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刑法整理笔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7413926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刑法整理笔记 刑法整理笔记 一、刑法的任务(张明楷张明楷刑法学(三)P25):保护法益(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惩罚是保护是目的) 二、刑法的机能(张明楷刑法学(三)P25-26):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 三、刑法的目的(张明楷刑法学(三)P26-28):三个层次(整体目的即保护法益,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 各个条文的目的) 四、犯罪的基本特征:1、法益侵害性(客观违法性、实质违法性);2、非难可能性(主观有责性) 五、犯罪的本质:对法益的侵犯(法益侵害说)四与五完全一致) 六、犯罪构成(法益侵犯性、非难可能性)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犯 罪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主体、行为、结果、故意、过失、目的等) 行为主体违法阻却事由:正当 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实质解释)行为防卫、紧急避险、其他犯罪犯罪构成结果无价值论故意因果关系、结果 主观构成要件要素过失有责性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违法 目的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意义:体现刑法的机能。

      七、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张明楷刑法学(三)P157) 法益消灭即成犯:故意杀人 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犯罪同时终了 法益受侵害的状态仍继续状态犯:盗窃 法益侵害(或行为的效果)持续,犯罪构成符合性也持续继续犯(持续犯):非法拘禁意义:共犯也罪数的认定,以及追诉时效的计算 八、动物伤人:(张明楷刑法学(三)177-178) 野生动物紧急避险 饲主唆使正当防卫 饲养动物饲主过失正当防卫 饲主不在场,动物自发紧急避险 饲主在场,动物自发正当防卫 九、故意:(张明楷刑法学(三)P221) 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结果必然发生只有希望直故 希望直故 结果可能发生放任间故 十、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的前提:(张明楷刑法学(三)P237-238) 1、判断基础: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客观环境 2、判断方法:从客观到主观 3、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能预见)认定为过失 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能预见)不认定为过失 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不能预见)可能认定为过失(应慎重) 十一、原因自由行为:(张明楷刑法学(三)P260) 乙想抢劫甲而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但其结果行为却是强奸行为。

      有但实施奸淫行为时无责任能力抢劫未遂 先看乙实施暴力行为时,有无责任能力 无暴力行为造成是故伤(原因自由行为) 刑法整理笔记 一、刑法的任务(张明楷张明楷刑法学(三)P25):保护法益(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惩罚是保护是目的) 二、刑法的机能(张明楷刑法学(三)P25-26):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 三、刑法的目的(张明楷刑法学(三)P26-28):三个层次(整体目的即保护法益,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 各个条文的目的) 四、犯罪的基本特征:1、法益侵害性(客观违法性、实质违法性);2、非难可能性(主观有责性) 五、犯罪的本质:对法益的侵犯(法益侵害说)四与五完全一致) 六、犯罪构成(法益侵犯性、非难可能性)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犯 罪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主体、行为、结果、故意、过失、目的等) 行为主体违法阻却事由:正当 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实质解释)行为防卫、紧急避险、其他犯罪犯罪构成结果无价值论故意因果关系、结果 主观构成要件要素过失有责性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违法 目的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意义:体现刑法的机能。

      七、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张明楷刑法学(三)P157) 法益消灭即成犯:故意杀人 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犯罪同时终了 法益受侵害的状态仍继续状态犯:盗窃 法益侵害(或行为的效果)持续,犯罪构成符合性也持续继续犯(持续犯):非法拘禁意义:共犯也罪数的认定,以及追诉时效的计算 八、动物伤人:(张明楷刑法学(三)177-178) 野生动物紧急避险 饲主唆使正当防卫 饲养动物饲主过失正当防卫 饲主不在场,动物自发紧急避险 饲主在场,动物自发正当防卫 九、故意:(张明楷刑法学(三)P221) 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结果必然发生只有希望直故 希望直故 结果可能发生放任间故 十、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的前提:(张明楷刑法学(三)P237-238) 1、判断基础: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客观环境 2、判断方法:从客观到主观 3、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能预见)认定为过失 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能预见)不认定为过失 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一般人(不能预见)可能认定为过失(应慎重) 十一、原因自由行为:(张明楷刑法学(三)P260) 乙想抢劫甲而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但其结果行为却是强奸行为。

      有但实施奸淫行为时无责任能力抢劫未遂 先看乙实施暴力行为时,有无责任能力 无暴力行为造成是故伤(原因自由行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