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及报告管理要求.ppt
81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及报告管理要求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志强 2011.12.2,内 容,基本概念及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要求 绩效考核要求,基本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食品安全,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基本原则,依法报告 统一规范 属地管理 准确及时 分级分类 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理 分级:各级机构报告的事件级别不同. 分类:是指不同的机构报告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性 多元化 群体性或公共性 综合性和系统性,意外性 频发性 危害性,突发性,存在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和及时识别 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预见性开始情况),意外性,事件形成常需一个过程,开始可能其危害程度和范围较小,但是其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很难预测如2002年11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如果监测系统敏感健全,更多的突发事件是有可能预料或预见的,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应对,(发展的趋势),多元性,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也呈多元化特点,包括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生物、化学和核辐射事件等多种类型,(种类),频发性,抗生素滥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导致一些新发传染病、再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的频繁发生 有毒有害物质滥用和管理不善导致化学污染、中毒和放射事故也逐年增多,(发生频率),危害性,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大,一方面会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阴影;另一方面,一些突发事件涉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敏感性、连带性很强,处理不好可造成社会混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群体性,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不只是特定的个体,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公共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还是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社会都要动员参与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强,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综合协调,才能最终战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250号《关于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的函》; 根据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按照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规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未分级(在实际网络报告操作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肺鼠疫、肺炭疽在我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疫情波及周边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
意思是在我市4个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或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意思是在我市任何一个旗县区发生1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确诊由国家疾控中心确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两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及以上,并有扩散趋势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原因不明)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在我市重新流行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天花、脊灰野毒株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辖区范围内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并在我市出现输入病例,严重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类似的情形是2009年甲流病例,开始的病例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 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 B: 24小时内1个地市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3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
8) 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24小时中暑人数≥300;或死亡≥10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任一旗县发生≥5例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旗县一般平均潜伏期6天,这里的市区不涉及)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呼市发生≥20例腺鼠疫一般平均潜伏期6天) 4)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且有继续扩散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呼市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 6)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扩散到原发地以外的镇、街道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原因不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同种同源的医源性感染(包括医院感染),发生≥ 5例,或者直接造成≥ 3人死亡) 8)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呼市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因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已经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发病或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 10例死亡病例一次食物中毒是指具有相同暴露史的,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和亚急性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人或死亡≥ 5人。
12)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60-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B:24小时内呼市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150-2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24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24小时内发生高温中暑人数150-299人;或死亡4-9人 14)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发病水平2倍以上一般情况下,除甲类、按甲类管理传染病外,其他传染病单病病例和死亡病例,原则上不予定级,只作未分级事件报告,更明确的标准还在研究制定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重大( Ⅱ级),有下列十五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呼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 4例,流行范围局限在1个镇、街道范围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呼市发病≥ 10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生,1周内发病≥ 10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 4)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原因不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6)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心因性反应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人际关系亲人亡故经济困难等】引起的心理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例;或死亡≤4例 8)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30-5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6-9人; B:24小时内呼市行政区范围内,中毒人数60-14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10) 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24小时内发生高温中暑人数100-149人;或死亡1-3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较大( Ⅲ级),有下列十一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1)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一般( Ⅳ级),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腺鼠疫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 9例 2)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爆发,1周内发病≤ 9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一般( Ⅳ级),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判定标准 一般( Ⅳ级),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