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doc
11页第 3 单元 《光与我们的生活》内容分析:本单元由《认识光》 、 《玩镜子》 、 《潜望镜的秘密》 、 《彩虹的秘密》 、 《凸透镜》 、 《照相机和眼睛》六课组成,主要研究生活中的光现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光” ,探究身边的现象和事物,解决他们的疑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光作为本单元的探究主题,旨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光与生活的关系,并让学生认识到光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里便利,也产生了污染单元目标: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 、 “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解释;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与交流;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到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科学知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线路;知道光是由七色光组成,了解光的合成与色散现象;知道凸透镜成像原理9、认识光一、认知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二、拓展性目标:了解光速的知识,设计实验比较光和声音传播的速度三、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蜡烛、激光器、硬纸板等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单元小诗2、让学生猜想: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变的这样绚丽多彩?3、学生交流(二)活动一:(三)提出问题:哪些地方有光?1、引导学生交流活动2、对光的分类:自然光人造光生物光……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选了这六种光?它们有什么代表性? 3、理解光源的概念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同学们刚才的举例很好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类能发光的物体:天体发光,如太阳、星球;生物体发光,如萤火虫;还有靠电能发光的,如电灯等我们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小结:使学生知道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的区别;了解生物光源、热光源、冷光源的概念。
活动二:哪些地方用到光1、学生交流哪些地方用到光2、引导学生把交流的内容、归类、整理小结:灯光不仅仅能照明,还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要使用不同的光源有的地方适合热的光源;有的地方需要采用冷光源等等活动三:光沿着什么路线传播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沿着什么路线传播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7、讨论:如果要使手蜡烛的光穿过三块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8、学生小组探究实验9、实验说明了什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四)自由活动:1、做手影游戏或观察一个物体的影子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五)拓展活动:通过资料卡了解光速的知识,设计实验比较光和声音传播的速度板书设计: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教学后记:学生知道如太阳、星球;生物体发光,如萤火虫;还有靠电能发光的,如电灯等。
我们把这些物体叫做光源10、玩镜子一、认知目标: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制作活动,了解镜子的应用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3、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会使聚光出温度升高二、拓展性目标:研究镜子在生活的物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活动准备:搜集相关的事物和图文资料不锈刚勺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四、活动时间:2 课时相关的音像资料五、活动过程:导入:生活中哪些物品中有镜子?你搜集了哪些与本课探究有关的材料?学生交流、回答小结:活动一:玩各种各样的镜子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1、 交流,2、 观察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们有什么发现,设计观察方案3、 开展观察活动4、 以表格为引导观察三种镜子的成像的现象,并做好记录5、 交流、整理6、 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形成统一的认识7、 结论:8、 凸透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9、 凹透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三种镜子所反射景物的范围不同,凸透镜反射的范围最大;凹透镜反射的范围最小;平面镜反射的范围居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之间;三种镜子所成的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有较大变化。
活动二:我们一起做游戏1、提出问题:镜子反射的太阳会聚到一点,温度会怎样变化?2、分组活动(1) 学生进行假设与预测2) 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填实验表格3) 讨论交流结果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3、小组比赛,分别将阳光反射到各自的温度计上,一段时间后,看哪组温度计升温的快结论:镜子反射的光会聚到一块后,温度会升高第二课时活动过程:一、 温习上节课内容二、授新的活动内容活动三: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镜子镜子的用途很广, 你能说一说它有什么用途吗?1、学生讨论交流2、每组推选一名在班上说说小结: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起到了观察扩大范围的作用;平面镜具有可以成像的作用;室内装饰镜具有可以成像的特点,使室内景物成像后,可以使人产生室内空间扩大的感觉;太阳灶说明镜子反射的太阳光会聚到一点,所产生的高温可以用来烧水、做饭自由活动: 1、出示万花筒,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的兴趣2、学生模仿制作万花筒评价: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可以叙述方式评价,也可以采用星级评价拓展活动: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用到镜子的物品,了解镜子起到的作用板书设计:三种镜子所反射景物的范围不同,凸透镜反射的范围最大;凹透镜反射的范围最小;平面镜反射的范围居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之间;三种镜子所成的像与实际物体相比有较大变化。
