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66].docx
7页《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会理县城关实验小学 朱发芬【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4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在前面三课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完成身体对外界的反应测试本课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2.比一比谁的得分多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的玩法,要求不高,能抓住尺子即可这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测试眼、手初步配合的结果第二个活动是在能抓住尺子的基础上尽量抓到高分区从初步感知转变为数据描述,用数据描述变化规律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反应快慢是可以被强化训练”的结论学生分析】通过课前的访谈得知,学生每天都会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翻拍手游戏也是玩过的,所以聚焦环节很容易开展但是,当问到学生哪些方法能够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出来本课用到的感觉器官主要是手和眼睛,教师可以继续利用上一课的班级记录单,这样做既可以复习上一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知识,又可以为本节课做铺垫,把问题聚焦到感觉器官的反应上在探索环节,虽然学生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但他们依然不善于总结提炼语言,所以在本节课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数活动课都会出现时间不好把控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对完成任务快而有序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节省时间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2.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科学探究目标1.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2.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科学态度目标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难点: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邀请一名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翻拍手游戏孩子们,和你们合作学习,老师很高兴,首先老师想邀请一个孩子和老师来玩一游戏谁愿意第一个来和老师合作游戏?请孩子们看清楚我们是怎么做的在游戏的时候,拍的一方要努力拍到对方的手,而另一方要尽量躲避不让对方拍到,拍到了即为拍的一方胜利2. 介绍活动规则:下面我们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全组完成游戏后,请坐端示意3. 挑选3名学生说一说自己获胜的次数,并谈一谈感受4. 谈话: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板书:测试反应快慢)二、 探索谈话:为了测试反应快慢,我们要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第一关,看谁抓到的次数多一) 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慢1. 教师与学生配合示范操作,并明确规则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和老师配合示范?讲解示范:教师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的上端学生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教师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学生的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轻轻松开“尺子”,如果学生迅速将“尺子”抓住,即为成功,就可以在记录单上画“√”没抓住就在记录单上画“⃝”2.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学生活动并完成记录 3、老师完成统计表次数109876543210人数(二)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得分高1、抓住尺子次数的小朋友反应的快慢是不是就是一样的呢?我们接着下一个游戏谁愿意来和老师合作展示下?教师示范记录得分的方法2、清楚了,下面我们两人一组玩游戏,记得要把分数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每完成一名小朋友的测试,我们就把他的总分计算出来姓名12345总分2、挑选几名全部抓住的学生的数据,把他们的得分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
3.提问: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玩的次数多了,反应速度逐渐变快三、研讨1.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2.说说你提高游戏得分的方法3.小结: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就会有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手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抓到“尺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分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身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四、拓展提升 谈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但大家都不必担心,因为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良好的反应速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惊喜像乒乓球、跳绳等活动只要大家坚持训练,都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成绩的五、小结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那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呢?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 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