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第1部分 化学实验 课时18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时作业.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13241424
  • 上传时间:2019-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时18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基础巩固1.(2015·呼和浩特)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A.插入燃着的木条 B.观察气体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2.(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3.(2016·怀化)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B.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加酚酞试液,看颜色)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能力提升4.(2016·黔东南改编)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变化C.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Na2CO3溶液B.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C.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D.苏打和小苏打:加入稀盐酸6.(2015·永州)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g+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只用水就可以将NH4NO3、BaSO4、CaO、NaOH四种固体物质区别出来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7.(2015·陕西)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铝片、铁片、银片强化培优8.(2015·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NaOH、BaCl2、Na2SO4B.HCl、Ba(OH)2、Na2SO4、BaCl2C.H2SO4、Ba(OH)2、Na2SO4、BaCl2D.H2SO4、NaOH、BaCl2、Na2SO49.(2016·乐山)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2、HCl、K2CO3B.NaCl、BaCl2、CuSO4、NaOHC.Ba(OH)2、NaCl、Na2SO4、Na2CO3D.AgNO3、HCl、Na2CO3、CaCl210.(2016·武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5·大庆)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1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 2.C 3.B4.C 【解析】C项,硫酸铵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均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区别5.D 【解析】D项,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均产生气体,无法区别6.C 【解析】A项,若溶液中含有SO,向其中滴加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g+,错误;B项,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除了碳酸盐还有活泼金属,错误;C项,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BaSO4不溶于水,CaO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同时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仍有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NaOH完全溶于水,且温度升高,可以区别出来,正确;D项,氮气、稀有气体等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

      7.B 【解析】B项,稀硫酸与NaOH溶液、KOH溶液反应均无明显现象8.C 【解析】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为BaSO4,则酸为H2SO4,碱为Ba(OH)2,硫酸与乙盐反应生成BaSO4,则乙一定为钡盐,甲盐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则甲一定为硫酸盐,则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9.C 【解析】A项,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OH)2;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项,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项,Ba(OH)2溶液与Na2SO4、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项,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AgNO3、CaCl2;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AgNO3、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钙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10.(1)KCl+AgNO3=== AgCl↓+KNO3(2)氢氧化钠 向滤液A中加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3)镁、氧化铜、氯化钾(4)HNO3、Mg(NO3)2、Cu(NO3)2、KNO3【解析】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可溶于水的为氢氧化钠、氯化钾,故滤液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钾,由于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u(OH)2],而向滤液A中加入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因此一定不含NaOH,则滤液B中一定含有Cu(NO)3,可能含有氯化钾,由于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其中一定含有KCl,其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故滤液C中一定含有Cu(NO3)2、KNO3,可能含有KCl或AgNO3滤渣丙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有固体残留物,说明其中一定含有Cu,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uO,由于CuO与盐酸完全反应,故只含有CuO不能满足要求,应该还含有镁则滤液D中一定含有HCl、MgCl2,可能含有CuCl2,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AgNO3,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说明HCl、MgCl2分别与AgNO3反应生成HNO3、Mg(NO3)2,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HNO3、Mg(NO3)2、Cu(NO3)2、KNO3。

      11.(1)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CuSO4 BaCl2、Na2SO4、Na2CO3、NH4HCO3(3)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解析】(1)由题意可知操作1是白色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由于硫酸铜的溶液显蓝色,根据操作1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由于上述物质的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氨气,根据无色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气体,说明了含有碳酸氢铵;由于上述物质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分别生了碳酸钡、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根据操作1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能部分溶解于盐酸,说明了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判断氯化钾是否存在,氯化钾是可能存在的物质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KCl3)由上述分析可知,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的气体a是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