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二级建造师考点解析:土方工程施工技术.docx
3页01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1 背景某办公楼设计文件显示,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5 层,框架结构开工前,项目部根据 (1) 土方量、 (2) 土方运距、 (3)土方施工顺序、 (4) 地质条件等因素, 确定了 (1) 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2) 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 (3) 弃土地点在制定土方施工方案过程中,项目部对无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和有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后,决定采用无支护的放坡挖土方法问题 1、根据支护特点,说明土方开挖方法有哪些 ?分析与答案1、 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 周围环境允许, 经验算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1) 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 周围四边留土坡, 土坡最后挖除 采用盆式挖土方法时周边预留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其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2) 中心岛式挖土, 适用于大型基坑土方开挖 具有挖土和运土的速度快的优点 但由于首先挖去基坑四周的土, 支护结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有支护的逆作法挖土(3) 无支护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 ;(4) 有支护土方工程采用:中心岛式 ( 也称墩式 ) 挖土、盆式挖土、逆作法挖土。
案例 2背景某办公楼设计文件显示,条形砖基础开工前,项目部根据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了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同时项目部决定根据基坑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适时调整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项目部还决定土方工程施工前,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 0.5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开挖过程中,施工员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问题: 1、事件 1 做法是否正确分析与答案1、事件 1 的做法正确考试用书: ( 土方 )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案例 3背景某办公楼设计文件显示,条形砖基础开工前,项目部根据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了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同时项目部决定,根据基坑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适时调整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项目部还决定,土方工程施工前,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开挖过程中,安全员发现,基坑周围堆置了大量周转材料且距基坑上部边缘 1.8m; 并且基坑周围没有做防水与排水措施问题 1、指出事件 1 做法不妥之处分析与答案:1、不妥之一:基坑周围堆置了大量周转材料且距基坑上部边缘1.8m;不妥之二:基坑周围没有做防水与排水措施考试用书: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 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 2m, 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 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案例 4背景某办公楼设计文件显示,筏板基础施工方案规定:筏板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关规范本工程地上 15 层,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基坑采取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措施地下室完工后, 回填土开始前, 项目部制定了土方回填施工方案,方案对填方土料作了规定,以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规定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 5%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 5%的土、 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 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填土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根据夯实机械确定填方在地下室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经过检测土的压实系数 入c满足设计要求问题 1. 事件 1 做法是否正确分析与答案施工单位的做法正确土方回填的技术要求:(1) 填土从场地最低处开始,(2) 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3) 每层虚铺厚度根据夯实机械确定4) 填方在地下室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5)经过检测土的压实系数 入c满足设计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