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2我们怎么听到声音.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3626205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过程性自我监控和反思的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课 题我们怎么听到声音课 型多媒体课具体程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 ①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②骨导的原理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教学用具视频、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 计 意 图实施程度教学过程思考回答复习上节课知识巩固上节课知识良感受音乐思考回答播放一首歌曲和千手观音提问(1)这美丽的音乐你是怎样听到的?(2)什么器官的功劳最大?---引出新课用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思考良教学过程闭眼回答教学内容: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活动:老师做一些发声的动作,让学生辨别。

      通过实验让学生辨别声音,让学生知道有耳朵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良思考回答提问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声音,而失聪(耳聋)的人却听不到?引发学生思考听讲回答朗读观看教学内容: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活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通过课件讲解后学生朗读、并播放视频用流程图呈现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通过学生朗读并播放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良练习回答教学内容:学习上第二节第5题教师现场解答巩固学生刚学习的新知识并得到及时的反馈良思考回答教学内容: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教师活动:提问:思考1:人失聪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思考2:难道失聪的人就一定听不到声音吗?---通过思考题2引出失聪的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良体验观看理解朗读教师活动:探究实验: 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并播放视频得出结论: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通过实验体验用牙齿听声的过程,并通过观看视频和朗读加深理解良思考回答观看朗读理解教学内容:双耳效应和立体声教师活动:提问:人为什么会有两只耳朵?引出:人有两只耳朵不只是因为对称美,还因为两只耳朵能够辨别声源的方位。

      这就是双耳效应:人耳具有分辨声音空间方位的本领由于声源离开人左右耳朵的距离不同,造成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强度及步调上有差异,人耳正是利用这种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种现象称为“双耳效应”讲解并播放视频通过提问思考和教师讲解以及视频让学生了解双耳效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良朗读理解教学内容:听觉障碍及其成因?教师活动:介绍两种听觉障碍:(1)传导性耳聋(2)神经性耳聋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双耳让学生了解产生失聪的原因,并有意识地保护耳朵回答记忆小结:(1)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 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3)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4) 听觉障碍及保护耳朵帮助学生理清这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良 解疑学生练习同时师生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良板书第二节:我们怎么听到声音(1)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失聪的人怎样听到声音?(3)双耳效应和立体声4)听觉障碍及保护耳朵课堂评价这节课按照课程标准落实了双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所学内容都可以就地取材,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在生物课中学习了耳朵的构造,所以学生容易接受效 果良作业学习P3-P4教学反思及设想设计思想: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科新的科目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已经对声音有了较多的感受,而且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于传播,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听到声音的过程,涉及到耳朵,所以本教案可以设计实验,让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

      其他知识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比如:有耳朵的人能够听到声音,那么耳朵的某个部分坏了还能听到声音吗?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只是处于猜测阶段,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就过度到介绍听觉障碍及其成因让学生了解并注意保护耳朵,体现人文精神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讲解听觉障碍的时候没有强调传导性障碍和深神经性障碍的区别,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理解,这是教学上的知识点拓展不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