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限的教材无限的课堂--我是这样教《社戏》的.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3663532
  • 上传时间:2022-0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限的教材,无限的课堂我是这样教《社戏》的    有限的教材,无限的课堂——我是这样教《社戏》的    罗芳    鲁迅先生的《社戏》耐看却难上课文所写的内容本身很简单——群十二三岁的乡下孩子看社戏的经历只是隔着几十年的光阴,一群同样年岁的城里孩子理解起社戏来,竞变成了一桩难事让学生从文字里找到温暖,在课堂上引起共鸣,这是教学的关键在备课时,笔者注重学生的情感融人与课堂参与,设计了以下的环节来构建课堂    一、故事我来昕    城里的孩子,物质充裕,看电影、听演唱会、观戏在他们的生活中很是寻常他们很难理解一场戏、一部电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在娱乐生活接近于零的乡村意味着什么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预热,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问问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哪些娱乐活动,他们当年是怎样看戏或者看电影的    第二天,课堂在分享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中展开——有的孩子说,他爷爷当年在没有赶上渡船的情况下,在初秋的夜里,光着膀子游过河去,只为看《地道战》;有的孩子说,他奶奶当年为了看一场戏,来回走了40里路;有的孩子说,他爸爸妈妈就是在看露天电影时相识相知的。

          这些回忆,如一台时光机,让孩子们回到乡村,回到过去,同时也预热了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下进入文本,课堂显得自然而又热烈    二、对话我来写    《社戏》这篇文章中最好玩、最有味的情节是偷豆,作者在看似闲散的笔墨中将性格迥异的孩子们勾勒得活灵活现:双喜——精明机灵、能言善辩;阿发——憨厚老实、仗义纯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阿发的性格不是这样,而是以下几种性格中的一种——自私、胆小、狡滑、直率,面对双喜的提问,他会怎么说呢?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纷纷,给不同性格的阿发设计了不同的台词:    自私的:莫偷我家的,偷六一公公家的吧    胆小的:双喜,算了吧,别偷了黑灯瞎火的,我妈和六一都不是好惹的主儿    狡滑的:偷我们家的可是可以,可我们家的不好吃,昨晚上我吃了,拉了一晚上肚子!    直率的:当然偷我们家的!走,跟我来    通过设计台词,同学们更深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孩子们逐渐明白好的语言描写往往寥寥数语就能揭示人物性格,在最短的时间内塑造人物形象此外,我还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们用简短的语言描写班上某个同学的性格由说到写,由文本到生活,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情感我来悟    对于文章的主旨,我抓住课文的结尾部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分析,学生渐渐明白,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其实好的并不是戏或者豆,而是那段单纯而温暖的时光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这种情感,我给他们讲了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已是帝王身的朱元璋非常怀念逃难时喝的寻常菜汤,但怎么做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以及池莉的知青小说《绝代佳人》(两个知青在又饥又累的情况下吃的辣椒炒茄子,被看作是一生吃到的美味,视它为绝代佳人),再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迅速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感受    教学《社戏》这篇课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从亲情、阅读、写作等从多个层面进行拓展教材是有限的,但生活无限,我们的课堂同样是无限的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