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香港选举制度怎样做ppt.docx

35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796457
  • 上传时间:2019-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74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香港选举制度怎样做PPT  篇一:香港的选举制度  功能界别选民、界别分组投票人:立法会设有由功能界别选出的议功能界别在1997年前称“功能组别”,代表香港社会各个行业及组织,截至20XX年共有28个根据20XX年政府统计数字,功能界别选民数字为19万2374人  各个功能界别的选民登记资格都不一样,有些界别作个人投票、有些作团体投票以会计界为例,根据选举事务处的说明书,选民资格为香港法例第50章《专业会计师条例》的注册会计师成为功能界别选民者,可以参与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议的投票  符合功能界别选民资格登记的个人或团体,必须同时申请登记成为选举委员会的界别分组投票人界别分组投票人可以投票选出选举委员会中代表自己行业的成员除了自己行业之外,符合资格人士也能够选出选举委员会中雇主联合会、乡议局等代表,但未必能够在两个界别中分别投票 前港督彭定康在1992年进行的政制改革中,提出在1995年立法会选举中新增9个功能组别,即“新九组方案”,并更改功能组别选举方法、法团选票改为个人选票;最后功能组别符合选民资格增加至270万人,实际登记人数115万人(见20XX年美国人权报告第三节、香港政策研究所报告PDF第43页)。

      彭定康的这次改革被批判为钻《基本法》漏洞,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鲁在1993年3月公开骂他是“千古罪人”  香港选举制度  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是香港选举制度中的间选团体现时选举委员会共有800名成员,分别代表香港社会中的38个“界别分组”其中200人来自工商、金融界,200人来自专业界,200人来自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其余200人为立法会议员、区域性组织代表、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各个界别分组成员,由上段所述界别分组投票人投票选出 选举委员会是根据《基本法》附件一所设立的但由于负责选出第一届立法会其中10个议的选举委员会,其组成办法在基本法中没有订明故由前港督彭定康进行的政制改革,在未经北京同意下,设立了一个有100名成员,由大部分直选产生的区议员互选产生的选举委员会,并于1995年选出立法局10个议至1996年香港主权移  交前,北京决定“另起炉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所筹组,原为推选第一届行政长官的推选委员会,选出临时立法会取代最后一届立法局该推选委员会成员共有400人,由香港社会各个界别的代表组成负责选举第二届行政长官选举的第一届选举委员会成员数目为现时的800名。

        除了行政长官选举外,选举委员会也分别于1998年及20XX年,选出第一届和第二届立法会的部分议;但按照《香港基本法》附件二第一节,所占议逐届减少选举委员会现已不再选出立法会议,所有议均经由地区直选或功能界别投票所产生  根据《基本法》附件一第二节,选举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即是说,每届行政长官理应同时由新一届选举委员会选出不过,20XX年3月12日董建华因辞职而需要为行政长官职位进行补选曾荫权征求选举委员会成员签名支持参选时,并无需预先重新选出选举委员会  新界乡村居民及原居民:见下段#村代表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见下段#港区人大代表选举 xx本段立法会选举  立法会(主权移交前称“立法局”)是香港的立法机关,现时共有60个议  第三届立法会议分布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68条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基本法》附件二规定了首三届立法会的组成方式,并逐届减少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  第三届立法会选举于20XX年9月12日举行,30个议由地方选区产生,另外30个由商业及专业为主的功能界别产生,选举委员会不再选出议香港四大政党中,民建联占12议,是拥有最多位的政党;自由党占10,而民主党占9,而公民党占6。

        xx本段选举制度  立法会30个地方选区议通过最大余额方法  (largestremaindermethod),以比例代表制选出下列5个选区的议员 香港岛6: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东5(20XX年变为4):黄大仙区、观塘区  九龙西4(20XX年变为5):油尖旺区、深水埗区、九龙城区 新界东7: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香港岛  新界西8:荃湾区、屯门区、元朗区、葵青区、离岛区  地方选区议参选人士无需在自己居住的地区参选,惟必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年满21岁,无外国居留权,过去3年通常在香港居住,并且本身已经登记成为选民候选人以名单参选,每份名单候选人人数最多可以等于选区议数目每位选民可投票给一份名单,议大致按照各名单所得票数分配,所以被视为比较公的选举方法同时,比例代表制对少数包容,有利于发展多党派的议会,能产生代表性广泛的选举结果这种制度也令选民不能投票给个别候选人;从正面的角度看,这代表选民会改以每份参选名单的政纲为投票考虑依据,加强选举的理性基础不过,各个政党可能会有相应的“配票策略”,例如将同党候选人分拆在不同的名单,让候选人能通过余额票数当选。

