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健康与疾病医学课件.ppt
73页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1编辑版ppt2编辑版ppt3编辑版ppt口腔口腔食道食道肝脏肝脏胰腺胰腺胃胃大肠大肠小肠小肠肛门肛门4编辑版ppt消化道消化道5编辑版ppt消化腺消化腺6编辑版ppt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消化系统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消化腺消化腺口腔口腔咽咽食道食道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肛门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等7编辑版ppt消化道:消化道:口口腔腔食食道道胃胃小小肠肠大大肠肠肛肛门门咽咽消化腺:消化腺:唾唾液液腺腺胃胃腺腺肝肝脏脏胰胰腺腺肠肠腺腺8编辑版ppt 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水、无机盐、维生素需消化后被吸收需消化后被吸收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不能被消化不能被消化食物构成:食物构成:9编辑版ppt一、一、 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消化: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吸收:吸收:消化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消化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 巴循环的过程巴循环的过程 10编辑版ppt大分子大分子 小分子小分子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 血液血液、( (不能吸收不能吸收) () (可吸收可吸收) ) 淋巴液淋巴液 消化消化 吸收吸收11编辑版ppt12编辑版ppt消化的两种方式消化的两种方式(同时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同时存在、相互配合、相互 影响)影响) 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舒缩运动,将食消化道肌肉舒缩运动,将食 物磨碎、混合、推送物磨碎、混合、推送 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中的酶,分解蛋白、消化液中的酶,分解蛋白、 脂肪、淀粉脂肪、淀粉13编辑版ppt二、食物消化吸收的大致过程二、食物消化吸收的大致过程 口腔咀嚼:口腔咀嚼: 机械磨碎、唾液消化、启动胃、胰等活动机械磨碎、唾液消化、启动胃、胰等活动 吞咽吞咽: : 1520 1520秒,由口腔到胃秒,由口腔到胃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 46h46h,机械磨碎、胃液化学性消化,机械磨碎、胃液化学性消化 14编辑版ppt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 35h,35h,小肠运动,胰液、胆汁、小肠液作用,消小肠运动,胰液、胆汁、小肠液作用,消 化过程基本完成。
化过程基本完成小肠内吸收:小肠内吸收: 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等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等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 10h 10h左右,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主要功能吸收水左右,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主要功能吸收水 分、残余物的存储分、残余物的存储15编辑版ppt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特征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特征 a a、兴奋性、兴奋性( (低低) ):收缩的潜伏、收缩、舒张期长收缩的潜伏、收缩、舒张期长 b b、自动节律性(差):、自动节律性(差):离体收缩慢、节律不规则离体收缩慢、节律不规则 c c、紧张性、紧张性 d d、可伸展性、可伸展性 e e、对牵拉、温度、化学刺激敏感;对电刺激不敏感、对牵拉、温度、化学刺激敏感;对电刺激不敏感16编辑版ppt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液(唾、胃、肠、胰液、胆汁)消化液(唾、胃、肠、胰液、胆汁) 总量:总量:68L/68L/天天组成:组成:有机物、离子、水有机物、离子、水功能:功能: 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 调节调节PHPH,适应消化酶活性,适应消化酶活性 水解、降解食物成分水解、降解食物成分 分泌物质,保护粘膜分泌物质,保护粘膜17编辑版ppt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 机械性消化:咀嚼机械性消化:咀嚼 化学性消化:唾液化学性消化:唾液18编辑版ppt 有人把口腔比喻成一座碎石工厂,有人把口腔比喻成一座碎石工厂,包括搅拌棒、润滑液、碎石机。
