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ppt
30页第六章 云南民族建筑文化l一、云南民族建筑的历史演进l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l六、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一、云南民族建筑的历史演进l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云南地区远古先民曾经历了 穴居半穴居、地面起建粘土木结构住屋、干栏式 住屋等建筑形式 l青铜时代,云南地区出现了干栏式住屋形式 l东汉时期,砖瓦、石灰等材料开始被运用于建筑 当中 l南诏、大理国时期,汉式建筑在云南地区有了更 广泛的传播 一、云南民族建筑的历史演进l南诏、大理国时期,井干式和土掌房等带有更多 本土色彩的建筑形式在滇西南、滇南地区也多有 分布由于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滇南傣、 布朗等族生活的地方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异域风格 的佛教建筑,如“缅寺”和尖笋形、圆形的佛塔l元明以后,汉式建筑在云南地区的影响更大,并 成为很多地方建筑的主体形式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1架空干栏式建筑 l从汉魏至明清,干栏式建筑大致分为全楼居、半 楼居和地居三种类型 l一般认为,干栏式建筑由古越人及其先民所创建 ,是古越人的传统建筑 l干栏式建筑在云南分布很广,现主要流行于居住 在滇西德宏、澜沧江下游亚热带地区的傣、德昂 、景颇、拉祜和佤族当中。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1架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既可抵御虫侵害 ,还可防潮防湿,避洪灾,同时有利于通分散热 云南各民族的干栏式建筑也各有特色,如傣族 的竹楼,傈僳族的“千脚落地屋”,景颇族的“矮 脚长屋”,壮族的“吊脚楼”,德昂族、佤族的具 有弧形屋面的干栏式住房等l傣族的竹楼是干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所处地 区的不同又可分为一下几种:西双版纳型;孟连 型;瑞丽型;金平型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2木楞房——井干式木结构建筑以圆木(或方 木)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上从底到顶,一层一层 (或者说一根一根)地垒叠起来,然后再加顶盖 而成的建筑 l木楞房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壁体围合的空间具有 良好的保暖性;二是简单的构造适用不同坡度地 段的建盖;三是井干壁体坚固,可以防兽;四是 结构整体性能好,可以防震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2木楞房——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在滇西北地区 ,居住井干式住屋的民族主要有普米族、纳西族 和部分怒族、藏族、彝族、白族等民族,其中尤 以普米族和纳西族的井干式建筑最具代表性 l普米族的井干式建筑l纳西族木楞房有三种,永宁摩梭人的木楞房、白 地纳西族的木楞房和金沙江畔纳西族的木楞房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3“一颗印”民居建筑。
所谓“一颗印”,即由正房和 厢房组成,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l云南的“一颗印”总体特点是:住房方正匀称,平稳朴 实,厢房屋面分长短坡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加强立 面的向心感,突出大门入口住房空间有高低主次之分 l汉族的“一颗印”民居集中在昆明地区l昆明地区的回族、蒙古族和彝族也借鉴了“一颗印”形 式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4“三坊一照壁”民居在纵轴上建筑正房,正房两边 安置小于正房的厢房,与正房形成“门”字状,再面对 正房建一照壁与厢房相连接,构成的封闭式院落l“三坊一照壁”的特点:一是具有独特的平面布局;二是 具有牢固的房屋结构,抗震(木锁)防风防火(带封火 檐外墙工艺);三是具有精美的外观装饰;四是体现合 理的房屋设计,入口曲折变化,厅廊的设置,院内各房 房屋既独立又联系,便于分期修建l是大理白族合院式住房的典型代表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5平顶碉式建筑其构造为平顶土墙,墙体下厚 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平顶碉式建筑一般二至三 层,层次错叠地建于高山陡坡之间 l平顶式住屋的特点是:一是建造经济、便捷,分 层设柱,各屋自成体系;二是楼面、屋面均以土 添实,保温隔热性能好,冬暖夏凉;三是注重白 、红两色,外观精美。
