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docx
6页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 材料构件要求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砂、石、水泥及钢材等桩体材料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合格证、检侧报告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用E4303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柴油打桩机或液压打桩机、电焊机、桩帽、缓冲垫、运桩小车、索具、钢 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钢尺等三、作业条件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己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施工区附近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3场地应辗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必要时填铺砂石、钢道板、枕木等施工措施,进行地面加固4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做上标志,便于工作施打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6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文字,做好技术交底四、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移动在打桩前,用2台经纬仪对打桩机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导杆垂直或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角 度三)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在桩上端吊环附近 处,一般不宜超过300m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或按设计要求的斜角准确地 对准预定的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 去索具四) 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落距较小冷锤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调整桩锤、 桩帽、桩垫及打桩机导杆,使之与打入方向成一直线,并使桩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用线坠 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经引导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打斜桩时必须用角度仪 测定、校正角度观测仪器应设有不受打桩机移动及打桩作业影响的地点,并经常与打桩机 成直角移动桩插入土时垂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五) 打桩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m;用柴油锤打桩时,应 使锤跳动正常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 条件来选用。
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 密集程度不同,可由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打入初期应缓慢地间断地试打,在确认桩中心位置及角度无误后再转入正常施打打桩期间应经常校核检查桩机导杆的垂直度或设计角度六) 接桩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或浆锚法接桩接桩前应先检查下节桩的顶部,如有损伤应适当修复,并清除两桩端的污染和杂物等 如下节桩头部严重破坏时应补打桩焊接时,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施焊时,先将四 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0°C以下时 须停止焊接式作业,否则需采取预热措施浆锚法接桩时,接头间隙内应填满熔化了的硫磺胶泥,硫磺胶泥温度控制在145 C左右 接桩后应停歇至少7min后才能继续打桩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 曲矢高不得大于1 / 1000桩长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桩的接头应尽量避免下述位置:——桩尖刚达到硬土层的位置;——桩尖将穿透硬土层的位置; 桩身承受较大弯矩的位置。
七) 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送桩下端宜 设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 实八) 检查验收预制桩打入深度以最后贯入度(一般以连续三次锤击均能满足为准)及桩 尖标高为准,即“双控”,如两者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首先应满足最后贯入度坚硬土层 中,每根桩已打到贯入度要求,而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未达到设计标高,应根据实际情况与 有关单位会商确定一般要求继续击3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 在软土层中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贯入度可作参考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 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如打桩发生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一般采取 补桩方法九) 在每根桩桩顶打至场地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 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承包方十)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1贯入度剧变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十一)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应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五、质量标准(一) 主控项目: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 合格证。
2打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3成桩后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二) 一般项目:1预制桩桩身材料及配合比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2成品桩外形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3桩的打入标高或贯入度、垂直度,桩的接头节点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三)项目允许偏差见下表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主 控 项 目1桩 中 心 位 置有基础梁的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100+0.01H用经纬仪或拉线 和钢尺量检查沿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150+0.01H桩数为1〜3根或单排桩100桩数为4〜16根D/2桩数多于16边缘桩D/3中间桩D/2一般 项 目2成 品 桩 外 形成品桩 外形掉角深度蜂窝面积裂缝深度裂缝宽度<10<0.5%<20<0.25 且
六、成品保护(一) 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时才能运输二)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和不得损坏三) 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内,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3同桩号的预制桩应按规格、材质分别堆入,桩尖应向一端4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四) 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的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产生位移在打桩 过程中应定期、不定期对桩位和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正五) 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停止施工,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六) 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时应 随时进行观测七) 打桩完毕的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产生位移倾斜八) 已沉好的桩发生较大上浮时,当持力层为砂性土时,上浮量100mm时,应进行复打 施工七、应注意的问题1预制桩必须提前订制,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锤击预制桩,宜采取 强度与龄期双控制蒸养养护时,蒸养后应增加自然养护期1个月后方准施打。
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 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断裂没有发现而致3桩顶破碎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 择不当等原因造成4桩身移位或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 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桩体压曲破坏,打桩顺序不合理接桩位置不正等原因造成5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硫磺胶泥接 桩时配合比不适,温度控制不当,熬制操作不当等造成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接桩 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等造成6当地面受打桩施工影响而平整度遭到破坏时,应随时进行修整7选用打桩机时,应充分考虑施工中的噪声、振动、地层扰动、废气、溅油、烟火等对周围 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