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docx
9页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中的 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职业院校这一独特而有 限的自然空间为活动范围,在这一特定的环境 范围内通过历代师生传承和创造所积累出来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中的每一 景、物、人是其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通过 多年积淀出的校训、校规是其内在形式的反 映而正是这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满足了学 生学技这一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又从整体上提 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使学生这两方面 能力、素质得到根本性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 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这点出发,职业院 校校园文化在努力探求自身创新的同时,又必 须紧密联系社会、企业因为,只有社会、企 业才是检验校园文化的最终试金石我国职业 技术院校的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但不少职 业技术院校成立和建设时间不长,发展的历史 也很短与其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不 断扩建这一现实相比,其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出 了一定的滞后性、盲目性主要表现为:1)对校园文化自身的内涵、作用认识不清, 过多停滞于表层认识许多职业院校认为其校 园文化直接等同于大学本科院校校园文化或 者是中学文化的新台阶一方面过多地强调理 论课程教育而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在培养模式上要么过于散漫要么过于严谨化。
对校园文化过多地偏向物质文化,导致对精神 文化内涵认识过于肤浅,精神文化缺乏特色 一些教育管理人员甚至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教 学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和而忽视了学生在学 技过程中的潜意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从整体 上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全面发展2)校园文化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意识,缺乏“走 出去”意识大学校园文化之所以这么活跃,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走出去交流、竞争结果所 致现行的职业院校在招生机制上竞争异常激 烈,有的院校与院校之间甚而存在敌视眼光, 那进行校园文化交流就更是无从谈起关起门 来按自我观念发展,这样的校园文化从根本上 说难以达到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根本难以衡量 出校园文化的真实成果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 上使校园文化走上了一条单调化、守旧化的发 展模式这样就会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越走 越远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依 据职业教育思想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进行评 价、选择、认可和吸收的过程,并在整个社会 中呈现出独特的自我个性,从而使构成这种群 体性文化的个体在语言行为文化中又显现出 认同性趋向3)重物质文化而轻精神文化目前,许多职 业院校盲目地认为,只要学校的物质文化上去 了精神文化自然也就上去了。
其实则不然,物 质文化虽然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但精神文 化的纵向发展还必须紧紧围绕其历代积淀出 的校训、校规等灵魂进行,否则就可能产生真 空现象校园扩建,生活实施改善等等是物质 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传统思想教育、社会 经济文化、心理文化等人文主义的学习自然也 不能放松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历 史性与现实性、前瞻性集一体的个体,只有得 到了社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的阳光雨露, 这样才是一个社会中的完人职业院校校园文 化的发展在其创新发展的观念、更新发展模式 的同时,还应紧密融入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社 会心理趋向等方面,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朝着 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只有将校园的宏观环 境、微观环境及自我评价与预测结合起来,建 设出的校园文化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认同感 建设特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性 与前瞻性的时空统一体,同时又是一个共性生 存与个体凸显的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职教 管理者务必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主要可以 从以下方面不断探索:首先,正确认识培养人才的定位是前提 职业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即让每 一个学技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技要求后能 达到社会对其技能水准的要求,为国家和地方 的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从这点出发, 这就意味着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一方面设 置的专业要适应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同时在 整个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培养的过程,分配 好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关系培养什么人才, 怎样培养人才”,这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的主 线,只有实时实地从这一主线出发,职业教育 的根本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近些年,许多职业 院校确实瞄准了新型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但却 忽视了自身师资力量薄弱,实习设备不完善等 情况,致使出现边开设边探索的局面,大大制 约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其次,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培养模式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保证随 着当今社会行业与传统行业的变化,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建筑与环 境艺术设计作品,使人在观赏和使用中产生美 好的联想与情感的共鸣事实证明,设计者对 自然的感受力越强,其在设计方面表达意愿就 越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古代艺术 家总结的艺术创作规律,同样也是我们现代艺 术设计教育所应倡导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启发 学生以大自然为师,感受自然,学习自然,再 现自然,从对自然物象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审 美修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与自然交相辉映的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4)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注意 学习和借鉴其他门类的艺术与设计也是至关 重要的。
