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叙文作文升格训练1.ppt
20页李艳玲教学目标:1.让平淡的作文溢彩2.使三、四类作文成为一、二 类作文教学重点:记叙文、抒情散文出彩方法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作文 [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先要学会走, 然后才是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的 ,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 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 ,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例文一]我的人生之跑那年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我是一个要强的人, 不信就跑不到终点,相信,此处不留人,必有留人处,我坚 决地拒绝了复读,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踏上了火车父亲一 脸的沉重,母亲两眼泪花在两位老人不停的叮嘱中,我懂 得那份对游子的牵挂我在心中也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出外 闯荡,一定要混个像模像样的才回来,以此证明自己,回报 父母长大了的少年都有离开父母的冲动想过没有唠叨的 自由日子,所以离开了父母,一开始的日子是惬意的尤其 像我这种经历的人,出外还有种好处,就是别人不了解我的 过去,没有当面的白眼和背后的指责,这种用逃避换来的自 信时时伴随着我可是谁知,也有没有料到的心酸事。
高中 毕业生打工,找个粗重活不成问题,可是要找个好点的公司 好点的工作,那就难了每次应聘,我都表现特佳,可是一 看我的文凭,他们就对我似乎不屑一顾了我记不清是第几次落榜了,我闷坐在小屋里,顿时 觉得四周一片漆黑,前路茫茫,我将要跑向何方?这时我 突然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想起了老师……在家的日 子,也有不顺心的事,但每当那时,总有老师的鼓励、母 亲的宽慰、父亲的指点……可今天,我形只影单,无人理 睬我跟母亲挂了,我想家了,我决定要回去,往回 跑吧我回到了我曾经努力奔跑过的家乡,开始了我曾经 拒绝过的复读我觉得这不是回头路,这是人生路上“跑” 的一个新起点,如果把我的打工生涯作参照的话,我这是 在向新的目标奔跑有了打工的经历,我觉得我“跑”的动力更足了三 点一线”的枯燥,挑灯夜战的辛苦,我都觉得平常了皇天 不负有心人,我相信这次一定能“跑”出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的[简评](1)本文叙述较为平淡, 显得文采不足2)内容上突出 “体验”还差笔墨,或者说立意 还可挖掘从结尾看,作者的“ 体验”是“知跑之苦才能知甜” ,“知跑之苦才更有重新跑的动 力”但让文中思乡的一段没有 了着落本段相应的“体验” 应是离不开亲友的呵护关怀。
[例文二]那鱼·那鹰·那人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 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 的庇护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 跑上自己的轨道 ——题记起跑那年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我坚决地拒绝 复读,执意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隔着玻璃窗,我看见母亲在哭泣,父亲在叹气,鼻头 有点发酸,转过脸,说好不哭的呜——”一声长 鸣,火车开动了,母亲也随即跟着火车跑,一遍一遍 地挥手,一遍一遍地嘱咐我抬头看着天空,灰蒙蒙 的,它也是如此寂寞跑程离开了母亲的日子是惬意的至少我可以把房间弄得乱 七八糟而不用担心有人穿着围裙在门口喋喋不休;至少可以不 用理会邻居们鄙视的目光,不用直视老师们失望的眼神,不会 听见父母心碎的声音但同进也伴随着心酸每个公司去应聘 ,我的表现总会令人满意的,可一看到我的学历,笑脸马上变 成了疑问,话语也变成了“回去等消息吧!”那一刻,我感觉全 世界都抛弃了我那天晚上回到宿舍,瘫在沙发上,突然一阵闪电划过深 蓝色的苍穹,几声雷鸣似乎要将一切生灵唤醒想起了父母做 的香喷喷的红烧鱼,想起了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想起了家门 前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想起了院里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想 起了高三那年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看着金鱼缸里的金鱼, 我想,鱼终究离不开水。
第二天,天放晴了,我拿起,拨通了那串最熟悉 的号码喂,请问找哪位?”“……”“喂,怎么不说话?”“ 妈,是我!”“小丹,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妈,我累了! ”“孩子,累了就回家,知道吗?”“哎,妈,我要回家城 市的夜晚依然灯火阑珊,路上的行人仍然神采奕奕只是, 我将与这一切告别,回到给予我生命之源的那片净土上去终点我终究还是回来了,回到这个有着无数熟悉的气息的 地方一切都没有改变,我决定复读,我也不是不跑了,只 是希望有一个更高的起跑点后记:鱼终究是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鹰,终 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 亲人朋友们的爱心交织成的幸福圈…… 评析总结:本文与上篇比,感人的魅力既表 现在生活经历、认识的细节上,也表现 在构思行文的章法上另外最大的亮点 是将跑的体验借助“鱼”和“鹰”这两 个形象表现出来,使文章更具形象性 当然也有一些缺憾如,文中没有内容 与“鹰”呼应等 方法指导:除在整体结构上进行大手术之外 ,如果你对自己的作文框架还满意, 就要在小处着笔,主要注意以下几方 面: 一、细节显真,至微见情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 、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列夫·托尔斯泰 也曾说过:艺术起源于“至微”。
