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学年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工作计划.doc
16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项目基础2002年,依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政策及我校<2002-2007年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规划》,我校相继出办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应用电了技术等与地方支柱产业密切结合的专业,形成了面|何先进 制造业的专业群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时第一批申报的专业目前该专业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专 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模式建立和专业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我校重点 发展的专业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双师型”教师队伍从2002年起,通过引进、培养、进修、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锻炼和以老带新人才建设路线,构建了一支知识结构、 梯队合理,学习层次较高,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师资队伍从企业一线引进5名具有1()年以上的现场实践工作经历 的高级工程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为我校模具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构建了与相关企业长期产学研 合作机制企业一方面成为我校模具数控相关专业师资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的基地;另一方面,使企业T•程技术人员参与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在人才培养及“双师型”教师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1模具专业教师结构一览数量双师型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研究生学历来自企业教师兼职教师io A6 人 60%6 人 60%4 40%4 40%6 人 60%3 人 30%(二)建立了具有较强功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1. 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方面:从2002年起,分三个阶段投资640万元,用于我校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内部硬件建 设,使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具备了与模具、数控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相适应的功能主要建设如下实 习实训室及中心:①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中心;②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拆装实训中心;③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故障诊断 与维修实训中心;④典型模具认识及拆装实训中心;⑤模具钳工调试修配实训中心;⑥模具设计CAD/CAM实训室;⑦ 数控编程加工仿真实训室;⑧模具电加工中的编程及加工仿真实训室;⑨先进的模具二维CAD设计实训室;⑩线切割 电火花实训中心上述中心的建成,形成了对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撑,使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功能达到较为完备的水平 实训中心具备了相当强的对外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能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服务能力、为地区其它职业院校 实训服务的能力,成为相关专业教师实践活动的基地、对外技术服务和科研的基地。
机电系实训中心基础设施及先进制 造技术实训中心现有主要设备见下表表2机械设备一览机床名称数控车床斜床身全功能车数控铁床三轴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 机床普通机加设备机械压力机数量4台2台6台3台8台15台1台合计39台表3教学软件及仿真软件一览名称CAD/CAM网结版CAXA线切割三维实体造型VNUC数控仿真节点数60节点40节点40节点40节点合计18()表4实验设备一览名称PLC实验台数控系统综合试验台典型模具液压综合实验台台数10台10台40套4台合计64台套表5实训厂房实训中心名称金工实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控制实习室液压综合实验室面积15002900m21500 m2合计5900m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血:我校先后与沈阳数控机床集团、中科院沈阳高档数控技术计算研究所、辽宁省模具协 会、深圳模具协会、沈阳模具中心、沈阳斯沃集团、沈阳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中模模具有限公司、福建灿坤等 企业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满足了我校模具相关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专业教师实践进修、技术服务等需求,成为我 校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要方血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中心,企业积极参与,融入行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框架已形成, 为下一步构建新型产学研模式建立了坚实基础。
三)专业教学改革1. 形成了以仿真技术和数控硬件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我校模具数控技术类人才培养,突出两个重点:一个是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CAPP技术, 另一个是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和机电联调技术按照岗位群的要求,模具数控类人才应具备如下核心职业技术能力:较 强的应用CAD/CAM进行模具设计、||动编程加1:能力;模具装配和调试能力;熟练进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具有一定 的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机电联调、维修能力.据此,我校模具数控类人才实践教学采用如下模式:传统「艺知识和技术 能力主要通过校内金工实训中心实践过程来实现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在数控仿真软 件上进行,第二阶段到生产型数控机床实训,第三阶段到生产企业接触真实职业环境,实现“零对接”该模式2004年 被列为校级教改课题,相关论文发表在2005年第五期《辽宁高教研究》杂志2. 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与沈阳斯沃集团、沈阳模具中心、沈阳中模模具、中科院沈阳高档数控技术计算研究所等签订了长期人才培养、 教师进修、生产与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双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随时互动,请进来,走出去, 进行全面融通。