自古至今,各种文化、艺术、设计都 是一脉相通、相辅相成的国内外很多艺术家 和设计大师们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他们除了 精通本专业领域的技艺之外,也更广泛地涉足 其他艺术与设计门类,如绘画、雕塑、书法、 摄影、文学、音乐、古玩、陶瓷、建筑、服装、 工业设计等等不少大师在多个方面都很有建 树,如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就被称为“诗、书、 画、印”四绝;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 达•芬奇不仅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雕刻 家、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米开朗基罗既是 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 现代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年轻时学习过钟表 技术,对美术也很感兴趣,后来又学习了建筑, 也从事过雕塑和绘画等,成为了 20世纪最伟 大的设计大师之一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外历史 上真是数不胜数,正是由于这些大师们在艺术 上、设计上的多方面卓越成就,才为我们留下 了丰富的艺术财富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文 化根基,他们怎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 如果脱离了艺术修养,他们只能做个平庸的工 匠所以,学习艺术设计不仅仅只是掌握一些 现成的设计技术,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根基只有审美修养提高了,理解能力 增强了,才能够真正领悟到艺术设计的真谛, 从而创作出有价值、有内涵的艺术设计作品。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环境的改变,那些缺乏精 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设计作品已经越来越不 被时代所认可如果设计只注重它在现代市场 经济中暂时的物质利益,设计就会枯燥乏味,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设计文化发展的阻碍 我们只有从设计教育的源头来挖掘设计的理 念,强化其审美功能,多一些理想,少一些功 利,才能真正地提升我们的设计教育水准作 为艺术设计教育者,我们尤其要在高等艺术设 计教学中注重引导我们的学生 未来的设计师们,使他们充分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的 内涵和审美修养的价值对其教学方法也已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 能适应对其专业“新、深、精”的要求教学 方法的创新,一方面既要符合专业建设发展的 规律,同时也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体制的需 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获,学有 所用”的目的而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则是 创新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 解决了学校与企业的脱节现象,让学生贴近了 企业,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按不 同类型企业、专业对技术人员的不同要求原 则,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在加强了专业素质 教育的同时,也建设出了特色的专业文化。
再 次,通过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激活 精神文化、心理文化和企业文化,成为建设特 色校园文化的动力对校园环境、生活实施等 客观物质的改造,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个体与环 境的和谐并存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无疑 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制度文化是制度 纪律、校训校规、规章制度、奖励处罚等校内 一切制度形态总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 用建设好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 化,等于搭好了建设校园文化的“框架”激 活精神文化,就是指进一步深入挖掘出校训、 校徽、校歌、校服的深层内涵,通过表象符号 与象征内涵有机地统一,激发起学生的自我激 励意识,并最终积淀出终身财富由于学生在 生源、地方传统审美观念、家庭等各方面因素 的差异,使学生在自我性格、兴趣爱好、审美 评价等心理文化差异自然显现出来开展心理 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存在的厌学、逆 反、偏执心理,而且真正达到了身与心的和谐 统一,对促进学生的学技的欲望,接受新事物 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在建设整个校园 文化体系中,通过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起 到良好的补充作用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参 照物,通过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积极对 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一定的优秀企业 文化熏陶和浸染,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职场 意识,为今后在职场生涯中的拼搏奠定人生基 础。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能 力、职业创新等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提高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职场抗压能 力感受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真正使 学生能从本质上理解到两者间底蕴的相通性、 相融性,为校园文化的多样性、纷呈性奠定良 好基础创建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既是一 个历史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过 程要使其达到一个静态与动态相和谐、传统 与创新并进的全面建设过程在遵循职业院校 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多视角、多角度进行探 索,真正构建出有活力、有底蕴、有内涵的校 园文化,最终达到有特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