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doc
9页1第七章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土壤管理通常指土壤改良、土壤耕作等技术措施,目的在于根据园艺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改善和调控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使分布其中的根系得以充分扩展并行使吸收功能一、土壤改良许多种植园艺作物的园地土壤距园艺作物本身生长阶段所需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果树广泛种植在山地、丘陵、沙砾滩地、盐碱地,有些果园在建园时没有经过土壤改良,表现为土层瘠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偏酸或偏碱,有的虽经改良,仍存在没有熟化的土壤因此,应根据果园土壤状况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深翻熟化1 深翻对土壤和园艺作物的作用 深翻结合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土层加厚,土壤透水和保水能力增强;生态条件的改善又使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促使难溶性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提高肥力2.深翻时期 土壤深翻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通常以秋季深翻的效果最好,例如果园多在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3.深翻深度 深翻的深度要考虑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层、土壤的结构和性质,略深于根系分布层种植果树和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园一般深翻深度要达到 80cm 左右,菜地和草本花卉花圃深至 20~40cm 。
4 深翻方式 根据种植植物种类、树龄和栽培方式等具体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深翻方式:(1)深翻扩穴 又叫放树窝子多用于幼树、稀植树和庭院果树幼树定植几年后,沿定植穴外围逐年向外深翻扩穴,直至树冠下方和植株间全部翻遍为止这种方法适合劳动力较少的情况,但每次深翻范围小,需数次才能完成全园深翻2)隔行深翻 即隔一行翻一行,分两次完成,因当年只伤一侧根系,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常用于成行栽植和密植的成龄园地等高梯田式果园或坡地果园也可用该法,一般先浅翻外侧,翌年再深翻内侧,并将土压在外侧,这种深翻可与修整梯田结合进行3)全园深翻 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全面深翻这种方法多在树体幼小、劳力充足的果园采用,深翻后便于平整土地,有利耕作结合施肥进行全园耕翻是菜地和花圃常规的土壤管理措施深翻时应根据种植园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并注意尽量少伤根,尤其是大根,已损伤的粗根要削平伤口,以利愈合要避免根系长时间暴露在土壤外面,以防干燥枯死深翻时底层可翻压绿肥、秸秆等,根际附近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与表土掺匀翻后及时灌水,使土壤和根系密接排水不良的土壤深翻沟要有出口,以免沟底积水二)不同类型园地的土壤改良21.红黄壤 红黄壤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
这些地区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易于淋失,但铁、铝等元素易于积累,土壤酸性化,有效磷的活性低,因风化严重主粒很细,土壤结构不良,极为税重,水分过多时土壤吸水而呈糊状,干旱时水分易蒸发散失而造成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应采取的措施为:(1)粘土掺沙,1 份粘土加 2~3 份沙土2)增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金光菊、豌豆、拉豆、紫云英、毛叶曾子等本 文 节 选 自 ( www.f1-)(3)红黄壤含磷低,有机磷更缺乏,增施磷肥效果显著,要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磷肥多施用微酸性的钙镁磷肥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施用量每公顷7501050kg此外,可以合理采用减少耕作、实施免耕和生草等耕作制度还应做好梯田、撩壕等水土保持工作2.盐碱地 盐碱地的高含盐量和离子毒害会导致园艺作物根系生长木良、吸收受阻,发生缺素和生理干旱生产中除了选择耐盐的植物种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的技术措施有:(1)建立排灌系统,引淡水适时合理地灌溉具体方法是在园内深开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定期引淡水灌溉,将盐碱排出园外2)洗盐、压盐后注意加强地面维护。
相应措施有中耕、地表覆盖、增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料等措施,目的是减少地面的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或中和土壤碱性3)种植田菩、首措、燕麦、草木犀、黑麦草、绿豆、堰麦草等绿肥作物,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 沙荒地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地和荒漠化土壤,其中有些地区还是我国主要的果品基地,如黄河故道地区、新疆吐鲁番这些地域的土壤构成主要是沙粒,有机质极为缺乏,有效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稀少,温、湿度变化剧烈,保水保肥能力极差改土的主要措施是:(1)营建林网防风固沙2)发掘灌溉水源,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等3)培土填淤结合增施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施用土壤改良剂黄河故道地区的沙荒地有些是盐碱地,可参照盐碱地的改良方法治理4.保护地和连作园地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由于特定的小气候(温度高,湿度大,不受雨水淋失)和长期大量或过量施用肥料,土壤表层会出现盐分积累、土壤溶液浓度增高现象特别是在一年四季连续覆盖的温室或大棚里,盐渍化现象会日益严重这种土壤最根本的改良方法是科3学地施用无机和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正确掌握化肥施用方法化肥中一些副成分如 Cl-、SO 42-是提高土壤溶液盐分浓度的因素之一,而多数蔬菜喜硝态氮,种植蔬菜最好施用不带副成分的肥料,如硝铵、尿素、磷铵和硝酸钾等或以这些肥料为主体的复合肥料。
此外,可以在夏季去掉覆盖让雨水冲盐,或在休闲季节大量灌水除盐连作会导致土壤营养元素缺乏、有毒物质积累、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增加,造成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严重发生甚至死亡,如批把、无花果、桃、杏、西瓜、黄瓜等都是对连作比较敏感的作物,除了尽量避免连作,选择利用抗连作的砧木,还可以通过更换土壤、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消毒等方法加以改良土壤消毒是园艺作物种植过程中处理连作土壤和保护地土壤的一项重要和常用的土壤管理措施,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1)物理消毒 多用蒸汽消毒,结合温室加温进行方法是将带孔的铁管理入地面下30~40cm 深处,地表覆盖厚毡布,然后通入高温蒸汽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因消毒对象而异大多土壤病原菌用觎℃蒸汽处理 30min 即可杀死,多数杂草种子需用 80℃蒸汽处理 10min2)化学消毒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甲醛、氯化苦、澳甲烷、硫磺等以甲醛为例,使用时先将耕作层土壤翻松,用喷雾器将 50~ 100 倍的 40%甲醛均匀喷洒在地面再稍加翻动,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两天后揭开薄膜,通风备用二、盆土的配制盆栽是花卉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果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盆栽应配制富含营养物质和物理性状良好的盆栽用土。
