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终版.docx
7页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1、 参考文献:施工图纸《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1G101-1》图集《施工手册》第五版2、 施工准备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1) 建筑场地岩土勘察资料;(2) 桩基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3) 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调查资料;(4)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5) 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6) 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3、 工艺流程:验线一桩位测量一埋设护筒一钻机就位一钻进成孔一一次清孔一下钢筋笼一下导管一二次清孔一灌注混凝土一移位4、 质量控制:4.1成孔深度控制本工程设计为端承摩擦型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进入持力层深度根据图纸要求,本工程桩端进入第九层或第十层粉质粘土4.2.1灌注桩质量控制灌注桩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一规定,每灌注50m3,混凝土必须有一 组试块,对于小于50m3的单桩或每个承台下的桩,至少有一组试块灌筑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表序 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 允许偏 差(%)桩位允许偏差(mm)1~3根、单排桩基 垂直于中心线方 向和群桩基础的 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 线方向和群基础 的中间桩1泥浆护壁 钻孔桩DW 1000mm±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 1000mm±50100+0.01H150+0.01H2沉管成孔 灌筑桩DW500mm一20<1>0150D> 500mm1001503干成孔灌筑桩一20<1701504人工挖孔 桩混凝土护壁+50<0.550150钢套管护壁+50<1100200注:1 .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 采用复打、反擂法施工的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3.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4.2.2灌注桩的沉渣厚度:对于本工程使用的端承型摩擦桩,不应大 于 100mm4.2.3桩的静载荷试验根数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4.2.4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对于本工程设计的等级为甲级的 桩基,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4.2.5对沙子、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 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有关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2.6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全过程检 查5、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5.1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见表二5.2钢筋笼主筋连接应保证35d连接区段范围内接头率不大于50%, 主筋焊接应满足单面10d,双面5d的连接要求焊缝的有效厚度不小 于主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80%5.3 HRB400钢筋采用E50型焊条5.4外箍筋布置应圆顺,间距应均匀一致;箍筋加密段位置应准确, 加密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外箍筋与主筋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允许出 现焊点脱开或绑扎松动现象,箍筋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特别注意 外箍筋的起始、终止位置的钢筋连接要求,如图一所示5.5加劲箍筋采用焊接连接,内箍筋截面应垂直主筋方向安放,与主 筋焊接应可靠,内箍筋封闭焊接应满足单面10d,双面5d的连接要求 焊缝的有效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 的 80%5.6钢筋焊接应饱满,无气孔、夹渣等焊接不良现象,焊接长度应满 足规范要求5.7钢筋笼焊接成型后应整体性良好,满足吊装要求5.8成品钢筋笼注意保护,防止生锈、污染、变形,并应编号,以防混用5.9钢筋笼入孔过程中应吊装牢靠并保持顺直,缓慢吊入,以免触碰桩壁混凝土灌筑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隹表二项 序 检查项目主控 1 主筋间距项目 2 长度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mm±10用钢尺量mm±10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钢筋材质检验箍筋间距直径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mm ±20mm ± 10用钢尺量用钢尺量图一L岫道 港构道圆柱螺握龄造偶麒®内的融岫其撇祀6、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三规定:混凝土灌注质量检验标准 表三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1桩位同表一数值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 桩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 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控 项 目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桩体质量检验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如岩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 应钻至桩尖下50mm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4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试块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 项 目1垂直度1%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探 测干施工时吊垂球2桩径±50mm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干施工 时用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 内衬厚度3泥浆相对密度(黏土或砂性土 中)1.15〜1.20用相对深度计测,清孔后在距 孔底50c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 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混凝土坍落度 (水下灌注)(干 施工)mmmm160~22070〜100坍落度仪6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尺量7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测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8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9沉渣厚度:端承型桩摩擦型桩mmmmW50 <10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7、其他技术要求:(1)充盈系数控制在1.25以内,但不低于1.05.工程桩采用桩端桩侧复式注浆(全长注浆),后注浆注意事项(3) 后注浆导管采用钢管,且应与钢筋笼加劲绑扎或焊接4) 桩端后注浆导管及注浆数量:沿钢筋笼周对称布置2根,至桩 底5) 桩侧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可在距桩底9m、18m沿钢筋笼 圆周各对称布置2根桩侧注浆管,每根管一个注浆口。
6) 注浆阀应能承受1MPa以上静水压力,应具备逆止功能7) 水泥:P.S.A32.5,水灰比:0.6,注浆量不小于2.1吨8) 注浆作业宜于成桩2天后开始,注浆顺序先桩侧后桩端;(9) 注浆条件:注浆控制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法,以注浆压入量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注浆终止压力按饱和土取4.0MPa(10)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待施工单位确定后应进行优化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