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礼仪学笔记.docx
19页礼仪学笔记汇编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礼仪概说 一,礼仪的定义和内涵(1) 古代:为敬神而举办的各种仪式. “献酬交叉,礼仪卒度” . ——《诗·小雅·楚茨》“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周礼·春官·肆师》(2) 现代: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人们受历史传统,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详细表现:礼貌,礼节,外表,仪式礼貌——人们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重视和友好的态度.如尊老爱幼,互赠礼物,热忱好客.礼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表示敬重,期望,问候,致意,慰问等待人接物的形式.如拜会,握手,吊唁.外表——人的外表,穿着,主要指外在形象,引申为人的精神状态.如服饰,举止,表情,姿态等.仪式——在确定场合举办的具有特地程序和形式的社会活动. 如升旗仪式, 奠基仪式, 毕业典礼等.礼:内在的.仪:外在的.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敬重,在仪容,外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商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二,礼仪的起源和进展1,礼仪的孕育时期原始社会后期孕育出早期礼仪的“胚胎” .如:距今约 1.8 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人,使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穿戴在脖子和手上.向逝去的族人四周撒放赤铁矿粉,表示对逝去的哀悼.2,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771 年,金石并用时代走向青铜时代,原始社会瓦解.至周朝,规范周朝礼乐.《周礼》——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整理了周朝的官职表,用于表达周朝的典章制度.西周,青铜礼器流行,个人身份的象征.贵族佩戴玉石.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儒家宣扬“礼教” .孔子把“礼”作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基础. “不学礼, 无以立.”4,礼仪的鼎盛时期秦: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这也是连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西汉初:“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把儒家礼仪概括为“三纲五常”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礼记》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礼仪集合成册,为封建社会礼仪最经典著作.唐宋:《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显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在大量的家庭礼仪著作中,以《朱子家礼》和《司马氏书仪》最著名,前者相传为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熹所做,后者为司马光.5,礼仪的衰落时期满族入关,接受汉族礼制,使其复杂化,变得死板繁琐.如清代品管相见,低品级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一般是一跪三叩,甚者三跪九叩.6,现代礼仪时期清末鸦片战争,西方礼仪被介绍进来,辛亥革命之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崭新时期,现代礼仪形成.三,礼仪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继承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差异性:国家,民族,性别,年龄,阶层.3.针对性:如公务接待. 4.规范性:必需遵守.作用:1. 训练作用:如陶行知校长用四块糖果训练同学要守时,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2. 美化作用:美化自己,美化生活. 3.和谐作用:人际关系. 4.沟通作用其次节 修养与礼仪一,修养的内涵(一)思想修养:一个人可以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不行以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聪慧.1.高尚的道德情操〔1〕恳切守信是道德修养的核心. 〔2〕谦恭虚心是道德修养的标尺.〔3〕顽强正直是道德修养的根本. 〔4〕和善温厚是道德修养的源泉.2.积极的进取精神 3.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文化修养1.渊博的人文学问: ( 1)明白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2)把握公民基本的职责义务. ( 3)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2.务实的科学精神 3.扎实的专业功底(三)审美修养1.增强审美意识 2.把握审美标准: ( 1)审美具有确定的道德标准. ( 2)审美具有确定的文化标准. 3,提高审美才能二,礼仪与修养的关系(1)礼仪是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统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 2)修养是一种气质,是一个人的内涵由内而外的表达. ( 3)修养美是一种精神美,内在美,气质美.礼仪美是一种韵致美,外在美,风度美. ( 4)修养美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学问根基. 礼仪美需要能良好的外表训练和得体的言行举止. 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往往在人群中是最具个性和人格魅力的人,由于“腹中有书气自华” ,“慧中才能秀外” .三,内外兼修,表里如一1.改心改性:调整心态,改善性格,与人为善,心念端正. 2.善学善思:会读书,读好书.3.