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案例.doc
6页与团队同行,体验生命的真实成长一、 关注研究团队,感受研究同伴的生命成长我喜欢孩子做一个孩子、家长、同事、领导心目中的好老师一直是我工作 十七年来的口标每天,我研读教案,埋头于作业山的批改中;关注于孩子们的 点滴进步中;忙碌于家校联系本的毎日点评中;奔波于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 家长与家长的小摩擦中整天从头顶忙到脚跟,连走路都是小跑几十年了,很 累,也很无奈!很幸运,从上一学期起,我能成为了觅小的一员进入觅小第一周,由校长 领衔,教科研室、学生发展部分工合作的扎扎实实的“新基础学习”让我的大脑 充盈着“新基础”、“做智慧的老师”、“学生的成长需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 活力”这些词汇在以后的H子里,在学校系统的、统一的组织下,我认真学习 学校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聆听了实验教师的研讨和交流; 欣赏着实验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布置;感受着研究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及他们的学生们蓬勃向上的成长气息学校严谨的研究规划和浓浓的“新基础” 氛围,让我无时无刻都感受到研究同伴的生命成长一学期下来,在一次乂一次 的研讨、学习中,我明白了:喔,做老师还可以智慧的、幸福的做,不用这么累! 从此,我与“新基础”心手相连的心也更加迫切了。
二、 加入研究团队,体验自身真实的生命成长很荣幸,从下半学期起,我成为觅小班队中心组的成员,随即便随波逐流, 和研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一起在“新基础”的大浪中奋勇前行随着学校每年一 次的班主任节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我和研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们一样,与“新 基础”研究零距离☆与团队同行,在摸索中前进1、学会了蹲下身子,探寻学生的成长需求由于冇学校学生发展部的统一引领,再加上上半学期的耳喧目染和各种学习, 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活动初始,在同年级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Z下,我们详细 制定了《“研究学生 促进成长”——觅渡桥小学第三届“班主任节”活动方案》在方案中,大家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具体活动内容和分工情况等这让我对如何上好一年级的班队系列主题活动课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研究团队 便直奔主题,就“我们学生的成长需求是什么?”展开研讨在大家你一言我一 语的研讨过程中,我又知道,其实“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不难找,只要我们肯蹲 下身子,细心观察学生之间具有共性的问题就能发现于是,我们从“换位风波” 中找到了我们的答案并最终决定,本学期我们一年级班队主题活动主要解决“帮 助学生学会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问题发现了,该怎样解决呢?又是 在同级部全体同仁的商讨下,我们决定首先从开展调查问卷做起我们先对全年 级八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90份,收到冇效问卷350份问卷内容如下:“左手拉右手”学生调查问卷小朋友们,身为独身子女的你,难免会感到孤单,没有伙伴_起玩耍,想交知 心朋友吗? “左手拉右手”系列活动起航啦!1. 你会写同桌的名字吗?会( )同桌的名字是 不会( )2. 你知道同桌的、家庭住址吗?知道( )不知道(3. 你知道同桌的生日吗?知道( ) 不知道( )4. 课外时间,你和同桌一起玩吗?经常( ) 有时( ) 没有( )5. 你认为你的同桌有优点吗?很多( ) 有但不多( ) 没有( )写写同桌的优点: 6. 你知道同桌最喜欢什么吗?知道( ) 知道的不多( ) 不知道( )写写同桌最喜欢的(如玩具、颜色、书籍、饮食……): 7. 你和同桌有没有发生过不开心的事?经常( ) 很少( )没有( )8. 你和同桌发生过哪些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请写一写9. 你有过调位置的念头吗?如果有,是什么原因呢?10. 喜欢你的同桌吗?为什么?其中,1、2、3、6题着眼于对同桌的了解,5、10两题着眼于对同桌的看法,4、7、8、9、题着眼于和同桌的相处。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结果汇总表选择题:题号选项人数百分比选项人数百分比选项人数百分比1会23767. 7%不会11332. 3%—2知道5716%不知道29384%—3知道5415%不知道29685%4经常13638. 8%有时16446. 8%没有5014. 2%5很多7822%有但不多24469%没有288%6知道8825%知道的不多14613%不知道11633%7经常5415. 5%很少15945. 4%没有13739. 1%问答题:第5题同桌的优点包括:学习好,字写得端正,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遵守学校的各 种规章制度;助人为乐等等第6题同桌的喜好有洋娃娃、看足球、读书等等第8题 开心的事有:在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画画;讲笑话给对方听等第9题有109人想换位置,原因有:同桌太调皮,学习或甚生活习惯不好影响自己学习; 同桌间有小摩擦,如:男生欺负女生,借东西不还等第10题喜欢同桌的原因:同桌会经常帮助他;学习好,可以帮助自己;不会发生吵架;上 课表现好不喜欢同桌的原因:两个人的性格不和;觉得同桌的成绩不好调查结果显示:1) 大部分学生对同桌的了解很少除了名字之外,对生日、、住址儿 乎一无所知。