        至于30个功能界别议议,共由28个功能界别选出其中: 23个界别以多数票制(pluralityvotingsystem)各选出一个议; 1个功能界别(劳工)以全票制(blocvote),选出三个议;  又有4个“特别功能界别”(乡议局、渔农界、保险界、航运交通界)使用按选择次序淘汰投票制(preferentialeliminationsystem),选出余下四个议  地区选举经历了多次变化1991年度立法局选举,首次使用了双议双票制(dual-seatconstituencydualvote),一个选区选出两个议这个制度备受批评,政府遂提出改革选举制度,其中以不可转移单票制(singlenon-transferablevote)及比例代表名单投票制  (party-listproportionalrepresentation)取代原有制度的呼声最高可是公众对改制未能达成共识,选举改革裹足不前,政府决定直接了当采用较少争议的简单多数制(simpleplurality)  1995年度立法局选举是香港主权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最后一次选举该次选举中,亲北京政党民建联在20个直选议中取得议极少,选举制度再次备受关注。

      亲北京阵营和批评政党所得票数及取得议不成比例,批评议最多的泛民主派没有代表性1995年前提出的两种议举制度再提上议程主权移交后,董建华出任第一届行政长官,  采纳以票数分配议的比例代表制,让立法会议代表性增广;这表示相对于三权分立,香港的政治架构维持以行政主导立法会选举制度自此并无实质性的变动  xx本段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  1883年,殖民地政府成立洁净局,管理公共卫生,除了官守议员、委任议员,当时该局还包括两名由选举产生的议员1935年,该局易名市政局日治时期,直选的两个议被取消1952年,直选议获恢复,翌年直选议增至四个,之后直选议不断增加,1983年增至15个,占总议的一半,所有直选议均由单议单票制产生  另外,1973年,所有官守议被取消;1989年,出现间选议,由市政局内10区议会各推  市政局  选一人(1994年区议会选举,旺角与油尖两区并为一区,因此1995年市政局的间选议由10降至九);1995年,所有委任议被取消 在1981年政制改革以前,只有少数人有资格成为市政局选举的选民,即富裕阶层或专业人士,例如1979年全港只有约44万人符合选民资格,申请成为选民的只有三万五千人。

        1985年,区域市政局成立1986、89、91三届,该局议均为36个,委任议员12,当然议员3(乡议局主及两名副主),间选议员九(区域市政局辖下九个区议会各推选一人),直选议员12(单议单票制)1995年,所有委任议被取消,直选议增至27  1997年,临时市政局、临时区域市政局成立,前者41名议员全体过渡,另增九名委任议员,后者39名议员全体过渡,另增11名委任议员1999年,两局同遭特区政府解散  xx本段区议会选举  香港共划分成18个地区,各设有区议会,就各地区层面事务向政府及立法会提供意见,并无实质行政或立法权力此外,区议会也会获得拨款,承担及推动本区内环境、康乐文化、社区活动事务等根据香港法例第547  章《区议会条例》,每届区议会任期4年主权移交后分别于1999年、20XX年和20XX年举行过选举  区议会议分为民选、当然及委任三种  民选议员由符合资格的地方选区选民,以简单多数制选出自己地址所属区议会选区的议员区议会选区分界按地区人口而定按20XX年香港人口约680万计算,全港共设有400个区议会选区,而每个选区选出1名议员;换言之,每个民选议均代表17,000名市民。

      所以选举分界就以17,000人为标准,按每区的人口而划分可得议而每个选举可以有15%的滑动,以减少因人口流动而造成经常的选区边界改动  当然议员(exofficio)有27名,是新界9个区内的乡事委员会主,按乡委会所在  康乐文化  的9个新界区议会就任  委任议员由行政长官委任,最多可委任合共102名代表进入全港18个区议会1994年,当时港督彭定康推行政制改革方案,放弃行使委任议员制度,当然议员外改为进行全面直选1999年3月11日,立法会经过14小时辩论,三读通过《区议会条例草案》,为同年11月区议会选举恢复委任议政府称此举原意为衡区议会,让少数社群也能进入区议会,确保他们的声音得到反映;同时可以吸纳更多元界别人士进入区议会这被民主派议员抨击为谬论、民主大倒退  xx本段村代表选举  历史上,香港新界地区的原居民会选出自己村内的村长,而这些选举往往是由男性原居民垄断但随着香港社会的变迁,新界乡村地区与市区的人口流动增加,新界乡村的居民未必只是原居民20XX年12月22日,香港终审法院一致裁定当时石湖塘村及布袋澳的村选举制度违反了《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和《性别歧视条例》,从而确认了非原居民可参与村代表选。

      但另一方面,也有义务按《香港基本法》第40调规定,保护“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终审法院认为权益只包括丁屋利益、某些物业豁免缴地税及差饷等,但不等于政治权利由此引申出乡村村代表选举办法的改革,当时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争议以及部分新界原居民的反对  篇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  《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论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  赵庆吉、玉珍、胡馨  内容提要: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国家根据宪法、通过基本法设立的国家管理香港这一特殊地域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制度,二是中央权力行使的制度,三是特别行政区内部行使高度自治权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特征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中央授予的高度自治权、保持原有的普通法制度并享有终审权、允许保留其他的原有的制度基本不变、制度设置和实施方式法治化程度非常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丰富了我国的单一制,是我国地方治理多元化的表现  关键字:行政长官、自治、立法会、特征、单一制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成立以及实施条件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表决通过了香港基本法的同一天,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该决定指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六域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以及所辖的岛屿和附属海域。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域图由国务院另行公布从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正式设立,并在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