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计灵敏系数测定.doc
2页电阻应变计灵敏系数测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方法• 进一步了解电阻应变片相对电阻变化与所受应变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件上受应变ε时, 其电阻产生的相对变化之间有下列关系 :• 由此可分别测量其值,求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三、实验仪器、设备• 1 等强度梁和加载装置, 温度补偿块• 2. 挠度计、带有千分表. • 3. 静态电阻应变仪• 四、实验步骤• 1. 测量和记录等强度梁厚度 h (用千分尺)和挠度计跨度度 l (用卡尺)• 2. 安装等强度梁和挠度计, 将等强度梁上纵向 4~6 枚应变片按半桥 (以等强度梁上纵向的应变片为工作桥臂, 温度补偿块上的应变片为补偿桥臂) 接法接入应变仪和预调平衡箱, 将应变仪所接各点读数预调到零位 记录挠度计上千分表的初读数 fo 分别加1公斤、2公斤、3公斤、4公斤砝码, 测量千分表读数 fe 和各应变片指示应变读数, 列表记录和整理数据 第一次加卸载分级 (1公斤)进行, 记录加卸载各级千分表和应变仪读数以后继续加卸载两次 , 每次直接加到 最大荷载(4 公斤)不再分级记录千分表和应变仪读数 , 取三次的平均值, 计算每个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i=1,2,3• 5. 取各应变片的总平均值为灵敏系数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五、实验报告要求 • 1 简述实验步骤.• 2. 记录和计算各应变片灵敏系数, 平均值及相对标准误差.• 3 用分级载荷下测量各应变片的和梁应变数据,作图并讨论与ε之间的关系 • 4. 讨论这种测定灵敏系数方法的误差 电阻应变计灵敏系数测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计相对电阻变化与所受应变之间的关系;2、掌握应变计灵敏系数的测定方法二、试样及设备1、等强度梁及加载装置; 2.钢板尺和游标卡尺; 3.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补偿块等强度梁试件图 4—2 等强度梁1234561(3)2(4)图4-3 等强度梁贴片示意图三、实验原理根据应变计电阻相对变化与构件应变之间的关系,电阻应变计的灵敏系数可用下式表达: (4—5)据此,只要测得电阻应变计的相对电阻变化和相应的应变,则灵敏系数可求一般采用轴向应变已知或有简单解析解的力学模型为试样,例如:等弯矩梁,等强度梁均可.我们选用后者,如图4—2和4—3所示对于等强度梁,我们可以写出梁轴向应变: (4—6)式中,为梁端挠度,为梁的厚度,为梁的跨长。
应变计的相对电阻变化,可用精密电桥测得电阻变化,与原始电阻比较而得到也可采用电阻应变仪测出指示应变,并根据应变仪所设的灵敏系数求得,即 (4-7)采用后者,则应变计的灵敏系数为 (4—8)四、实验步骤 1、用钢板尺和游标卡尺测量等强度梁的跨长和厚度;2、将§4-2中所贴的应变计按工作片和补偿片接成半桥与应变仪连接 3、将百分表正确地安装在磁性表座中,然后将表座移放到等强度梁下方,使表头接触到等强度梁的端部,并调节好表中指针位置;4、逐点预调平衡.5、根据试样的承载能力,确定合适的加载方案,通常按4-5级加载测量,达到预定的最大载荷后,再按同样的梯度逐级卸载测量可重复几次上述测试过程,取较理想的结果进行计算五、实验结果计算自己设计记录表格,记录下每次加载时等强度梁端部的挠度和电阻应变仪的指示应变,依据式(45)和式(4.7)计算应变计的灵敏系数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