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法制教案.doc
3页学法、懂法、守法教学内容学法、懂法、守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远离犯罪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进行预防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增无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二、主要内容1、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犯罪的类型复杂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的因素(2)家庭的因素(3)学生的心理因素3.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 (2)带管制道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7)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8)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4、针对案例相互交流例: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请同学们针对这个案例,分组讨论并总结,最后每组推选一人发表意见5、教师总结: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教师寄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四、布置作业大家就本节课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感想,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