盆土又称盆栽基质或盆栽介质,主要成分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水藓、木炭、椰子纤维、砻糠灰(灰) 、黄沙等各地常根据材料来源和使用习惯,选用上述材料中的一部分调配盆栽用土通用的有:园土+腐叶土+黄沙+骨粉,体积比为6::6:1;或泥炭+黄沙+ 骨粉,体积比为 12:8:1一般草花类如凤仙花、鸡冠花、一串红等为腐叶土(或堆肥土)+园土+ 砻糠灰,体积比 2:3:1三、园地土壤管理制度土壤管理制度又称土壤耕作方法,是指对土壤表层的耕作管理方式土壤表层耕作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维持良好的养分和水分供给状态,为根系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从而提高园艺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清耕法清耕法是指在生长季内经常进行耕作,除园艺作物外不种植其他作物,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清耕法一般在秋季深耕,春、夏季多次中耕清耕法的优点是经常中耕可以使土壤保持疏松通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有效养分补给及时,施肥效应迅速,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而且,经常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去除杂草可以减少其与园艺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
但清耕法也有许多缺点: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在坡地;长期采用清耕法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4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减少;土表的水、热条件常随大气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幅,不利于根系发育;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目前在我国仍是果园、菜地和花圃进行土壤管理应用较多的一种耕作制度,但因弊端多,近年已不再提倡使用若实施,应尽量减少耕作次数,或在长期应用免耕法生草法后进行短期清耕二)生草法生草法是在果树的行间种植草类而不进行耕作的土壤管理方法生草法的优点是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含量;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生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地表昼夜和季节的温、湿度变化都比较缓和,利于根系的生长;减轻日灼病和缺磷、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在雨季,生草可以消耗过多的水分,促进技条充实和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生革后土壤不进行耕锄,管理省工,还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因此,生草法在园艺生产发达的欧美国家被普遍应用,在我国许多果园,行间生草、树盘覆盖的管理方法也已得到推广但生草法会造成作为间作植物的草类与果树在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尤其是在持续高温干旱时或园艺作物与草类都处在迅速生长期时竞争更剧烈,肥水和相应管理跟不上时,会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长期生草的园地表层上易板结,影响透气与渗水。
因此,生草法在干旱地区和栽植密度大的蔬菜和花卉园地不宜实行,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果园,在缺乏有机质、土壤较深厚、水土易流失的园地是一种较好的土壤管理方法三)覆盖法覆盖法是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糠壳、锯末、藻类和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在园艺作物的种植中应用广泛通过覆盖代替土壤耕作,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地表温度,还可抑制杂草生长四)免耕法免耕法是土壤不进行耕作或极少耕作,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果园、菜地和花圃都可应用这种方法能够维持土壤的自然结构,通气性好,有利于水分渗透,土壤保水力也较好,因无杂草水分消耗较少;土壤表层结构结实,吸热放热较快,可减少辐射霜冻的危害,也便于各项操作和机械作业;省时省力,管理成本低,其缺点是长期免耕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造成对人工施肥的依赖,还存在除草剂污染改良免耕法是应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的土壤管理方法其要点是用选择型的、对多数低矮的草无害的除草剂,在草长到一定高度(30ctn 左右)后应用,以喷施叶面为主,目的是杀死草的幼嫩部分而不是整株,从而促进单多发分支,匍匐生长,控制草的高度。
上述几种土壤管理制度在不同条件下各有利弊,实践中应根据作物种类、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或结合利用例如,在果树最需要肥水的生长前期保持清耕,而在雨水多的季节进行间作或生草以覆盖地面,以吸收过剩的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并在雨季过后、旱季到来之前周割5覆盖,或沤制肥料这样可以结合清耕、生草、覆盖三者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三者各自的缺陷第二节营养与施肥园艺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对二氧化碳和水的需求以外,还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矿质营养,而仅仅依靠土壤中的养分,通常难以达到获得优质高产园艺产品的生产目的这就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植物的营养特点和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肥料自身的特性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科学施肥一) 、园艺作物的营养和需肥特点不同种类的园艺作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多年生植物,树龄、树势和开花结果状况也影响对养分的需要因此,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了解各种园艺作物的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有助于做到合理施肥,从而满足其对矿质元素的需要1 果树大多数果树在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分配、贮藏和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的营养和需肥特点。
1)生命周期长,营养要求高大多数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定植后一般要生长几十年甚至更长,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养分的量很大,而根系不断地从同一块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所需要的过冠幅一倍以上根系分布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