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发展与辅导.ppt
25页兒童發展與輔導遊戲(play)專題討論『還玩、還玩,不做功課看你將來怎麼辦?』 遊戲(遊玩play) n定義 n功能 n分類 n影響遊戲之質與量的因素 n經由遊戲使個體發揮潛力 n結語-- 『不玩、不玩,只作功課,將來只好愁眉苦嘆』定義n培勒 n史密蘭斯基(Smilansky) n赫洛克 n皮亞傑n特徵--內發動機/重過程/主觀玩法/真實的/有彈性的/主動參與 培勒n遊戲行為的出現也可能是為了要肯定自 己對生活經驗的控制和能力,或是要重 覆一些愉快的經驗 史密蘭斯基(Smilansky)n將遊戲定義成「假裝行為」,也就是孩 子一些模仿其週遭生活的行為赫洛克n認為任何為了娛樂享受的目的而從事的 自願活動都可被列為遊戲 皮亞傑n將遊戲定義為純粹的同化作用--行為 的重覆或基模的演練祇是為了擁有一份 愉快的美好感覺或是有力量去駕馭某項 技能 功能n濡化(Enculturation) n遊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遊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n生理發展 n認知發展n情感發展n社會發展 生理發展 n幫助粗動作及精細動作的發展,敲打、 搖動發聲玩具能達到神經肌肉活動的協 調與修正身體活動也能幫助孩子消耗 過多的能量,而讓他集中心智在學業的 追求上,在身體活動時所釋放的化學物 質及酵素,可幫助身體、認知和情緒維 持在最佳狀態。
認知發展 n經由遊戲活動,孩子學會由內在操縱外 界的物體或事件,遊戲在平衡一件事實 的主觀概念和客觀本質上變得很重要 情感發展 n經由遊戲,嬰兒學到相信外界環境及內 在環境的恆常性及連續性當孩子對不 同情況都能有駕馭能力時,就會發展出 自我力量和自信心,這些都能讓他們自 由的、完全的投入現實生活,所以從遊 戲中自我整合了個體性情和社會的真實 性 社會發展 n幼兒最初無法分辨自己和他人慢慢地 從遊戲中他才與他人建立關係--首先 將他人當作自我的延伸從遊戲中,孩 子學到如何與人交往互動,如何滿足自 己和別人的需要,而他們也學到如何在 彼此分享、施與、接受之間取得平衡 濡化(Enculturation) n在學習過程中所發生的意識或無意識的 制約作用,經由此種過程,人就能獲得 在其文化中的適應能力 分類n遊戲的主題 n遊戲的內容 n遊戲的層次影響遊戲之質與量的因素n親子互動 可客觀看出,這類孩子會比較靈敏、有 反應以及與環境較有互動當孩子的遊 戲經驗不足或與父母的互動不佳時,常 會導致身體的發育不良甚至死亡n其他的文化影響 經由遊戲使個體發揮潛力n(一)入學前的準備n(二)為成人職責作準備n(三)維持心理健康n(四)親職教育n(五)遊戲對成年人的重要性結語n經由遊戲,小孩學會了如何操縱駕馭身體、思 想、情緒及人際關係。
n這樣的駕馭對認知發展、健全的自我發展和良 好的心理健康是必需的n在遊戲中,孩子創造不同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因而會發展出彈性能力和樂觀個性,而兩者在 個體對快速轉變的科技社會的情緒適應上是很 重要的n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n「遊戲治療」是一種能夠有效幫助兒童解決困 擾的方法過程中使用各種玩具、競賽、玩偶 和其他媒介,作為關係建立與表達感覺的工具 ,以減少緊張與焦慮,使問題獲得解決n遊戲治療理論n遊戲治療的價值n遊戲治療的過程n遊戲治療的基本技術n遊戲治療的基本原則遊戲治療理論nLandreth(1987)將遊戲治療理論分為四大派別 :n1.心理分析式遊戲治療n2.放鬆性遊戲治療n3.關係遊戲治療:主張治療關係具有醫療 力量n4.非指導式遊戲治療:認為個體自然朝向成長且具有自我指導能力 遊戲治療的價值 nBarlow (1985)指出:遊戲治療是治療性介入 和診斷工具,呈現兒童的生活型式、信念、價 值觀念和關係nCaplan and Caplan (1974)認為遊戲治療有下 列的價值: n1.可給予人新力量,並提供疏解緊張的機會n2.遊戲中,兒童可以安全的做錯事,而沒有失敗的恐懼及成人的 嘲弄。
n3.遊戲可鼓勵幻想及運用想像力,兒童可在無競爭中,練習控制需求n4.可提高兒童的興趣,增進對遊戲治療活動之涉入n5.可促進兒童生理和心理自我的發展 遊戲治療的過程 n第一階段:開放、寬容允許的氣氛n第二階段:當已和兒童建立信任關係後,可選擇一個對兒童身心最有利方向,進行遊戲治療 n第三階段:諮商員的活動增多,運用遊戲鼓勵兒童面對其衝突,逐漸對衝突去敏感( desensitized)n遊戲治療中,諮商員的任務,是反映( reflection)和澄清(clarification)兒童 在遊戲室內所發生的情感和行為 遊戲治療的基本技術 n遊戲媒介物(play media)黏土、顏料、玩具電話、玩具槍、木偶、娃娃屋等 n諮商員的反應(responding) 語言行為--同理心反應、結構、設限、敘述 身體姿勢--溫暖、友善… 寬容與守密 遊戲治療的基本原則 n1.和小孩建立友善關係與良好的投契關係n2.須接受孩子真實的一面n3.與小孩建立寬容的感受,使小孩能自由表達其感受n4.要敏於辨識小孩表現出來的感受,並且要能讓小孩領悟自己的行為方式n5.要尊重小孩解決自己問題之能力n6.不要企圖指導小孩的行動或談話,應讓小孩帶頭,治療者跟隨。
n7.治療是漸進的,不能急著趕治療的進展n8.祇能定下一些必要限制,使雙方知道在治療關係中應負之責任 思考的本質思考的本質 象徵式表徵:語言、遊戲、畫畫象徵式表徵:語言、遊戲、畫畫表8.3 遊戲的層次層次遊戲的種類 感覺動作遊戲( sensorimotor play,1歲 半前的主軸)透過感覺、搖晃、吸吮、丟擲及敲擊等動作 ,來探索及操弄物件建構性遊戲( constructive play,滿1 歲開始)逐漸用物件來建構事物,例如用積木蓋成高 樓或排成一列,拼拼圖,用黏土雕塑形狀裝扮遊戲(pretend play ,滿1歲開始)遊戲成為兒童想像力的工具;它不再受限於 現實,反而用物件來代表兒童想要的任何事 情 社會戲劇性遊戲(socio- dramatic play,約4歲起 )兒童扮演角色:牛仔與印地安人、醫生與病 人、老師與學生規則主導式遊戲(rule- governed play,學齡期初 期)兒童現在了解,遊戲可以被規則所主導,而 他們必須加以遵守,和他人玩在一起時尤其 如此這個層次會逐漸取代裝扮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