教学后记:学生知道凸透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透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11、潜望镜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使学生学会利用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2.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二、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图片资料2.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 三、教师准备:1.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文字资料2.自制简易潜望镜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生(齐):记得!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小组内交流)师:哪个小组用两面镜子看到了窗外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景物?生:我们小组做到了师:上来说说你们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一看生:(边演示)我们是这样做的: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
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教师指派几个同学观看)师:看到了吗?生:看到了师:从刚才这个小组的做法你联想到了什么?生 1:我想到了我们做的“传光游戏” ,当时我们用了 4 面镜子生 2:我想到了潜艇上用的潜望镜我从百科全书上看到潜望镜就是利用两个平面镜做成的师:你知道的真多!(竖起大拇指)他说得很有道理,潜望镜就是利用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原理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潜望镜的秘密板书课题)2.交流资料,整体感知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潜望镜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资料的情况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通过交流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生 1:我们知道潜望镜开始只是用在潜水艇上,后来又发展到陆地上,主要在军事上用的多,这是我们小组找到的一张潜望镜的图片 (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图片——一张潜望镜实物照片)生 2:我们小组找到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我读给大家听:潜水艇通过调节浮力达到潜浮的目的1897 年,莱克建造了一艘采用双壳设计的潜艇当时所有的潜艇潜水后只能盲目地行驶,只有当潜艇升到接近水面时,才能够通过舷窗看到水面的情况。
莱克设想制造出一种既不易让敌人发现,又可以在水下看到水上情况的仪器安在潜艇上他买来一大堆各式镜子,试着制造1902 年某一天,他偶然地找到了正确的组合他希望看到的街道和海港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后来,他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找一位光学教授合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组装方法他把它装在他制造的潜艇上,这就是后来固定的和可旋转的潜望镜的前身至此,潜艇才第一次有了眼睛,再也不用在水下的黑暗中盲目游动了师:通过听这个小组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生 2:我知道原来潜水艇上没有潜望镜,后来是一个叫莱克的人发明了潜望镜生 3:我还知道莱克从 1897 年制造了潜水艇后就研究潜望镜,直到 1902 年才制造成功,用了五年时间,说明他很有毅力师:你体会得很深刻,很多科学研究和成果需要科学家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毅力和精神生 4:我从中知道了潜望镜是用很多镜子做成的,而且必须正确的组装才行师:还有关于潜望镜的其他信息吗?生 5:我们组还有,是在陆地上用的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师:有图片吗?生 5:有!师:到实物展台上展示一下生 5:(边展示)这是陆地上用的潜望镜,是潜艇用潜望镜的发展,士兵可以利用它侦察敌人阵地上的情况。
这个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可以在漆黑的晚上使用,而且非常轻便,利于携带… …3.拆解模型,深入研究师: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上的一些情况那么,潜望镜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每组桌面上的简易潜望镜(牙膏盒自制型)揭开它的秘密吧!(小组合作,有的先用简易潜望镜观察物体;有的在仔细观察简易潜望镜的外部形状;有的小组在小心的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有的小组正在结合搜集到的潜望镜结构图讨论潜望镜的构造…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和收获?生 1:我们小组发现潜望镜里有两块玻璃镜片,这两块镜片是这样放置的(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简图) 师:也就是说这两块镜片成什么角度?生 2:我知道,是平行的生 3:反光的面是相对的生 4:资料上说镜片与水平线成 45 度角师:还有补充吗?生 5:我们还发现潜望镜的长短不会影响观看的效果师:你是说哪一部分?生 5:竖着的部分横着的部分不能太长,长了影响观看的范围… …4.动手制作,应用实践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潜望镜的构造,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生(齐):想!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给大家提点建议。
生 1:用牙膏盒做潜望镜的身子,在上下相对的侧面分别挖一个正方形的口,然后将镜片放到里面生 2:我反对,镜片不能放进去,要在盒子边上开槽,将玻璃镜片插进去生 3:最好用胶带粘好师:镜片怎么放呀?生 4:成 45 度角师:还应注意什么?生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