敢为敢当: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4.勤做勤练:识大体,拘小节.四,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礼仪具有以下特点者, 极易在社交中成功: 1.充分显示显露性别美. 2.彬彬有礼的风度惹人青睐.3.幽默,诙谐的个性使您妙趣横生. 4.自然,坦率的情韵叫人回味. 5.善解人意独具特别的吸引力. 6.宽容的胸襟能“容纳百川“. 7.视为他人服务为一大乐事. 8.自我推销术助您社交成功.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其次节 认知当代高校生一,当代高校生的生理特点 二,当代高校生的心理特点 三,当代高校生的时代特点第三节 修养与礼仪一,修养的内涵 二,礼仪与修养的关系 三,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其次章 个人形象礼仪仪容礼仪,外表礼仪,仪态礼仪第一节 仪容礼仪仪容,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重点是指人的容貌.它由发型,面容以及人体所未被服饰遮挡的肌肤(如手部,颈部)等内容构成.一,发型发式一头映半身.勤梳洗.常打理.1. 男士发型要“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领”的三不原就.2. 女士假如挑选留长发,在正式场合确定要把头发扎起或盘起,不行披散头发.二,面部妆容1,面部护理: 1.面部清洁 2.眼部护理 3.唇部护理 4.鼻部护理 5.脸部护理 6.耳部及颈部护理2,面部化妆: :1.基础护肤 2.涂粉底液 3.扑粉 4.画眉毛 5.涂眼影,画眼线. 6.刷睫毛膏 7.上腮红 8.涂口红三,手部护理四,皮肤护理: 1.保持心情高兴. 2.养成好的作息. 3. 多喝水勤保湿. 4.留意合理饮食. 5.留意防范紫外线. 其次节 外表礼仪外表:广义指人的外在的容貌,举止,表情,服饰等给人的总体印象.狭义的指动态的面部表情和静态的衣着配饰.面部表情,着装礼仪,配饰礼仪一,面部表情(一)面部表情应遵循的原就: 1.表现真诚. 2.表现友好. 3.表现谦恭. 4.表现适度.(二)面部表情的详细表达:1.眼神: ①友好: 1/3 左右. ②重视: 2/3 左右. ③轻视: 1/4 左右. ⑤公正: 平视⑥轻视 (或长辈对晚辈) :俯视⑦不能触犯区域:头顶,大腿,脚部,手部2,眉毛 3,嘴巴 4,笑容二,着装礼仪在西方,有人对人的形象设计进行过专项调查,发觉 76%的人依据外表判定人, 60%的人认为外表和服装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位置.(一)着装原就: 1.TPO2.洁净 3.整体 4. 三色:三种色系 5.个性(一)着装搭配:1. 男士西装礼仪①纽扣的扣法:双排扣西装全扣,单排扣西装有两粒扣(只扣上面一粒)和三粒扣(扣上面两粒或中间一粒)②西装与衬衫衬衫:白色或浅色.合适的衬衫领子大小是扣上纽扣以后,仍能自由插进一个食指.衬衫领子要高出西装上衣的领子 1.5cm 左右.衬衫袖口要长出西装袖口 1.5 cm 左右.③领带的挑选和使用:成年男子的三大装饰品.蓝色,灰色,棕色,紫红色.条纹,圆点,方格等小几何形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2. 女士套装礼仪套裙:冷色调.上浅下深.上深下浅.裙装:太短不雅.长无神.下摆恰好到着装者小腿肚子上最为丰满处,是最理想的裙长.裙长不应短于膝盖上 10 厘米的为限,不宜露,透,紧.穿鞋:高跟,半高跟的船式或盖式.④袜子与鞋子⑤三确定律:⑥其他:外面的羊毛衫.三,配饰礼仪1.整体和谐. 2.数量相当. 3.同色同质. 4.扬长避短. 5. 做工细致. 第三节 仪态礼仪形体,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手势.(一)入座的基本要求:古代:以右为大,以左入座 现代:轻,缓,紧上座:面对门脸的座位,居中的座位,右侧的座位口,从座位的左侧入座1,女性常用坐姿: ( 1)正襟危坐式. ( 2)双腿交叠式. ( 3)双脚斜放式. ( 4)双脚微开式.(5)前立后屈式.2,男性常用坐姿: ( 1)标准式.( 2)前伸式.( 3)前交叉式. (4)屈直式.( 5)斜身交叉式.3,坐姿的禁忌:双腿叉开过大,架腿方式欠妥,双腿直伸出去,把腿放在桌椅上,腿部抖动摇动,脚尖指向他人.(三)离座的礼仪:离座的先后,应让身份高,辈分长者先离座.左进左出,出入如一.四,走姿:淡定,平,稳,直线(一)走路的禁忌: 1.身体摇摆. 2.弯腰驼背. 3.双手乱放. 4.拖泥带水. 五,蹲姿(一)常用的蹲姿: 1.双腿高低式. 2.双腿交叉式. 3.双膝半蹲时. 4.双腿半跪式.(二)蹲姿禁忌: 1.无遮拦. 2.方位不当. 3.距人过近.六,手势:常用手势: 1.直臂式. 2.单臂横摆式. 3.双臂横摆. 4.双臂斜摆式.第三章 会面礼仪 第一节 握手的学问一,哪些场合需要握手 .1,被介绍与人熟识,双方互致问候的时候. 2,对久别重逢之友或多日未见的同事. 3,当对方就任新职,喜结良缘或得奖,开业等喜事时. 4,接受赠送品,奖品时,与发奖者及赠 送礼品者握手. 5,拜望友人,同事或上司等之后辞别时,应握手表示期望再见之意. 6,邀请客人参加活动,在辞别时,主人应和全部客人握手,以感谢对方光临和支持. 7,参加宴会,茶会,招待会等见面和辞别时,应和主人握手. 8,参加友人,同事或上下级的家属追 悼会,离别时,应和死者的配偶及子女握手,表示劝慰及节哀之意二,握手的主动权1,职位,身份高与低: 在高 2,异性之间: 在女方 3,已婚与未婚: 在已婚 4,年长与年幼: 在年长 5,迎客时: 在主人 6,送客时: 在客人①下级,晚辈,男士,客人应先与对方打招呼,问候,见对方伸出手,再与之相握.如两人相仿,可先伸手表示礼貌.②男女初次见面,女可以不握手,互致点头礼即可.③一人与多人握手时,应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④公务场合,握手先后次序取决于职位,身份.⑤社交休闲场合,握手先后次序取决于年龄,性别和婚否.三,握手的禁忌1.忌左手. 2.忌戴手套. 3.忌这边握手那边与别人打招呼. 4.忌跨门拉握手. 5.忌抢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其次节 介绍礼仪一,自我介绍1.时间:①什么时候.②多长时间(最好半分钟) . 2.态度 3.内容:姓名,工作单位,详细工作.分五种形式:①应酬型——只介绍姓名②沟通型——姓名,单位,籍贯,爱好或是与交往对象有共同的熟人.③工作型——姓名,单位及工作的详细性质.④礼仪型——讲座,报告,演出等⑤问答型——应试应聘,公务交往以及一般型的交际应酬场合.二,为他人介绍1,介绍者礼仪: ①在公务交往中, 介绍人一般由公关礼仪人员, 秘书担任. ②在社交场合, 东道主,长者,主人或身份较高都可以担任介绍人.2,介绍的内容:①一般介绍:姓名和称呼②正式介绍:姓名,称呼,工作单位,职务,关系,爱好爱好.留意:介绍时尽量为双方找一些共同话题.必要时,可以说明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3,介绍的次序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