包括搅拌棒、润滑液、碎石机19编辑版ppt 碎石机是牙齿、搅拌棒是舌,润滑碎石机是牙齿、搅拌棒是舌,润滑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20编辑版ppt淀粉淀粉麦麦芽糖芽糖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淀粉淀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麦麦芽糖芽糖21编辑版ppt(一)、唾液(一)、唾液 1 1、来源:、来源:三对唾液腺三对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2 2、性质、成分:、性质、成分: 中性、无色、无味中性、无色、无味 水分:水分:99%99% 有机物: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球蛋白、淀粉酶、溶菌酶22编辑版ppt3 3、作用:、作用: 润滑、溶解润滑、溶解:水、粘蛋白水、粘蛋白 保护口腔:保护口腔:溶菌酶杀菌溶菌酶杀菌 消化淀粉:消化淀粉: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3编辑版ppt4 4、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 完全由神经反射引起完全由神经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食物对口腔的物理、化学刺激食物对口腔的物理、化学刺激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意境、食物色、味引起唾液分泌意境、食物色、味引起唾液分泌 “ “梅、垂涎梅、垂涎”24编辑版ppt假饲实验假饲实验25编辑版ppt (二)、咀(二)、咀 嚼嚼 1 1、口腔机械、化学消化的过程;、口腔机械、化学消化的过程; 2 2、反射性诱发启动胃、胰、肝、反射性诱发启动胃、胰、肝、 胆囊的消化活动。
胆囊的消化活动 26编辑版ppt(三)、吞(三)、吞 咽咽 吞咽动作分三期吞咽动作分三期 由口腔到咽由口腔到咽 由咽到食管上段由咽到食管上段 由食管下行到胃由食管下行到胃 通过蠕动将食团向下推进通过蠕动将食团向下推进27编辑版ppt28编辑版ppt在食管与胃间,食管下括约肌在食管与胃间,食管下括约肌异常:咽下困难,返流性食管炎异常:咽下困难,返流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首先是偶尔感到胃灼热,发首先是偶尔感到胃灼热,发展为夜里强烈的烧灼痛,出血,形成疤痕,展为夜里强烈的烧灼痛,出血,形成疤痕,食管变硬,狭窄食管变硬,狭窄29编辑版ppt返流性食管炎的正确行为方式:返流性食管炎的正确行为方式:n睡觉时抬高上身睡觉时抬高上身n减肥减肥n晚餐吃的不要太晚晚餐吃的不要太晚n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n不要穿紧身衣服不要穿紧身衣服n减少紧张情绪减少紧张情绪n多吃植物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易于消化多吃植物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易于消化30编辑版ppt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化学性消化(胃液)化学性消化(胃液) 机械性消化(胃蠕动)机械性消化(胃蠕动)31编辑版ppt32编辑版ppt胃体贲门贲门胃窦胃窦幽门幽门胃底胃底33编辑版ppt粘膜肌层粘膜肌层 浆膜浆膜肌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粘膜层粘膜层34编辑版ppt(一)化学性消化(一)化学性消化胃液的数量、性质、组成、作用:胃液的数量、性质、组成、作用: 数量:数量:.5-2.5L/日日 性质:性质:无色、酸性(无色、酸性(PH.9-1.5) 组成:组成: A、盐酸(、盐酸(HCL) B、胃蛋白酶元、胃蛋白酶元 C、胃粘液、碳酸氢盐、胃粘液、碳酸氢盐 D、内因子、内因子35编辑版ppt(二)胃的运动(机械性消化)(二)胃的运动(机械性消化)1 1、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容受性舒张:现象:现象:咀嚼、吞咽时,胃底、胃体平滑咀嚼、吞咽时,胃底、胃体平滑 肌舒张肌舒张-胃的容受性舒张。
胃的容受性舒张作用:作用:增加胃的容量,空腹时增加胃的容量,空腹时50ml-50ml- 进食后进食后1500ml1500ml36编辑版ppt 2 2、蠕动:、蠕动: 现象:现象:食物进入胃食物进入胃5 5分钟左右,胃蠕动从胃的中分钟左右,胃蠕动从胃的中 部开始,部开始,3 3次次/ /分,向幽门方向进行分,向幽门方向进行 作用:作用: A A、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发挥作用、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发挥作用 B B、搅拌粉碎食物、搅拌粉碎食物 C C、推进食物进入肠道、推进食物进入肠道 37编辑版ppt38编辑版ppt3 3、胃的排空:、胃的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排空速度: 稀的、流体稀的、流体 稠的、固体食物稠的、固体食物 食物性质:糖类食物性质:糖类 蛋白质蛋白质 脂肪脂肪 颗粒小的颗粒小的 颗粒大的颗粒大的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 非等渗溶液非等渗溶液 39编辑版ppt溃溃 疡疡 病病“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消化性溃疡” 发病率发病率 5% 5%左右,左右, 20 205050岁多见,岁多见, 男:女为男:女为 2-4:1 2-4:1周期性反复发作,可自愈。
