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新见地.pdf
7页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的 钱学敏 新 见 地 千百年来,科学与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不断互相促进、丰富、创新,像大海的波 涛,一浪高过一浪,滚滚向前,谱写着人类文 明的壮丽诗篇 科学与艺术的结缘或分离,涉及科学与艺 术自身的发展,影响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 设因此,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 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钱学森教授几十年来,不仅为火箭和导弹 腾飞、人造卫星上天奉献着心血和智慧;为系 统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军事科学、地 理科学、 建筑科学等诸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奋力 开拓;他还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及提高文学 艺术的社会地位,而认真探索,思绪翩翩,时 常有一些高识远见,在他的著作、文章、书信 与谈话中闪现 现就我所搜集到的和能够理解的部分,略 述其一斑 一、将文学艺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 体系 钱学森教授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的结果,特别是他看到一大批新学科、交叉 学科的兴起,认为把它们全部都简单地归入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门类已不适宜了 于是,他提出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 构想,目前这个体系暂包括十一大科学技术部 门,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文艺理论”,包括 文艺创作、 文艺活动及其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桥梁——美学,如下图。
3 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这是一个既论“天道” 、又讲“人 道” 、天人合一的体系;这是一个真善美融为 一体的体系;这是一个各门科学技术(包括文 学艺术互相贯通、相互促进、动态的、开放的 体系各门科学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 的进步、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深化,不断丰 富、提高,永无止境,日益趋近于绝对真理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涵盖的科学技术部 门也将不断扩大例如,钱学森教授看到,随 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新兴城市纷纷 崛起,来势迅猛,城市规划与建设亦喜亦忧, 任重道远他主张建设“城市学”与“山水城 市”,并且提出把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建筑 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大科学技术部门建立起 来,列入体系,指导我们的未来建设 把文学艺术归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 作为一个相互关联、难以分割的整体来考虑, 并不是随意而定的 这是由于客观世界本是纷 繁复杂、变化多端、日新月异的,不同事物有 不同的运动形态、矛盾特殊性然而它们不是 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形成各种系统交 织在一起各门科学的差别,无非是我们从研 究问题或看问题的方法或角度之不同来加以 区分的,其实,它们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艺 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统一的、同一的,即包括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和人化自然在内的整个 客观世界。
艺术与科学一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 客观世界,积极影响人们的思维与认识,又反 作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但是,艺术 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审美活动,在内 容和形式上与科学又有很大区别,不仅其形 态、风格、手法可因创作者不同而千姿百态, 气象万千,而且艺术注意的侧面也往往是在社 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能引起人普遍兴趣 4 科文交汇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要认识现实世界就必须要全部科学技 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 义哲学”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云:“汝果 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大概也是指出,文艺 人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学识,才能写出好 诗吧 因此,钱学森教授把文学艺术归入现代科 学技术体系之中,作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 分,这既肯定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一样,是 一门独立的科学大部门;揭示了艺术与科学一 样,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需要有 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为指导;也指出了科学 与艺术在本质上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不可分 割的紧密关系 二、科学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 互补 从科学家与艺术家的思维素养上来看,科 学与艺术原本就是难以分离的,科学需要艺 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文学艺术在整个现代科 学技术体系中,虽有其特点和特殊的地位,但 其内容、思维方式与科学技术是互相贯通、互 相促进、融为一体的 钱学森教授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最 后目标是对其整体及内涵(包括质与量)都充 分理解 ”科学与艺术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学问,其目标是统一的,科学与艺术是从 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以不同手法,去探索世 界的奥秘,揭示事物的真理 从前面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图中可以看 到,钱学森教授借鉴老哲学家熊十力把人的智 慧分为“性智” 、 “量智”的观点,加以唯物主 义的解释与发挥他把文艺创作、文艺理论、 美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归为“性智”,把自然科 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等十大科学部门归为 “量智” 中间以双箭头相连,表示“量智”与 “性智”又是密不可分的 “量智”侧重在科学技术方面,是研究事 物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所获得的知 识,并掌握质量互变的“度” “性智”侧重在 文化艺术方面,主要是从整体的、形象的感受 上,从事物的“质”上入手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与规律,所获得的成果和知识钱学森教授十 分重视“性智”的培养,他强调说:“大科学 家尤其要有‘性智’ ” 从思维方式来看,“量智”——科学技术 思维,往往侧重于逻辑思维,即具体分析事物 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系统、各个层次 及其相互关系,加以严格、冷静的逻辑推理、 科学试验、综合集成,去把握事物的整体、本 质和发展规律;“性智” ——文学艺术思维,往 往侧重于非逻辑思维,即通过直观感受、 灵感、 潜意识等,运用形象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去领 悟、去想象,形成对事物完整的认识,从光怪 陆离、 变化莫测的现象中,探寻出深刻的本质。
