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与合作故事.doc
4页包容故事一: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包容的智慧: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体现了包容的魅力,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包容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包容,更需要给包容一个生存的空间,让包容“复活”俗语说:过犹不及,有时候制约太多、束缚太紧,反而不利于发展故事二: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立刻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构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合作故事一: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用了3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故事二:「我有一颗汤石,如果将他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这时,有人就找了一个大锅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材,就在广场煮了起来这个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的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
」立刻有人冲回家拿了一推洋葱陌生人又尝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陌生人又建议道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捧了其它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汤合作三: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启示: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