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GDP统计方式可靠性之议.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风****你
  • 文档编号:167437848
  • 上传时间:2021-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DP统计方式可靠性之议 [摘要]本文将从我国GDP统计的核算体系入手通过影响GDP的差异分析,以及我国GDP的核算方法———不变价核算法存在的问题,核算方法与国际各主要国家的GDP统计方法的差异对比,论证中国GDP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最后,通过分析影响我国GDP的统计误差,说明误差与整体上的数据相对比,并没有对总体数据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意在论证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可靠的 [关键词]GDP;统计方法;可靠性 一、背景 中国GDP持续多年保持着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GDP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更是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态势,这不免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中国GDP总量和增长率的官方数据是否可信?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否科学可靠? 2008年世界各国GDP前10位排名如下(单位:万亿美元): 国家GDP实际增长率 [—]欧盟18.931.5% [1]美国14.331.4% [2]日本4.8440.7% [3]中国4.2229.0% [4]德国3.8181.7% [5]法国2.9780.9% [6]英国2.7871.1% [7]意大利2.3990.0% [8]俄罗斯1.7576.0% [9]西班牙1.6831.3% [10]巴西1.6655.2 (一)GDP的概念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该指标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二)中国GDP核算体系简介 国际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又称东方体系,简称MPS,主要是原苏联和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核算体系,指标主要有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净产值、积累和消费等;另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又称西方体系,简称SNA,主要是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核算体系,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值、最终消费(也称总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也称总投资)和净出口等 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2-1984年即计划经济时期,采用MPS体系;第二阶段为1985-1992年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是MPS与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即市场经济时期,取消MPS,采用SNA 作为SNA体系中的重要指标GDP,其核算方法共有三种:*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各行业增加值总和*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支出法: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来核算。

      理论上,这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GDP应该是相等的,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往往得不到相同的结果,正因为实际操作中会产生很多误差,所以一次核算的结果往往是不太可靠的,我国GDP官方数据一般是要经过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最终核实数和历史数据调整数四步才能最终确定 对于核算数据质量,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自我否定我们认为通过长期以来的不断规范,总体上是真实可信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譬如受资料来源的制约和历史数据可比性的影响,中国GDP核算范围仍然存在不完整的方面,部分核算方法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中国经济同时具有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特征,这些问题形成了未观测经济的可能空间,造成了GDP数据的失真,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及国际通行做法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差距究竟在哪里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 二、差异分析 (一)理论差异1、核算原则(1)生产法分类不同———产业和部门分类,进而导致以下概念的定义不同:1)总产出2)中间投入3)增加值举例说明:我国的工业分类比SNA的分类要粗,不管一个工业企业(企业集团除外)从事多少种类型工业生产活动,都作为一个基层统计单位,而不再细化为更加同质的不同类型统计单位,而SNA是把从事相同类型的生产活动的部门作为一个基层统计单位。

      在对基层单位界定不同的情况下,对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定义也会产生差别,因为这三者的总量都是由基层单位的数量汇总得来的,即我国都是将企业最为基层单位来统计,而SNA是以比企业更小的单位来统计,这就意味着我国工业产值在总量上很容易被低估而且,我国计算增加值所使用的价格与SNA也不同 SNA:按基本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按基本价格估价的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的中间投入 我国目前状况: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按生产者价格估价的产出-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的中间投入 按基本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消除了不同产业部门总产出支付产品税和获得的产品补贴的差异对增加值所产生的扭曲,这就意味着用基本价格计算能够得到更真实的数据,而我国用生产者价格计算增加值时,有可能存在高估 (2)收入法 SNA的GDP核算中的雇员报酬不是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其中不包括自营职业者的劳动报酬,而我国GDP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则包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GDP核算中劳动者报酬的口径大于1993年SNA的 (3)支出法 A.最终消费包括的内容不同SNA用的实际最终消费=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的最终消费支出+政府关于个人消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

