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职业地位的社会分层方法及实证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79916957
  • 上传时间:2021-04-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3.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职业地位的社会分层方法及实证研究   一、引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即社会中的低等阶层占社会的极高比重,而中等阶层和上等阶层占较低比重;二是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M)” 型,即上等阶层和低等阶层在总人口中均占有较大比重,而中等阶层则占有较小的份额,这是一种两极分化严重的不稳定的结构;三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该结构有庞大的中间层,中等阶层居于主体地位,高、低阶层在总人口中则占有较小的比例国内外学者公认的理想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中等阶层占主体的“橄榄型”结构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选择相应指标对各职业地位进行评分排序接着对各职业类别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将各职业分为划分高低不同的社会阶层然后运用上述社会分层方法,对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进行比较 , 分析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的思路  二、基于职业地位的社会分层方法  按照社会学的理论,可以依据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及收入水平,把社会成员按由低到高排序,进行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标准包括收入、职业、主观认同等等,其中职业是社会学家常用的分类标准。

      因为职业本身包含了权力、财富、声望等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声望、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财富,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因而本文从职业角度进行社会分层分析  (一)对各职业地位的评价——评分法分析  人口普查资料将职业分为七类,如何评价各职业的社会地位呢?基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采用评分法,从受教育程度、住房面积、住房费用三个指标来对各职业地位进行考察受教育程度作为声望的衡量指标,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住房面积及购建住房费用作为财富的衡量指标,住房面积采用不同范围面积的均值对其评分;住房费用采用不同范围的购房费用的均值对其进行评分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七类职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排序  由于无法从普查数据中得到对受教育程度、住房面积、住房费用的三个指标的权重,我们尝试采用四种不同的权重比分别得到各职业类别的总评分,来对社会阶层结构进行探索最终发现采用四种不同权重所得到的各职业类别排序完全一致,结果均为:  第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商业、服务人员 第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在四种不同权重体系中较接近 第六: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七: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二)基于职业地位的社会阶层划分  在对各职业地位进行排序后,我们再对各职业类别进行归类,据此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我们分别使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重心法和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对 7 类职业进行分层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社会职业分层结果极为类似由此可以将各职业类别分为四层,再结合前文各职业类别的排序,得到如下社会阶层划分结果(如表 1 所示),即将七类职业划分为上等阶层、中等偏上阶层、中等偏下阶层和低等阶层四类    三、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实证分析  按照上述社会阶层划分方法,依据 2000 年和 2010 年两次人日普查数据,我们对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表2是我们算出的2000、2010年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与全国水平的对比情况根据表2数据,我们又绘制了2000, 201C年河北省及全国社会阶层结构金字塔图(见图1)    由表 2 和图 1 可以看到,2000 年到 2010 年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变动呈现如下特点:  (一)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由“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变 2000 年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属典型的“倒丁字”型低等阶层比重超过七成,中等偏下阶层占两成,中等偏下阶层和上等阶层比重依次递减。

      十年间,低等阶层明显向中等阶层转移明显,2010 年低等阶层比重降为过六成;中等阶层(含中等偏上和中等偏下)比重有所上升,由 10 年前的27.3% 提高到了 38.9%;十年间上等阶层比重基本未变我省社会阶层构成正由“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型  (二)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转型进程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 年河北省低等阶层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4 个百分点,十年间河北省与全国低等阶层均向向中等阶层转移,但到 2010 年河北省低等阶层比重高于全国 11.2 个百分点全国中等阶层比重 2010 年已达到 50%,高于低等阶层比重,而河北省中等阶层比重仅为 38.9%, 远低于低等阶层比重 59.5%虽然从全国水平看,中等偏下阶比重远高于中等偏上阶层比重,但依稀可以看到走向“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的趋势  (三)提高中等阶层比重依然任重道远  从中等偏上阶层(更符合中等阶层的定义)比重来看,河北省2010年比重达到8.9%,仅相当于全国2000年的水平,低于全国水平 2.22 个百分点因而提高中等阶层比重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面临着加快社会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型的艰巨任务。

      如何促进这一转型,基于本文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一)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数量  从 2008 年开始,我省农村劳动力向转移的趋势已经趋缓,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新阶段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改变目前的低效率的劳动方式,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二)在第二产业中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我省的工业化并未完成,在发展第二产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的就业情况,可以有意识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增加中等偏下阶层的职业人员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总体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下是河北省社会阶层结构转型滞后于全国水平的重要原因在未来相当时期内,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餐饮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也要大力发展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促进中高级职业从业人数的增长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推动职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发展基础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是国民基本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桥梁。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础教育,切实落实农村 9 年义务教育制度,尤其是提高农村女性的受教育年限是发展基础教育的关键  (五)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明确高等教育的定位  接受高等教育是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扩大社会中等阶层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虽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我们还需进一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