l平顶碉式建筑是以藏族民居为代表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l6土掌房平楼土掌房,即密楞上铺柴草抹泥的 平顶式房屋一般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房体厚实 ,土木结构,两层或三层墙壁为纯粹土坯垒砌 或泥土夯成的墙体l土掌房的特点是:一是取材容易,造价低廉;二 是隔热避暑,防寒保暖;三是操作简单,结构合 理,可分期建盖施工 l彝族土掌房和哈尼族“蘑菇房”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1原始宗教建筑云南的原始宗教建筑具有直观性,往 往以可以感知的自然现象为依据修建,具有面积小,机 构简单,造型水平低的特点lA寨神或天神祭祀物:傣族和佤族的寨心、寨神庙; lB祖先祭祀物:彝族的中柱 ;lC保佑生育和生殖崇拜祭祀物 :永宁摩梭人的雕刻木祖 ; lD农耕神祭祀物:哈尼族小神房等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2佛教建筑lA汉传佛教 :主要分布在大理、昆明、楚雄、曲靖和玉 溪等地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基本模式是:将主要 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 殿、法堂l具有代表性的有昆明圆通寺、邛竹寺,大理感通寺、观 音寺,晋宁盘龙寺等 l云南汉式佛塔以密檐式最为多见,如大理三塔l幢也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建筑物,其造型和功能介于塔 和纪念柱之间。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2佛教建筑lB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临沧等地西 双版纳地区的缅寺由佛殿、寺门、前廊、经堂、僧舍、 鼓房和佛塔等建筑组成,多为东西纵向布局,没有严格 的对称和对中要求德宏地区的缅寺一般由佛殿、泼水 亭和僧舍几部分组成,平面布局更为自由灵活 l比较有代表性有景洪曼阁佛寺,临沧沧源广允寺等l缅塔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2佛教建筑lC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主要分布于滇西北部的迪庆 及丽江等地多有以唐喀为代表的绘画l喇嘛寺的特点是将藏族碉房的灵活布局与汉族的轴线式 布局相结合,按“都纲法式”的建筑形制建造,平面是 个“回”字形空间,上小下大 l通常由经堂、佛殿、嘎夏、扎仓、康村组成l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归化寺)l喇嘛塔为覆钵式,主要由台基、塔刹、塔身构成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3道教建筑云南道教建筑与汉传佛寺相似,基 本采用传统的宫殿、坛庙形式,多以殿堂或楼阁 为主,依中轴线布局,只是布局较为随意、自由 ,具有世俗性l在装饰题材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广泛运用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壁画,门窗的装饰以 八卦、太极及鹤、鹿、龟和灵芝等含有长生不老 、羽化成仙之意的图案。
l比较著名的道观有金殿、西山龙门和三清阁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4伊斯兰教建筑云南清真寺采用汉式传统的合 院式布局和土木结构,保留了以圆顶、尖塔作为 象征的阿拉伯或中亚地区清真寺外观风格的建筑 式样,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清真寺建筑l清真寺由朝真殿(礼拜堂)、邦克楼(召唤教徒 的楼)、经堂、浴室和宿舍组成l著名的有昆明顺成街清真寺等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l5基督教建筑云南基督教堂除在昆明有一些外 ,多数集中于边远山区发展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 地区,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l基督教堂采用本土传统民族建筑的形式,融合基 督教建筑的标志和色彩教堂一般由礼堂和屋舍 组成,规模较小l著名的有昆明三一圣堂,德钦茈中教堂、澜沧糯 福教堂和贡山白汉罗教堂等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昆明l战国末期庄硚入滇,在滇池沿岸筑苴兰城苴兰城就是 最早的昆明城南诏阁罗凤于唐广德元年(763)年命 长子凤伽异在滇池北滨建城(今老城区南部、盘龙江东 岸,州城约3公里)命名“拓东城”9世纪中叶,拓东城 改称鄯阐元代称“鸭池”,成为云南行省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中心明代昆明城为砖城,周围九里三分,城墙 高二丈九尺二寸,环城有护城河明清两代基本奠定了 今天昆明城的基础。