科学与艺术的思维方式虽然各有特点、 各 有侧重,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不是相互隔离的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 节,易犯机械、片面的毛病必须自觉地把它 们结合起来 钱学森教授曾以自己与艺术家夫 人幸福生活的感受为例说: 40多年来,蒋英给 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 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解,使我丰富了 5 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汉唐的敦煌石窟是彩绘在石壁上的艺术宝库; 丝竹、管、弦传播着东方音乐的神韵;竹筒、 绢帛、 草纸记录了我国5000年的悠久文化,使 那些美妙的诗词歌赋、文学名著等等,得以流 传至今,成为稀世珍宝 (二)影视文化阶段 近百年来,由于物理学革命、电磁理论的 建立,各种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电灯、 以至电影、电视、电子琴、录音伴唱、光 盘多媒体、电子计算机等的出现,不仅改变了 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而且大大改变了 文艺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文学、诗歌、雕塑、 音乐、戏剧等等艺术创作,皆可借助这种电子 器材表现出来,图文声像并茂,并可随意选择 与调配,组成综合艺术形式,直接快捷地诉诸 人们的感官,得到更为深刻的印象和丰富的艺 术享受。
进入90年代,新型的歌舞厅、戏剧院、娱 乐城等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利用电子计机、 激光、自动控制等技术,调节舞台、歌厅的灯 光、音响、场景变化,已大大超出了过去简陋 6 科文交汇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也可以主动选择 古今中外各种文学艺术精品于眼前,犹如身临 其境地进入美妙的艺术空间,参与其中,打开 你的思路,敞开你的心扉,去体悟、去遐想、 去接受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精华因此,这 种高科技与载体为提高人们的审美力和艺术 的创造力、发展现代化的科学与艺术,展现出 无限广阔的前景人们再不会感到“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的困惑这种交互式综合艺 术形式的诞生,带给我们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 艺术世界 钱学森教授近年来十分关注电子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特别是灵境技术的发 展他认为具有较高文艺素养、拥有广博科学 技术知识的人群,如果经常人——机结合地进 行工作,将使人的智能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 段,大大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甚至可以出 现智能革命,他曾说:“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 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 它将引发一 系列震憾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 大事 ”他并且亲手绘制一图表,说明灵境技 术与人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思维,与 科学、文艺大发展的密切关系。
钱学森1994年10月10日绘 ⋯⋯⋯⋯启示 ———引发、推动 7 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2)发牢骚; (3)论中国古代的文艺辉煌但就是缺对新文 艺形式的探讨,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所能提供的 新的文艺手段 ” “回顾本世纪的历史就看到这是文艺人和 文艺理论工作者的老毛病电影出现了,是自 生地发展;电视出现了,也是自生地发展录 音伴奏(卡拉OK)出现了,有些文艺人、文 艺理论工作者惊惶失措、骂娘!这怎么行!被 动啊!”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艺人、文艺理论 工作者,他们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一切可 以为文艺活动服务的新高技术,并研究如何利 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文艺,繁荣新中国 的文艺 所以这也是现代中国的社会革命要研 究的课题当然,要不忘中国5000年辉煌的 文艺传统,但我们在21世纪要利用最新的科 学技术成果发扬这一文艺传统!” 四、科学与艺术的社会功能 几十年来,钱学森教授一直奋力为科学与 艺术的结合、发展、普及鸣锣开道,这并不是 出于个人兴趣,而是出于对祖国建设、人民未 来的无限期望与精心设计 他对科学与艺术的社会功能,有着深刻的 理解科学包括技术,如马克思所言:“是最 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
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因 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最强大的杠杆 甚至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当今改变 整个世界的主导力量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 要是“科技战” 、 “智力战” 我们靠“科教兴 国” 是英明的战略决策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 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基石 艺术作品的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以及科学 试验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既是作者自我价值 的实现,带有作者的个性特色与品格,又有一 定的普遍性内涵,具有社会性或科学性艺术 作品往往通过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途径 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 当前社会主义文艺应高 扬时代主旋律,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反映 时代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 品鼓舞人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可能比一部严谨 的科学著作给予更多的人以更多的东西 人的 政治觉悟、文化素养提高了,自然于国于民大 有裨益,就此而言,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是很 了不起的,如钱学森教授所说:“是一本万 利”的 由此,钱学森教授强调,科学家应该学点 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他特别提倡艺 术工作者要与科学工作者多交朋友,要了解科 学技术,了解科学家,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写 出好的作品。
不然,中国当代伟大的科技工程 如何表现好?写出来的科学家,也不太象 他常常以无限崇敬和深切关怀的心情, 为谈起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风沙大漠, 8 科文交汇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谈起那些为了祖国建 设,长年在深山野岭奋斗不息的“三 线”人;谈起那些用血和汗筑起葛洲 坝、三门峡、红旗渠和那些建设铁路、 公路,架起桥梁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和千百万民工 同时,他强调,科学技术的普及工 作也期待着文艺工作者的参与、合作 他觉得每个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 心目中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图景:五 彩缤纷的繁星宇宙、复杂莫测的物质 结构、 奇妙有序的生命奥秘⋯⋯如能用各种文 艺形式,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物质载体,将 其一一表现出来,通俗而生动地传播给广大群 众和青少年,将会逐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和科学精神,推动社会前进 钱学森教授曾深切地指出:“我们大家所 熟悉的,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世界中最常看到的 一个科学家心目中还有几十个世界可以描 述,等待着艺术家们用他们那些最富于表达能 力的各种艺术手法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学 艺术这里的文学艺术中,含有的不是幻想, 但象幻想;不是神奇,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