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十大教学技能语文杂谈2008.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2725954
  • 上传时间:2024-0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十大教学技能语文杂谈 2008-12-27 12:36:59 阅读92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豫语乡音依据余文森教授报告整理】技能定义: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的操作系统技能特征:操作性、习得性(练习),自动化技能分类:行为技能,简单性技能 心智技能,复杂性技能教学技能:专业性、心智性、复杂性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教学素养一、观察技能 教师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观察的意蕴: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学理念的变化 观察的内容: n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n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彼此支持、没有对抗和拒绝n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进行深度思考n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在真正进行学习 观察的技术要求: n有意识n参与者(改进式)n渗透式(注意分配) 二、倾听技能倾听的意蕴: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李政涛,摘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n行为层面上的“听”行为层面上的“听”指的是一种听的态度,有可能表现为“表面的听”、“消极的听”和“积极关注的听”三种状态 “表面的听”指的是教师只是做出一种听的姿态,并没有认真地将学生所说的话听进去 “消极的听”指的是教师被动地听进了学生所说的一些话,但是并没有将这些话所表示的意义听进去,当然更不用说理解学生的言外之意了积极关注的听”指的是教师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的身上,给予了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教师通过自己的目光、神情和倾听的姿态向学生传递的是这样的一个信息:“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我非常希望了解你的一切。

      在这样的倾听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n认知层面上的“听” 认知层面上的“听”可以分成“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和“建构的听”三种情况 “强加的听”指的是教师将学生所说的话迅速纳入自己习惯的概念分类系统,用自己的意义体系来理解学生的谈话,并且很快对学生的内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接受的听”指的是教师暂且将自己的判断“悬置”起来,主动接受和捕捉学生发出的信息,注意他们使用的本土概念,探询他们所说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解他们建构意义的方式“建构的听”指的是教师在倾听时积极地与对方进行对话,在反省自己的“倾见”和假设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学生共同建构对“现实”的定义n情感层面上的“听” 情感层面上的“听”可以分成“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倾听,而且还要适当地做出回应 “无感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在听的时候不仅自己没有感情投入,而且对学生的情感表露也无动于衷有感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有情感表露,能够接纳学生所有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理解共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在无条件的倾听中与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了共振,双方一起同欢喜、共悲伤。

      回应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般常用的有: (1)认可“认可”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到了,希望学生继续说下去表示认可的方式通常包括两类行为:(A)言语行为,如“嗯”、“对”、“是的”、“是吗”、“很好”、“真棒”;(B)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 (2)重复、重组和总结 n“重复”指的是教师将学生所说的事情重复说一遍,目的是引导学生继续就该事情的具体细节进行陈述,同时检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n“重组”指的是教师将学生所说的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邀请学生即时作出纠正,同时起到与学生进行高级共情的作用n“总结”是教师将学生所说的一番话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来,目的是帮助学生清理思想,鼓励学生继续谈话,同时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3)自我暴露 (4)鼓励对方学生通常有一些顾虑,不知道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尽管教师一再告诉学生,按自己的思路下去,但是学生往往习惯于听到肯定和鼓励因其不同的特点,这些回应的类型可以分别(或同时)起到接受、理解、询问、共情等作用 三、讲授技能为讲授辩护,讲授的意义和价值: n讲述(讲事)n讲解(讲理)n讲读(范读)n讲演(讲座) 讲授技能—— n深入浅出 n感染力(动作和语言的感染力)n必要的废话(营造听讲的氛围)n针对性n启发性传统讲授反思:多、深、细、透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

      四、导读技能: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当然,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太“露骨”,否则就无需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的引导必须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思维空间,要记住,思想一定要在自己学习的“阵痛”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才有价值,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对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n任务(目标):具体n思路(方法):清晰n条件(时间):明确指导不当的表现:n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n指导过“粗”或过“细”n给予学生的时间过多或过少指导学生自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的技能:教师在指导自学时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 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学习,并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如下例: 语文(《背影》):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确内容与方法),五分钟后(明确时间),请同学们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包含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要求)提前完成的同学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为什么让作者感动得流泪?(层级要求) 数学(《平行四边形》):请阅读教材130页的内容(明确内容),用时4分钟(明确时间),划出不明白的问题(明确方法),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什么性质?(明确要求)(英配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6/10B) 五、设问技能n问题的价值n问题的难度n设问的时机 学生的思考一般是随着教师提问的线索而转移的;应有必要的思考时间、明确的思考目标、相应的思考机遇、强烈的思考动机、愉快的思考情绪等等。

      《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5期,P81) 首先,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进行提问;要针对教材内容本身隐含的矛盾,与常规说法不同之处进行提问;提问要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切莫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导致“对话”难以顺利进行 其次,提问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而非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 同时还应注意鼓励学生“敢问”和“善问”陶行知先生认为:“书既不可以全信,那么,应当怀疑的地方就得问,学非问不明因而,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人云亦云,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 郑桂华老师最近教授《散步》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中有一段: n师:生活中,如果向别人讲“一家人散步”这样的事,一般会怎样介绍?n生:我们全家人一起散步n师:如果需要向别人强调散步的人员,会怎么说?n生:“我”和妈妈、妻子、儿子一起去散步。

      n师:作者是怎么写的?n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n师:这样写,与前面的两种相比较,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n生:很庄重、很严肃n师:对,把一件生活小事当作重大的事件来写,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举轻若重”这个“举轻若重”的问题就是贯串全课的中心问题郑老师认为,学习本文只有生活经验也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学习换位思考,即从现象中寻找规律这既是注重方法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学习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经之路摘自《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84)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 (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声)“好”字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师: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生:(齐声)“也”字 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师:我们可以再来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拖长,“好”字读重)(这是极具匠心的开始,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在这里,没有动人的使学生和听课者赞叹的导语,没有任何套话,如此迅速的入题,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似乎每一秒钟都用在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上面。

      )师:好,咱们下面就来领略一下夏天好在哪里请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要求……摘自《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15) 不当的提问反倒剥夺了学生的思考: 提问时,一问即答或抢答或齐答,不给学生思考时间,而剥夺学生的思考权如有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要求学生立即作答,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且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有的老师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抢答,看谁先举手,就让谁回答结果课堂成了智力超常的学生锻炼思维的场所,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权力被剥夺;有的教师比较喜欢提问之后,要求学生一齐作答,课堂气氛显得十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