节P的位置,将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数据记录如下表:x(m)0.100.200.300.400.500.60U(V)1.501.721.952.002.102.18I(A)0.490.430.380.330.310.28U/I (Ω)3.064.005.136.066.777.79图图(d)(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U-I图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 V;内阻 r = ▲ Ω.(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d)上描点连线作U/I和x关系图线.(3)已知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0.1210-6m2,利用图(d)图线,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 ▲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图(d)图线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参考答案:1)0.385(0.383~0.387) (2分)(2)① 3.0(3V、3.00V也对), 1.0(1Ω、1.00Ω也对); (共2分)② 如图 (2分)③1.210-6(1.1~1.310-6 得分) (2分)电流表内阻为2.0Ω(填电流表内阻也得分) (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甲、乙分别是波传播路径上M、N两点的振动图象,已知MN=1m.①若此波从M向N方向传播,则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②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00m/s,则此波的波长为多少?波沿什么方向传播?参考答案:解:①由图可知,该波的周期为 T=410﹣3s当简谐波从M向N方向传播时,M、N两点间的距离 s=(n+)λ则得 λ==,(n=0,1,2,3,…)波速 v==m/s,(n=0,1,2,3,…)当n=0时,波速最大,即最大速度为m/s.②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00m/s,则此波的波长为 λ=vT=4m则MN=λ,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从N向M方向传播.答:①若此波从M向N方向传播,则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m/s.②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00m/s,则此波的波长为4m,波从N向M方向传播.【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①若此波从M向N方向传播,根据图象的信息分析MN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得到波速的表达式,再注波传播的最大速度.②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00m/s,由波速公式求波长.根据MN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判断波的传播方向.17. 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0.5kg 的煤块.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 a0 = 3m/ s2 开始运动,其速度达到v= 6 m/s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传送带不再滑动. g取 10m / s2.( 1 )请你从物理学角度简要说明黑色痕迹形成的原因,并求此过程中煤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2 )求:黑色痕迹的长度. 参考答案:有相对运动 3m18. 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2kg的质点,在水平恒定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4 s内通过8 m的距离,此后撤去外力,质点又运动了2 s停止,质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1)撤去水平恒定外力时质点的速度大小;(2)质点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3)质点所受水平恒定外力的大小.参考答案:解析:(1)质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0=t1.解得v0==4 m/s.(2)质点减速过程加速度a2==-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2解得Ff=4 N(3)开始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1,x0=a1t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1解得F=Ff+ma1=6 N.1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