周期性反复发作,可自愈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等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等40编辑版ppt部位:部位: 胃(窦部小弯侧)胃(窦部小弯侧) 约约25%25%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球部球部) ) 约约70%70% 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 约约5%5%41编辑版ppt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酸的自我消化作用:胃酸的自我消化作用: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自身组织,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消化自身组织,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正常屏障:正常屏障:被覆上皮,粘液层被覆上皮,粘液层(0.5(0.52.5mm)2.5mm) ,HCO3HCO3- -屏障破坏:屏障破坏:胃粘膜糜烂,胃酸的逆向扩散胃粘膜糜烂,胃酸的逆向扩散42编辑版ppt1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2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患者患者患者患者20%20%20%20%50%50%50%50%有家族史,其子女发病率为一般人群有家族史,其子女发病率为一般人群有家族史,其子女发病率为一般人群有家族史,其子女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的的的2 2 2 23 3 3 3倍O O O O型血者发病率为型血者发病率为型血者发病率为型血者发病率为1.51.51.51.52 2 2 2倍。
倍3 3、应激和心理因素、应激和心理因素 4 4、吸烟、吸烟 5 5、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因素有关、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因素有关43编辑版ppt结局和合并症结局和合并症愈合:愈合:肉芽组织,粘膜上皮肉芽组织,粘膜上皮幽门狭窄:幽门狭窄:约约3%3%水肿、痉挛、瘢痕收缩使幽门水肿、痉挛、瘢痕收缩使幽门狭窄穿孔:穿孔:约约5%5%,多见于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引起急,多见于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慢性局限性腹膜炎性弥漫性腹膜炎或慢性局限性腹膜炎出血:出血:约约1/31/3,大便潜血或呕血、黑便大便潜血或呕血、黑便癌变:癌变:1%1%以下,见于胃溃疡病以下,见于胃溃疡病44编辑版ppt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消化吸收最重要的阶段消化吸收最重要的阶段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参与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参与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45编辑版ppt46编辑版ppt(一)胰液(一)胰液 1 1、胰液的来源、成分及作用:、胰液的来源、成分及作用: 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1-2L/1-2L/日47编辑版ppt(1 1)无机物:)无机物: 碳酸氢盐含量最高,其次碳酸氢盐含量最高,其次CLCL- -。
碳酸氢盐的作用:碳酸氢盐的作用: 1 1、中和进入肠腔的胃酸,保护肠粘膜;、中和进入肠腔的胃酸,保护肠粘膜; 2 2、创造有利于消化酶作用的、创造有利于消化酶作用的pHpH环境48编辑版ppt(2 2)有机物:)有机物: 主要是蛋白质(多种消化酶)主要是蛋白质(多种消化酶)A A、胰淀粉酶:、胰淀粉酶:B B、胰脂肪酶:、胰脂肪酶:C C、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49编辑版ppt淀粉淀粉麦麦芽糖芽糖葡萄糖葡萄糖淀粉酶淀粉酶麦芽糖酶麦芽糖酶麦芽糖麦芽糖50编辑版ppt氨基酸氨基酸酶酶酶酶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51编辑版ppt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酸脂肪酸脂肪脂肪甘油甘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