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大入秦”工程的效益分析.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099805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5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引大入秦”工程的效益分析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金融 01姓名张金玺学号 2010014030成绩:“引大入秦”工程的效益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金玺 2010014030 )摘要 尽管引大入秦工程由于水渠渗漏造成了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的危害,但是我们不可忽略它带给秦王川地区的农业和经济上的积极效益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和较少危害,将优势最大化关键字 : 引大入秦工程隧道积极效益渗漏防治一.引言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利建设,不断改善生存发展基本条件, 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长期以来甘肃省进行了景泰区电力提灌工程、引洮供水、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引大入秦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可靠保障二.引大入秦工程的概况及效益分析2.1 引大入秦工程的概况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将流经青海、 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调入 100 公里以外, 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 60 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该工程始于 1976 年,至 1994 年历时近 20 年总干渠全线贯通。

      主要建筑有渠首饮水枢纽、总干渠、干渠、支渠及田间配套支渠,其中总干渠从天祝县境内的天堂寺渠首引水,全长87 公里,设计引水量 32 立方米每秒,加大引水量36立方米每秒;干渠以上工程合计有隧洞71 座,总长 110公里,其中 1 公里以上的 31 座;另有渡槽 38 座,倒虹吸 3 座;总干渠在香炉山设总分闸,将水分流至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及45 条支渠流入灌区; 45 条支渠总长度 67.5 公里2.2 引大入秦工程的的积极效益分析首先,引大入秦工程建成的引水输水网,每年引水量4.43 亿 m3,灌溉面积100 万平方米,解决了近10 万人的饮水和生活问题,安排其他贫困地区自愿移民 8 万人,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 亿元,对改善灌溉渠的气候和生态平衡问题也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引大入秦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建成了许多气势雄伟壮观的建筑,这些建筑以已经成为重要的参观旅游景点主要的旅游资源例如距引大渠首枢纽仅5公里的青海互助北山林场森林公园、渠首天堂寺、 朱岔峡本康小麦积、 吐鲁沟遂洞、天王沟森林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尕达寺、鲁土司衙门、先明峡水磨沟倒虹吸管道、 东大寺等对秦王川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该地区还开展了西槽玫瑰园、鸵鸟繁殖基地、 中川林场等许多农业观光项目,更是增加了该地区的经济来源最后,引大入秦工程将与景泰电力提灌区、西岔电灌工程连成一片,互为补充,在黄河上游地区建成一个稳产高产的粮食基地,对于发展稳定的农业经济区意义重大2.3 引大入秦的负面效应由于所处的不利的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本身的缺陷,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可能对社会和环境带来潜在的、 深远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由于输水渠道没有设置防水措施,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 沼泽化,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②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三.工程负面效应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上面所提到的引大入秦工程造成的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渠渗漏水渠渗漏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工程本身的缺陷及不利地质条件(盘洞围岩为砂质泥岩或砂质泥岩夹层,岩性很差,遇水软化崩解;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振捣不密实等施工缺陷将会使渠槽墙体或底板存在点渗漏、线渗漏或面渗漏);止水材料老化龟裂引起渗漏; 由于温差、 冻融等气候条件和流水的冲刷、盐类腐蚀等化学因素的影响造成渗漏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缺陷, 可以将其与外界环境隔离, 有效阻断水分和有害介质的渗入。

      应该从成本、施工、功效、研发现状以及负面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在建筑结构表面涂覆防水、 防腐材料或对引水渠溢流堰外坡脚渗漏处进行翻修等措施四.结语不管是怎样的水利工程它的目的应该也只能是提高一方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地区的经济收入, 引大入秦工程同样如此 尽管引大入秦工程由于水渠渗漏造成了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的危害, 但是我们不可忽略它带给秦王川地区的农业和经济上的积极效益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和较少危害,将优势最大化参考文献[1] 杨建国等, “软工程”战略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西北大学学报 2002,3 75-79 [2] 焦勇,对甘肃水利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水利 2008,8 46-47 [3]石金堂,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及冻害防治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04,10. [3]王国秉,孙志恒,赵廷式等.水工隧洞的渗漏与综合治理[J].山西水利科技,2004.4 39~43. [5]王涪,李德荣 .兰州地区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破坏及防治措施[J].甘肃工程建设, 2006.03 45~47. [6]林一,姚庄水电站引水渠和厂房渗漏原因及处理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研究,2011.02 8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