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竹荪.docx
5页珙县简介地理位置琪县位于宜宾市南部,东与长宁,兴文县毗邻,南与云南威信县接壤,西与筠连、高县 边界,北靠高县,秦及汉初即为“西南夷服地”元末 设琪州,明洪武四年改州为县,名琪县,沿袭至今 幅员面积1150平方公里,总人口 41万人地形琪县属山区县,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600——1000米之间属 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全县山脉属南岭系以云南大雪山分二干脉从南到北 向县内倾斜伸展,境内以低山为主,间有丘陵槽坝气候年平均匀气温18.2r;年总降雨量1187.4毫米;;年总日照时数945.5时 是年5月气温正常日照偏多,降水略偏少,有利于小春收割和大春作物生长;冬 季无霜冻,光、热、水匹配较好,有利小春作物生长管理环境琪县属山区县,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600—1000米之间全县 山脉属南岭系以云南大雪山分二干脉从南到北向县内倾斜伸展,境内以低山为 主,间有丘陵槽坝生物资源琪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洋芋、红 苕、茶叶、蔬菜等作物,其中粮经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花生为主,茶叶以 优质茶为主,蔬菜上以商品蔬菜为主全县森林植被较为丰富,森林面积7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较为丰 富的动植物资源。
栽种菇类竹荪 拉丁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别称:长裙竹荪、竹参、面 纱菌、网纱菌、竹姑娘、僧竺蕈(xun)>雪裙仙子属真菌界、担子菌门、腹菌 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 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 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抱子;盖下有白色网状 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 cm以上;抱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 x 1.5〜2 pm同属的亍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 ;境担抱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 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 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 菌柄相继延伸,至忡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 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
下午4~5时菌盖上担抱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原野生采集的竹荪,价等黄金,有“真菌之 花”、“菌中皇后”之誉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 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 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 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C培养 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 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 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 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 C以上进行栽培, 接种完毕需覆土 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 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C,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 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抱子,剔除菌托和泥土, 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作为“中国竹荪之乡”的四川珙县,雨热 同季,冬暖春早,非常适宜竹荪的生长,历来 就有大量的天然野生竹荪上世纪九十年代, 珙县大力推广“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这一 全国最先进的竹荪种植技术,既可使套种的玉 米及黄豆为竹荪遮阴保湿,使竹荪健康成长, 还可用竹荪培养料改良土壤,使玉米高产丰收,具有成本低、产值高、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等优点,开创了大规模种植高 产竹荪的崭新时代。
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操作方法:先将树枝叶、竹枝叶或秸杆等经晒干,切碎,再加碱浸泡,制得培养料;其 特征在于:在地内种植玉米,玉米的行距9 0厘米,且密植玉米和疏植玉米间行 种植,其中疏植玉米株距为3 0厘米,密植玉米株距为2 0厘米,在两行玉米之 间靠近密植玉米一侧开挖梯形的畦床,畦床的上底宽为5 0厘米,下底宽为4 0 厘米,深为4 0厘米;且畦床上沿与密植玉米的距离为10厘米;然后在畦床内 铺上培养料,再播上菌种,再覆土主要特征:使竹荪、玉米、黄豆可同期播种,玉米、黄豆枝杆可为竹荪蛋遮阴保湿,使 竹荪得以正常发育生长;竹荪培养料可以改良土壤促使玉米高产丰收;种植竹荪 不在单独占用耕地,多种作物协调生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 用率,也降低了竹荪栽培成本过去种包谷,农民亩产收获干玉米3 0 0公斤,价值3 0 0元而今竹套荪 玉米、黄豆,价值增长了 17倍,而且不影响粮食生产,每亩还增产10 0多公 斤所以,当地农民的产业结构迅速得到调整,种竹荪的农民越来越多近年来,珙县竹荪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干品总产 量达到11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并相继研发出“竹 荪发酵原浆酒”、“竹荪多肽味素”、“竹荪多糖胶囊”等一 系列深加工产品,成为世界上竹荪种植面积最大、单产 最咼、品质最优、深加工能力最强的县域基地。
2009年 珙县成功申报了“中国竹荪之乡”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天津亿伦集团规划投资 35.5亿元在珙县建设“百亿元竹荪健康产业园”,打造竹荪 健康产业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8.9亿元,新建10万吨竹荪饮料、2万吨竹荪精、1万吨竹荪发酵酒、500吨竹荪精华 素生产线一期工程计划2010年年底前完工,投 产后,可实现产值25亿元,利税4.5亿元同时,宜宾竹海高科竹荪健康产业研究院在珙 县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以竹荪为主体,集种植、科 研、开发三位一体的研究院该研究院集合了包括 我国有“竹荪之父”之称的王乾友及四川省保健协 会、中国功能食品鉴定中心、全国高科食品产业委 员会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主 要从事竹荪育种、竹荪深加工等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