对同桌爱好知道的也往往并不是同桌真正的爱好2) 对同桌的优点视而不见只有22%的学生认为同桌有优点,70%的学生 认为同桌的优点有但不多,8%的学生甚至认为同桌没有优点而喜欢同桌的标 准单纯地立足在学习成绩和和平相处两个方面3) 与同桌相处存在问题经常和同桌玩的人只冇38.8%其至冇14.2%的 人从来不和同桌玩只有39%的学生从未与同桌发生开心的事31%的人(109 人)有调换位置的想法,除有3个学生是因为视力问题,其他同学调换位置的原 因集中在两方面:同桌太调皮,学习或甚生活习惯不好,影响自己;想和成绩好 的同学或是好朋友坐在一起2、学会了从问题根源研究确定活动口标,让活动前沿后续性的系列化开展 随着调查结果的出示,我们研究团队又开展了第二次的研讨在研讨中, 全体研究成员思维碰撞,激烈讨论,直言不讳从犬家你一言我一语真实直白的 话语中,我知道了,围绕活动口标,我可以怎样从一个小切口入手,让活动层层 深入,冇效解决学生的成长需求于是,从“同桌”入手,便成了我解决实际问 题的有效窗口在边实践边研讨的过程中,我们的研讨话题的持续深入,几个连 续性和递进性并存的班队主题活动也在我班扎实地开展起来八如:促进同桌之间 互相了解的主题活动“我的眼中冇个你”;帮助同桌之间加深友谊的主题活动“同 座游戏真快乐”;有益于同桌友好相处的主题活动“同座游戏真快乐”。
同时,为 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同桌,我总是有意识地将活动延续到学生在校的每一 分钟、每一个角落:增加课堂上同桌交流的学习活动;创设课间易于同桌玩的游 戏;经常与学生交流同桌之间的话题;就连与家长的话题也多了对孩子与同桌相 处情况的了解;同时,班级H常活动的点评;班级文化的布置;学生每H—句的 撰写等等都无时无刻地与主题活动紧紧相扣研究团队的智慧碰撞,使我将我班 的主题活动系列化、立体化、空间化、全方位地、全新地开展起来☆ 聚焦课堂,在实践中追求生命的真实成长一学期中,我上了两堂研讨课课,分别是“左手拉右手”和“合作你我他” 这两堂课正反映了我一学期来在创设班队系列主题活动中的变化历程,更体现出 一个实验教师的成长历程他们彼此联系,却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阶段的不同 问题和解决策略第一堂课:学习 揣摩 模仿 学会自己走自从加入“新基础”班队研究后,虽一路行进着,但更多的是跟着他人一起 走当年级研究团队的领衔人薛卫华老师通知我要上年段研讨课时,我真是一片 茫然,就像一个一直曲爸妈搀扶着走路的孩童不知道当父母放手时,自己该怎样 独立行走一样1、 看别人走路,找口我的感觉茫然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发展部不是述安排英他年级的老师也上研讨 课吗?于是,走进学校其他研究团队的实验课堂便成了我学习走路的第一步。
听 了三年级陆丽敏老师的《同桌的你》,我感觉到,研究者在蹲下身子看学生的同 吋,更要走入学生之间,走进学生心灵,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最最原生态的成长需 求听了二年级谭青萍老师的《快兀成氏周周行》,我感觉到我也应该让我的学 生在目标明确的系列主题活动中快速地、成长地快乐2、 尝试着独立备课,独口行走,但跌撞相伴,问题不断我想,只有当研究者将所学、所感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每FI教学活动中去,才 是研究真正的开始自以为有了良好的“新基础”的感觉以后,我尝试着独立备 课,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中的一个课时的主题活动,即“左手拉右手”的活动之 二——友好同桌相处篇在初次备课时,我设计了许多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创设 了几个同桌合作的小游戏,力求使整堂课都在游戏中完成我感觉,课的主题來 源于学生的成长需求了,课上学生也真实体验了游戏的快乐了,这样就冇“新基 础”味了借班试上吋,学生兴致高昂、激情参与,而我也自我感觉很好可接 下来的评课却让我一下子冰冰凉活动很热烈,可与主题相游离;游戏成分过 多,学生成长痕迹太少;课上是为活动而活动……”负面的点评劈头盖脸,直指 中心我一片茫然,难道我理解错了?3、真实的点评一语道破梦小人,调整思路收获成功。
初次尝试的失败并没有让我后退对“新基础”的无限向往让我迎难而上 回想课堂,再看看《“新基础教育”主题班队会评价表》,发现同级部老师们的意 见句句在理,潜藏于热闹背后的课堂问题还真不少于是,我重新认真研读评价 表,查看理论书籍,主动地向研究团队的实验老师们细致询问,虚心请教所提 问题不仅涉及活动的口标、活动主题等较大方面,还有关教师的体态、语言、提 问内容的价值、游戏带给学生什么等细小环节其中,经验丰富的薛卫华、周礼 品老师给我的捉醒让我茅塞顿开她们让我知道,虽然活动主题的确立是基于观 察研究学生的基础形成的,活动过程也能体现主题耍求,但具体的活动设计太过 游戏性,没冇呈现递进结构,开放性也不强同时,对于活动过程中新的生成老 师没有准确把握,太注重活动的流程化于是,结合同级部老师的建议和我全新 的感受,我将教案重新调整,补漏改差,让活动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在年段研讨 活动中,我述细心留意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育资源适时点评与引导,获得 了领导和其他研究年级老师的一致好评我想,这些好评不仅是给我的,也是对 我们一年级研究团队的充分肯定因为,与他们同行,我在成长,我很快乐! 第二堂课:研讨实践反思走得更加稳健1、接受更高要求的任务,在引领中稳步前行。
本学期五月份,新基础在我校开展研讨活动,研讨课由我校承办本着对我 的高度信任,校领导安排由我來上这堂研讨课这让我如付重担可学生发展部 的章莉老师却向我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又进入了一个更大 的研究团队,这里智慧更多、力量更大,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会走得更稳健在 章莉老师的统一协调下,研讨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了解学生需求、 确定主题、寻找活动切入口、集体研讨备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真正切切 的感受到我校研究团队领衔人目标的明确、思路的清晰、步骤的严谨、考虑的周 全、做事的务实这不曲的让我思索,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在班队建设中,我 能做些什么?又不该做些什么?于是,我的班级学生也在因我的改变而改变岗 位分工更明确了;班级文化的布置不用心了;班级事务有人主动关心了…… 看着班级管理越來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