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五六单元总结.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谢**
  • 文档编号:283542923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五六单元总结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五六单元总结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五、六单元总结一、知识总结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全面、深刻的认识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的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一个特殊条件下发生的城市起义也就是说,巴黎公社并不是因为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的革命,它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带有非常强的偶然性2)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地赔款,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巴黎人民不满资产阶级政府,发起革命建立了巴黎公社所以说,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3)巴黎公社的特点:巴黎公社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而是一个城市自治组织巴黎公社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民主的政权巴黎公社从阶级性质看是一个工人政权4)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因为当时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没有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公社也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更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5)巴黎公社产生的深远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同志,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他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公社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原则永存,精神不朽2、全面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历史意义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的国情决定的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把俄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组织掌握国家政权,还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束缚,推动了俄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0世纪初的俄国存在许多落后因素,使得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阻碍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继之而起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没有满足人民的愿望,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因素并没有彻底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在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苏联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所以,十月革命实际上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世界历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方法总结1、现在新课标地区加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巴黎公社等内容的考查力度学习的时候,一要注意把握条件线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及其与巴黎公社的关系二要突出两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及意义2、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革命的爆发的社会背景、特点和历史意义上,主要是选择题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注意十月革命与战后无产阶级运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因果关系,由此理解十月革命对两者的巨大推动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了战后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高潮一、知识总结: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都属于代议制的范畴,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第二,组织活动的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组织活动;资产阶级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活动第三,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2、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各项事业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3、全面理解“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第一,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中央人民政府将赋予这些地方以高度的自治权实行上述所有的政策的前提就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政府即中央人民政府,决不允许搞“”或“”第二,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构想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已经建立了巩固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广大地区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主体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样做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第三,保证港澳台地区的高度自治与稳定的局面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将享有更多的特权意义:“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坚持和发展了和平共处原则,推动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它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的稳定,为处理国家、地区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是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方针和政策。

      二、方法总结1、近几年的高考一直比较关注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因为本专题的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较强,容易创设一些新情景来考查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要对本专题引起高度重视2、学习本专题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如1954年宪法与《共同纲领》,中国的民主与西方国家的民主等等同时注意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相联系,比如联系《反分裂国家法》,理解我国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方面的原则和立场分析民主与法制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还可以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概况,分析理解中国政治建设的探索、曲折和成就,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到“依法治国”方略的深远意义扩展阅读: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七八单元总结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七、八单元总结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知识总结:1.中美关系的改善(1)改善原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2)改善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产生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4)存在问题: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2.中日关系(1)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问题即如何正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的问题,是长期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所在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需要,单独占领日本,但未彻底根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右翼势力在日本有着重大影响日本政府就日本侵华历史问题做出过多次表态,由于缺乏承认错误应有的主动和勇气,致使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日本在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过程中,由于中国的崛起和日本企图成为军事大国,使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复杂化。

      近年来,日本领导人不断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干扰和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日本是否承认并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已成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2)多角度评价中日建交的历史影响①20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有助于打破因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②中日建交是在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而表示深刻的反省的前提下实现的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责任问题认识上在当时是积极的,但日本对历史问题的责任有很大保留,并未使用“侵略”“道歉”等定性字眼,为日本此后在历史责任问题上反复使用模糊语言留下了余地中国放弃对日本赔偿的要求,也为后来许多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不便3.运用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原因①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对各国的发展都是有利的②在经济上,中国需要它们的能源,而它们也需要输出能源中俄在经济发展上还有很好的互补性③在安全战略上,中亚四国处在中、俄两大国之间,需要与两大国搞好关系。

      ④在民族问题上,民族极端势力如“”势力构成了成员国共同的安全威胁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1)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国家都对新生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里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富强2)不同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如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给帝国主义的敌视政策以沉重的打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在《告各友邦书》中明确承认“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是一种屈辱外交3)形成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①社会制度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民族没有独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徘徊②领导力量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而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

      二、方法总结:1.在学习本专题时,注意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2.注意领会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提出的外交方针政策,以及他们的外交策略和智慧3.本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