主要古建筑有:街巷民居(多为一 颗印和楼式四合院)东寺塔和西寺塔、真庆观(拓东路 和白塔路交叉口)和云南陆军将武堂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大理l位于点苍山中和峰东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 益州郡,大理地区设叶榆县,县治在大厘城(今大理喜 洲镇)739年,南诏王皮罗阁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古 城南7公里),大理开始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并一直 到大理政权灭亡770年前后,南诏迁都至阳苴咩城( 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区)明清时期奠定了今大理古城 的基础主要古建筑有:杜文秀元帅府、大理府考朋、 西云书院和玉珥园等特色:用鹅卵石砌墙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丽江l丽江古城于滇、藏、川交通要冲,是唐宋时期南方丝绸 之路及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商旅繁忙活动和 商品交换对城镇的形成、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元初,是 丽江路所辖的通安州城明代,设丽江军民府,古城已 具备相当规模木氏土司大兴土木,在古城中营建了规 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此后,在历代又有所扩展,至 20世纪50年代,又逐渐向古城的西北方向发展成新区 古城内保存了许多古老民居、木氏土司衙署、玉河书院 和黑龙潭公园等古建筑丽江古城特点:无城墙,严密 的水系网环绕全城。
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建水l位于红河中游北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具有“滇南邹 鲁”的美誉建水,古称步头、八甸唐元和年间,南诏 在此筑惠历城,系土城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将土城拓成砖城,称临安古城城周六里三分,城墙 高二丈多有四道城门,城内寺宇学衙遍布清军入滇 ,城遭兵毁,临安古城现仅存东门迎晖楼及西城墙一段 自此建水古城的格局基本未变现存古建筑有民居朱 家花园、朝阳门、建水文庙和宗教建筑等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l巍山l巍山处于云南省西部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海拔1720米 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唐初,六诏中的蒙舍诏位于巍 山的南部盆地在唐朝的支持下,细奴逻于唐永徽元年 (650年)在垅宇图山修建都城垅宇图城(位于巍山城 西西北10公里处),后又定都蒙舍城(现仅存部分城墙 及土台,今庙街乡古城村)今巍山城始建于元代,原 为段氏总管的治所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土 城基础上扩建为砖石城,有五座城楼,城外有护城河 至民国二十七年,古城又有所扩大然而,从总体上来 说,古城自元明以来,基本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属于中 原汉式方整形布局巍山城至今完好地保存好一大批明 清古建筑:星拱楼、拱辰门、文化书院和北社学。
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l1与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的丰富多样的民 族建筑 lA自然环境对云南民族建筑类型的影响lB自然环境对云南民族建筑材料的影响 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l2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联系的多样性的 民族建筑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民族,其建筑不 论是住房民居还是宗教寺庙都显得相对简朴,而 在那些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民族中,建筑的规模 和精美度都相对要高一些 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l3.与丰富多样的生计方式相适应的多样性的民 族建筑 l从事农耕的民族,生活往往相对稳定,重视房屋 建筑的稳固和长久性除了有卧室、会客室、厨 房之外还需有晾晒场所和仓库等,故这些民族十 分注重房屋的建筑及结构,住所一般较宽敞l而从事畜牧、游猎等方式的民族则其建筑也适应 此种生计方式的需要而遵循简便、朴素、易于搬 迁的原则 六、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1、追求和谐的自然观 云南民族建筑中强烈地体现了各民族追求与大自 然和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首先,云南民族建筑多取材于自然,进而使整个 建筑也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相融契合其次,建筑的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 环境,遵循着与自然环境协调相融的原则。
六、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l2、敬神祈神的宗教观lA住屋内供奉着不同的神灵纳西族在山墙顶上悬挂木 鱼lB住屋处处皆有神景颇族有门神、彝族和藏族有柱神 和火塘神 lC建构行为充满了宗教意识云南各民族在选材择地,决 定聚落和住屋的规模、格局、方位取向形式和空间划分 ,布置室内各种器具等建房过程中都有许多宗教活动lD民族建筑中规定了许多禁忌主要反映在被赋予了神灵 寓意的建筑物不得被“玷污”,住屋内的许多物体被视 为“圣物”,禁止随意触摸等方面六、云南民族建筑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