这“至 微”就是指最能显示人情美、人性美的细 节例1:外婆去世前,我静静地陪着她度过最后一 个漫漫长夜,泪水静静地顺着脸颊滴入泥土我告 诉自己,这不叫哭,这是思念某晚回家晚了,坐在公交车上,我远远望见 车站昏黄的灯光下,两个熟悉的背影在静静地期待 ,泪水悄悄地爬满了我的脸庞,但我告诉自己,这 不是哭,这叫感动这是一篇高考作文《我不哭》中的两个细 节这篇文章通篇是细节描写,构思新颖别致—— 全文处处是眼泪,但每次都高喊“我不哭”的心声 ,使不向困难屈服、不向脆弱屈服的情感蕴涵其中 ,耐人寻味再如《母亲手中的稻草绳》)三、虚实相生,点染升华我们写作时常会有这样的苦恼: 有些话题看起来太虚,如“成熟”“时间 ”无法表现,难以抒情;也有些话题看 起来太实,如“桥”“路”,难以写得深 刻,表达含蓄的情感其实另有蹊径 可走,那就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的“虚实相生”的写法例1:看那点点的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 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急趋、 审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沧的积极呷上 一小口,立刻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 口,而且流经血脉,暖彻心肺人生又何尝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 被沸水冲起来,然后又跌落杯底……这里“实则虚之”,托物言志,使情 感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挖掘出了事物的深 刻含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例2,2007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诗意的生活》 :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 仙花 ——柏拉图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 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 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诗意的生活”本是很抽象的,作者在这里 却化虚为实,写的形象生动,同时,名句的运用也 赋予了文章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一种意蕴美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柳永《雨 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两句点出离别 的冷落,后两句就前两句渲染之,以最能触动离愁 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渲染气氛又如,一位学生暑假回农村探亲,目睹了兄妹 换亲的封建陋习,写了一篇作文文章结尾作者妙 用景物点染抒情: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 进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村,我不禁回首:山村 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这里用景物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含蓄地点明 主旨,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二、修辞生色,描写出彩修辞格是我们在一些优秀例文 中常见的,我们写文章时为什么不 学着用一用呢?许多高考作文就是 借助它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2007年山东卷满分作文《贝壳·划痕·记忆》 开头: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 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 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 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 的不朽形象的比喻,巧妙的扣题、点题,让阅卷 老师读后想不给高分都难当然可用的修辞格很 多,如排比、拟人、对偶、夸张、拈连等等 在表述同一件事情、介绍同一事物时,描写同 叙述相比,描写的效果要好得多,请比较下面 的句子: 一片树叶从树枝上掉下来了这是叙述) 一片树叶告别树枝,绕树三匝,一步三回头, 恋恋不舍地飘向大地静悄悄地,它又在黄土 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安身处这是描写)我们知道塑造人物形象常见的方法就是语言 、行动、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如果你写 记人为主的文章,怎么能少了描写呢?如:《 沉默的父爱》当堂训练: 修改上次作文“爱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