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9页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一年多来初中语文世界的徜徉,热爱生活的你一定有了深深的语文情节又到了展示自己的时候啦!不错,面对散发着缕缕墨香的试卷,只要你胸有成竹,专注其中,你会发现,完成试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惬意的心灵之旅!一. 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按要求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野望》(3)迷津欲有问, 《早寒江上有怀》(4)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崔颢《黄鹤楼》中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景色的句子是: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用正楷字填入表中并改正2分) 锐不可挡 喧嚣 张惶失措 娴熟 险峻错别字 改 正 容光焕发 脏物 月明风清 健忘 荒廖3、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物理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
(2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是__ 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浏览新闻,回答问题3分)中新网西昌10月1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震天巨响,“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力直刺苍穹一瞬间,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翘首仰望,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犹如仙女抛出的长绢,当空飞舞一会儿的功夫,火箭便钻入更加稠密的云雾层里,什么也看不见了唯有那震天动地的呼啸声,还在持续这时,群山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似大海波涛,似空中惊雷,久久回荡在发射场幽深的峡谷中据了解,此次发射是继“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积累工程经验,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
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1)请给本则新闻拟写一条恰当的标题 (2)所选新闻第三段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试说说其作用2分) 5、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 (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又是 文我们已经学过他的《 》 和 《阿长与山海经》6、综合性学习(7分)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1)、战争出英雄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举例说给大家听听2分) (2)、你了解有关战争的诗词、名言或成语。
各写出一句2分) (3)、假如你当选成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施政报告才能使世界保持永久的和平?(3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0——26小题共12分)(一)(12分)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7、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3分) 8、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2分) 9、“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3分) 10、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12分) (二)(12分)⑴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保卫战,莫斯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战争给这个城市留下的创伤⑵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之下走进莫斯科城⑶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之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挤得风雨不透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⑷苏军在战败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⑸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格格山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地向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张望着⑹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⑺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一会儿,人群潮水般的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进行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着手组成人墙,竭尽全力,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
⑻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还有的失去了手脚,躺在担架上不住地发出痛苦的呻吟⑼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的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遭如此惊吓都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地哭嚎呼救⑽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力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⑾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①面对扑面而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⑿蓦然间,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的站在那里她怔怔地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的刺痛在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⒀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号的面前②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那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到他手中,他才如梦方醒,伸手抓起,连裹在面包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
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⒁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摩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⒂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都惊呆了,一个个都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