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运动.docx
2页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作用: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挽救国家危亡的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带有反帝爱国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樊篱, 提出了变革清王朝政治制度的要求,而且付诸实践,维新派最终的主张,是用 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 2.戊戌维新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 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 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掀起了近代中国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维新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促进 维新运动对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产生了促进作用尽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后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阻力, 但他们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工作,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种,促使大批知识 分子觉醒,其中不少人后来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局限性 维新派对封建主义的妥协,反映在不敢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不敢触动封建主义 的根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不敢否定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等等。
由于二千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的牢固,封建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封建主义思 想影响的根深蒂固,非初登历史舞台的幼弱的资产阶级所能抵敌,戊戌变法的 失败带有必然性兼之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和 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新派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缺乏与封建主义 彻底决裂的勇气,对帝国主义怀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他们只能发动一 场软弱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而不能使改革派掌握政权就在维新上谕如 雪片般飞舞之际,军政实权仍牢牢地掌握在封建顽固派手中没有政权的改革 必然遭致失败 戊戌变法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只是 幼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必然让位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作用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二,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成为一面有号召力的旗帜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 “子民” ,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第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巨大的思想解 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 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 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 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局限性:客观上,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 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上,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以及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挽救共和努力的失败表明,由于资产阶 级革命派具有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 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 的出路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体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体 系,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系,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中国思想界革命性的转折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中国思想界革命性的转折 •它是近代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它是近代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 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2. 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忽视革命实践,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忽视革命实践,是不可能达到政治目标的是不可能达到政治目标的•3. 资产阶级的方法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方法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