斯沃集团把我们作为其人才输送基地和职工新技术培训基地,我们把沃斯作为教师锻炼基地和学生实训 基地我们根据斯沃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来的要求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现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学 过程、师资培训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效的统一我们应用DEFORM-3D、MOLDFLOWWE为斯沃和中模迎行冲氏和注槊 模具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分析;与中科院沈阳高档数控技术计算研究所进行数控机床技术改造我校与辽宁省模具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关系我校是辽宁省模具协会主要组建单位之一,充分利用协会职能作为平 台,建立对外接触触角,加强与全国模具行业联系,获得信息,学习经验,促进教学、科研的进步;利用模具协会,加 强与协会企业合作,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和引进出谋划策;利用协会,了解掌握行 业人才需求信息,确定每年的招生计划3.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半程“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半程“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校与福建灿坤、沈阳斯沃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由福 建灿坤、斯沃企业对学生考试、面试,然后到企业集团,顶岗带薪实训企业对每位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 能力、素质能力进行全面考核,最后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进行毕业答辩。
灿坤研发部门、沈阳斯沃集团负责 人员这样评价我校学生,“辽宁交专的学生与同期高职学校学生比较,文化基础素质好,接受问题快,岗位适应能力强, 整体水平远高于同期其它被录用的高职学校的学生,今后企业优先从辽宁交专录用相关人才”实践证明,该模式适合 我国经济转型期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具有示范性4. 产学研模式有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加深与斯沃、沈阳中模和中科院沈阳高档数控技术计算研究所合作关系上述企业、院所即将与我系进行资 产组合,股份合作,整体或部分项目搬迁进学校先进技术实训中心,组建集生产、技改、科研、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 于一体的职教集团如运作成功,必将全而提升模具专业办学能力和产学研合作办学质量,增强我校机械制造类专业服 务功能和示范作用,体现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互惠互利,共同提高的先进办学理念1 .课程建设成果显著(1) 教材建设近四年来,我校建立学校、企业、专业和出版社四级教材建设出版模式大部分教材都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编写 我校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立项及出版专业教材多部:《数控原理》、《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仿真 实训》、《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锻压成型工艺与 模具》、《机械制图》、《AutoCAD绘图实训教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电气及 PLC控制技术》、《单片机基木原理及应用》、《实用电了学》、《机械力学与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应用基础》 和《机械制造应用技术基础实训》等。
根据我校血对的行业特色,根据专业发展需求我们开发《大型覆盖件模具》、《锻 压成型工艺与压注模》、《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先进制造技术》近四年,我系教师公开发表教研及科研论文100 余篇2) 课程体系改革2(X)6年结合我校学分制改革,我们重新制订教学方案、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整体分四个模块,公共教学模块、专 业必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独立实践课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实践课在该课程体系中实 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为1.09: 1,强化实践课程,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液压与气动技术》2()05年被列为省级精品课专业核心课程8门:《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 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数控加工与编程》、《机械制图与CAD》、《模具制造工艺与 设备》、《模具钳工等级培训》和《数控工艺员培训》其中《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 计》、《模具CAD/CAM》、《模具数控加工与编程》4门被列为学校精品课3) 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模具专业实践教学项目、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部由“双师型”教师和来||企业兼职教师或技师承担教学任务。
何学期 学校、系部都举办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校内外活动,如CAD大赛、CAD/CAM大赛、数控加T:与编程 技能大赛、PLC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配以大量校内外实习实训项目强化职业技术能力,从而保证了职业 能力与素质的提高2. 建立了以实践为主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I」常考核结合的考评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如数控编程、CAD/CAM能力培训上采用实践与理论授课时间18(): 100比例,实践教学占绝 对地位加大LI常考核比例使其达到30%〜40%,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的考评制度在实践教学与 考核过程中按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并确定其在考核成绩中的中心地位学校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和企业实践及 定期的校内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及由劳动部举办的全国数控工艺员资格考试2002年沈阳第四|-职业技能鉴定 所设在我校,2004年全国数控工艺员考评点设在我校模具数控类专业学生需获得沈阳劳动局颁发的数控操作T.职业资 格证、美国Autodesk公司的CAD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大部分学生通过全国数控匚艺员考试并获该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实现了“双证式”教育。
3. 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激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保持良性互动 机制,研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重大问题把专业指导委员会纳入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中,确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 中的核心地位,为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招生计划、就业提供决 策咨询并参与建设4. 实行专业主任负责制实行专业主任负责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中心建设、产学研模式建设、校企 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主任负责作用五)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关系,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不但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同时也建立了人才输出基地,打通了出口福建灿坤、 沈阳斯沃,沈阳213机床电器厂、沈阳中捷友谊广、河北富士康集团、深圳康佳集团等都接收了模具专业的毕业生不 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