      我国缺少的是政府关于个人消费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支出的资料,所以没引入这一概念,这意味着用支出法核算时,我国GDP总量又会存在低估问题 B.计算固定资产的价格不同 SNA的GDP核算中,固定资本消耗是按照使用固定资产时的当期市场价格,即所谓重置价格计算的我国GDP核算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仍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价格计算的如果当期价格与历史价格差异很大,我国的GDP就有可能被低估或高估 C.计算机软件 SNA建议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的和内部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都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我国企业单独购买以及自己设计的软件没有包括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这意味着用支出法核算时,我国GDP总量又可能存在低估问题 D.建筑工程 SNA建议将生产者自己最终使用和根据销售合同进行的建筑工程逐步计入固定资本成总额,其他的建筑工程在其所有权转移给最终用户前属于生产者存货增加的构成部分我国是所有建筑工程都计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由我国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决定 E.贵重物品———贵金属、宝石、古董和其他艺术品SAN将其作为支出法GDP中资本形成总额的一个独立构成部分我国GDP核算尚未设置该项目,但一部分是作为企业的存货增加反映在资本形成总额中,另一部分是作为居民消费处理。

      F.娱乐、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 SAN建议把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的获得作为资本形成处理我国没有作为资本形成处理,或计入存货增加或作为中间投入处理 可见,前三项差异对导致我国GDP总量数据存在低估,但后三项只是处理方式不同,并不会对数据总量造成实质影响 虽然我国GDP核算体系与SNA体系之间还存在上述若干方面的差异,但我们不必把这些问题看得太严重,也不要因此而认为我国的GDP数据与其他国家的GDP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因为,即使那些长期采用SNA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GDP核算与1993年SNA的GDP核算也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人们并没有把这些国家的相应问题看得有多么严重,也并没有否认这些国家的GDP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二)核算方法———不变价核算 (1)不变价核算简介GDP是指生产总值,除了统计出数量,还需要给各个量赋予合适的价格,才能准确地衡量出生产总值,也就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包括生产变动和价格变动两方面因素 现行价格是产品在生产和交换的时候,在市场上实际发生的交换价格,不变价格是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作为计算产品价值量的固定不变尺度而选定的某一时期或时点的价格, 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GDP及其构成项目折算成按某个固定时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不变价GDP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不变价统计的核算方法 >价格指数缩减法:通过价格指数剔除掉价格变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受总产出价格和中间投入价格的双重影响(在价格指数缩减法旁标注总产出价格和中间投入价格),因此,价格缩减法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 >双缩法:分别用以上两方面的价格指数缩减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得出不变价的,不变价GDP=不变价总产出-不变价中间投入 >单缩法:假定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化与总产出的价格变化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幅度,都是通过价格指数将计算期的现价GDP换算成按基期价格计算的GDP >物量指数外推法我国几乎没用到,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2)中国不变价GDP核算存在的问题 A.使用单缩法较多单缩法的假设前提是:在生产过程中总产出价格变动与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动趋势及幅度都是相同的在现实社会中,这一假定显然非常牵强一旦总产出价格与中间投入价格变动趋势与幅度不同,我国的GDP核算就会出现偏差,通常是会高估GDP的增长 B.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存在潜在的混合基期问题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存在潜在的混合基期问题———各个部门使用的核算方法不同,有的外推、有的缩减、有的混合,我们知道选择的基期不同,算出的增长率也会不同。

      C.支出法不变价GDP计算存在一些困难———多使用替代指标支出法不变价GDP计算存在一些困难———价格指数编制不完善,只多处只能使用替代指标,例如:大部分服务行业没有对应的消费价格指数,所以采用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对应的服务项目来作为价格指数,这必然导致在统计服务业的产值时出现偏差 D.指数编制存在问题 指数编制问题与第三个问题是相互连接的,正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编制服务业生产者的价格指数等,所以导致不得不适用替代指数来核算 E.不变价GDP数据序列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比性 因为我国的不变价GDP核算方法一直在改变,核算数据会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造成历史数据的不可比,例如:2004年前,生产法工业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单物量外推法,使用的物量指数是拉氏定基产出指数,而新方法中使用的价格指数类似于拉氏定基价格指数,因此间接得到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会被高估,另外,单缩法的使用在目前中间投入价格指数远远高于产出价格指数的情况下,会加大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被高估的程度 在E问题中我们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指数对于不变价核算中使用的指数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给出了一些很好的指数公式。

      这些指数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状况,但是选择不同的指数公式往往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有时甚至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不变价核算好坏的关键在于指数编制的好坏,而指数的好坏取决于产品项目分类、数据质量好坏、指数质量调整等许多方面,要想提高不变价核算必须提高指数的质量 但中国指数编制与国际通行做法还存在不少差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的环比价格指数与定基价格指数所使用的公式与国际不同中国环比价格指数是同比指数,所以通过其连乘得到的中国定基价格指数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序列数据 2)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价格指数编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