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doc
11页商丘师范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为推动我校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打造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实现办学层次突破,制订本规划一、建设现状(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校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2007-2009年对首批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第二批7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了评估验收;2008年新增6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对象;2008-2009年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确定应用数学等6个学科为学校申硕学科目前,我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学校重点建设申硕学科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7个(见附表一)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十一五”期间,我校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资源支撑;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研资源支撑;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支撑尽管我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1.学科整体布局不尽合理,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申硕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发展不均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亟需加强;2.重点学科建设,在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努力;3.学科建设特色不够明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比较优势尚显不足;4.学科建设偏重于基础理论学科,应用学科建设有待加强;5.高水平学术团队有待形成;高层次科研平台亟待建设;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和重大项目数量有待提高。
三)面临的形势1.“十二五”期间,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省内同类院校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2.我省高校特别是同类院校之间,高层次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将给学科建设在培养引进高水平带头人和稳定学术队伍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3.由于区位和历史的原因,我省同类院校在人文社科方面,其高层次项目和人文基地建设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使得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特色学科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校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为主线,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以基础学科为基点、以重点学科为抓手、以申硕学科为引擎,突出重点,打造品牌,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努力构建办学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相互支撑、互融共生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建设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二)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科研高地打造工程”、“学科平台建设工程”、“申硕学科建设工程”和“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打造我校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高地。
实施学科建设梯度发展战略,做强省级重点学科,强化建设申硕学科,努力提升重点学科,积极建设一般学科,大力培育新兴学科,逐步形成以文、理学科为骨干,工学、教育学、艺术学为新的增长点,机构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多层次协调发展、多学科相互支撑与融合的学科体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按照“整合资源、突出优势、梯次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沿着“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发展主线,进一步加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申硕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应用数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基础数学等6个学校申硕学科,等离子物理、中国哲学等8个校级重点学科二)具体目标1.进一步加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和“分析化学”学科的建设,培育学科优势,突出研究特色,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争取在省内同类高校具有比较优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现有6个申硕学科建设均达到硕士点建设标准;申建成功应用数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有机化学、基础数学等6个申硕学科;积极开展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在提升原有17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再建等离子物理、中国哲学等8个校级重点学科;逐步形成以文、理学科为主干,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工农经管法教育艺术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重点学科体系,带动整体学科建设发展。
见附表二)2.加强与高层次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教育,锻炼研究生培养导师队伍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在校兼职研究生导师人数达到60人以上,联合培养研究生学科达到20个,联合培养研究生100-150名,尽早实现硕士点建设的突破 (见附表三)3.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机制,设立“突出贡献奖”、“年度杰出人物奖”,营造团队建设氛围实施“三商学者”和“应天学者”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领军人物力度,扶持中青年学术骨干,采用“专家﹢平台﹢项目”的科研模式,培育人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支撑学科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和学校申硕学科,力争培育校级科研创新团队8-10个、成功申建2-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实现省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培养引进与重点建设学科相一致的高层次领军人才10-15人,打造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见附表四)4.围绕学科布局,依托重点学科,发挥综合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建立起若干个支撑学科建设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平台和基地重点建设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加速布局、建设一批校级研究所(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范建设院系属研究机构。
以重大项目支撑科研平台运行和发展,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聚集队伍、凝练方向、培育团队的重要作用,提升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引领学科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1-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校级研究所(中心)3-5个和校级重点实验室2-3个;力争建成产学研基地3~5个见附表五、六、七、八)5.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突破口,发挥国家级项目的带动作用、省部级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省部级一般项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争取学科建设保持继承性、长期性,实现学科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学术高地打造工程”,紧紧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干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哲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地理学等研究领域在“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级项目30-40项,力争实现国家重大项目的零的突破;承担省部级项目400项左右,力争省部级重大项目或人才项目立项2-3项,力争横向项目20项左右,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0项左右,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300篇左右。
6.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十二五”期间,力争与国内30个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选派5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做高级访问者;由我校牵头组织召开2-3次高层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校学术影响见附表九)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实施学科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1.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领导体制,设立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院系学科建设的监督和指导工作2.学校对学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定期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研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出台加强学科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3.实施重点学科和申硕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明确重点学科和申硕学科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必要时可由学校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二)培育、引进、汇聚学科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师资队伍1.积极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优化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及学位结构2.加大力度培育、引进重点学科和申硕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稳定现有人才队伍3.大力培养学术骨干教师,形成学术骨干群体。
三)强化学科平台建设,改善科研环境和条件,全面提升科研水平1.重点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2.加强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建设、实验条件建设、信息库建设、网络建设及图书情报资料的收集、获取和利用等3.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更多高层次项目的中标和标志性成果的产出,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使科研水平有较大提升四)加大专项基金和奖励资金投入力度,为重点学科和申硕学科建设提供经费保障1.加大专项基金的投放力度,突出对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申硕学科建设的财力支持,使特色学科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品牌和支撑2.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保持现有的项目经费匹配额度;继续设立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和青年科研基金专项资助计划以及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计划,对取得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负责人予以重奖3.继续学科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实行竞争激励制度,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五)加强交流、广泛合作,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1.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学校兼职、访问和讲学;同时开辟多种途径,安排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访问学习。
2.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科研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3.鼓励和支持重点学科主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和高水平的学术论坛,扩大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及学术影响力附表一: 商丘师范学院在建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学科类别省级重点学科申硕授权学科申硕支撑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分析化学√√√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凝聚态物理√有机化学√√基础数学√√微生物学√中外比较文学√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原理√电子技术√国际政治√体育运动训练学√人文地理学√诉讼法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附表二:“十二五”期间商丘师范学院拟建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建设时间省级重点学科申硕授权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2014中国古代文学√2014中国古代史√2014生物化学与分在生物学√2014有机化学√2013基础数学√2013中外比较文学√2013微生物学√2013中国近现代史√2013凝聚态物理√2013中国哲学√2011经济学√2011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计算数学√2011等离子物理√2011无机化学√2011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生物科学√2011附表三:“十二五”期间商丘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学科一览表院系名称学科名称院系名称学科名称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理论物理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凝聚态物理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子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