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军事理论重点总结最终(范文).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l****
  • 文档编号:293480938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最终定稿] 军理总结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根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事思想特点①具有深刻的实践性;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③具有强烈的时代性;④具有明显的继承性;⑤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第一节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开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清朝前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几千年来产生和开展起来的军事理论 (一)产生时期 1、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三个王朝 2、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的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那么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3、夏商西周时期,“天命观〞是军事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内容 (二)成熟时期 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三)丰富开展时期 1、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朝前期 2、秦汉时期军事思想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大一统的战争观;②集中统一的建军观;③长治久安的国防观;④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3、三国两晋南北朝处在秦汉和隋唐两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之间,军事实践有以下特点:①战争频繁、南北对峙;②军事大权往往掌握在权臣手中;③水军和骑兵进入大开展时期军事思想更具有民族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色 4、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统一到分裂的时期军事思想上乘先秦、秦汉、南北朝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的传统,下开宋元明清热兵器并用时代之先河,是我国军事开展史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兵学理论更具有总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5、宋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时期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开展的思想宋神宗是,公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称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 6、明朝和清朝前期茅元仪编纂的我国古代首部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二、孙子兵法简介 (一) 1、孙子兵法的诞生标志着军事思想进入成熟时期 2、孙子,南服越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二)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 1、计开篇阐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接着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根本要素(五事)和七个战术根本要素:道、天、地、将、法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2、作战 两个重要思想①战略上必须速战速决;②因粮于敌,减轻本国负担,到达“胜敌而益强〞的目的 3、谋攻“全胜〞思想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揭示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 4、形 主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能自保而全胜 胜敌于未萌,胜敌于易胜,胜敌于必然 胜者之战民也,假设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5、势 本篇是孙子军事理论的精华必须善于造势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6、虚实 掌握战略展示上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因敌变化 7、军争 军争根本原那么以迂为直、以利为患 有效争利,运用“治气、治心、治力、治变〞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8、久变 9、行军 治军必须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原那么 10、地形 ①地形六类。

      通、挂、支、隘、险、远并对这六种地形条件下不同的用兵原那么加以分析和阐述 ②六败原因,非天之灾,将之过 ③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必须善加利用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11、九地 ①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类②深入敌国作战 12、火攻 再次说明“慎战〞的思想 13、用间 强调战争中的“先知〞,认为“先知〞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但先知“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毛泽东的战争观,人民战争思想 ④包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含义 ①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根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②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③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④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开展 1、产生时期党成立到遵义会议 2、形成时期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3、开展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战争观方法论 (一)毛泽东的战争观 战争观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毛泽东的战争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人对战争本职及其有关问题的最根本看法 1、战争的起源和根源起源:私有制 根源压迫者阶级和剥削者阶级的产生 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1)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史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①战争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现象,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战争附属于政治,为政治效劳,是为了到达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②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的目的的手段,它还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2)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只有注意经济建设,才能使革命战争的到相当的物质根底,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战争起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战争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力量,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3、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二)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概念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根底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着眼特点,着眼开展 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①要熟识敌我双方各方各方面的情况②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环节 四、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宗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效劳 (三)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那么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四)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 政治、军事、经济 (五)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六)人民军队自觉的革命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五、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概念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阔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本质是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一)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二)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三)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配合 坚持以军事斗争为中心,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的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土地革命战争:主力红军、地方红军、赤卫队抗日战争:主力兵团、地方兵团、人民自卫军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野战军、地方军、民兵 (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技术 六、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通过防御和进攻两种形式表现 (二)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犯之敌的防御;消极防御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进攻的防御 (三)力求实现歼灭战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五)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适时转换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根本作战形式正规战:运动战、阵地战非正规站:游击战 (六)慎重初战,执行有利决战 初战战争或战役的第一仗 初战三原那么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方案;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 (七)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七、国防建设思想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开展 (二)国防建设必须大力开展国防科技 (三)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四)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五)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 (六)加强战略前方和战场建设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开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①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促进开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③在和平与开展中,开展是核心问题 2、世界大战可以防止,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①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②美国与苏联两个具有发动世界战争能力的超级大国的力量,相互遏制并呈相对均势 ③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 ④一些国家从过去的军备竞赛、争夺军事优势为主,转向经济、科技、军事等在内的综合国力优势的竞争 ⑤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决不能放松警惕、视而不见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①提出了现代战争的发生机制已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或阶级属性中去寻找,更多地直接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②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又有地区霸权主义,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③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 4、提出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冲突双方应互相克制,求同存异,灵活的通过协商、对话等一系列政治方式,加以和平解决 “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经济合作〞、“和平对话〞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

      2、正确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 ①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②国防建设要效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③国防建设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