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行其二王维相关介绍.docx
2页少年行其二王维相关介绍【作品介绍】《少年行四首其二》的作者是,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首这是一组连章诗所谓连章,是用同一体裁的若干诗篇来表现一个总的主题,它们各自独立成章,合起来又组成了首尾连贯的整体例如的《前出塞九首》《秋兴八首》等,就都是著名的例子王维的这组《少年行》,从不同的侧面对游侠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表现出盛唐时代特有的睥厉风发的精神面貌,表现当时社会游侠少年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长过程每一首都各自独立,各尽其妙,又可以合而观之,构成一组结构完整而严密的诗章这组诗歌表现了王维早年诗歌创作的雄浑劲健的风格和浪漫气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年轻时王维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原文】少年行四首其二作者: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骤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注释】①羽林郎:官名,掌宿卫侍从,两汉并属光禄勋②骤骑:即骤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置,以名将霍去病为之渔阳:汉置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密云西南③苦:全诗校:一作死④纵死句: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其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赏析】这首诗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骤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
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ji),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