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doc
34页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一月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拟 编:余金华审 核:甘明生制 图:余金华总工程师:舒万柏总 经 理:沈加申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报告提交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一月2目 录第一章 概况 1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 自然地理 2第三节 生产建设概况 5第四节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开采情况 6第二章 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8第一节 以往地质工作 8第二节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8第三节 矿井地质工作 9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2第一节 区域地层与构造 12第二节 区域水文地 12第三节 区域含水岩系特征 13第四章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一节 地质概况 15第二节 井田及周边地表水体概况 18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9第四节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21第五节 矿井涌水量预算 24第五章 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26第一节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6第二节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6第六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8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29第一节 结论 29第二节 建议 29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水文地质图1:20万22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水文地质图1:500033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充水性图1:500044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水文地质剖面图1:500055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综合地层柱状图1:500附 表附表1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水井综合调查成果表附表2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溪沟及泉点流量调查表附表3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区域老窑调查表附 件1、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3、地质勘查资格证(甲级)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该矿委托我单位在现有勘探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面及矿井调查资料分析,为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
本次报告参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91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编制二、任务1.搜集整理整合前本区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勘查资料,各矿井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实际采掘资料;2.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调查矿井涌水情况;3.调查了解整合各矿井及周边煤矿采掘现状和排水系统情况,调查分析采空区积水情况;4.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做出评价;5.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6.提出防治水工作建议三、技术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3、《矿井地质规程》,煤炭工业部(84)煤生字第607号;4、《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四、本报告编制的地质依据1. 2009年1月由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编制的《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30万吨/年)》批文:黔煤规字[2009]172号2. 2009年3月由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编制的《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开安全专篇(30万吨/年)》。
批文:黔煤安监林字[2009]178号3. 1997年8月贵州省煤矿设计院提交的《贵州省林东矿务局黄家庄煤矿矿井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年12月30日原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煤炭工业厅以黔经贸改字(1997)891号“关于林东矿务局黄家庄煤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予以批准4. 2005年12月贵州省安顺市国土资源局以安国土资通[2005]198号文审查批准的《贵州省林东矿务局黄家庄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5.2009年林东矿业集团黄家庄煤矿编制的《林东矿业集团黄家庄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二节 自然地理一、位置交通1、位置黄家庄煤矿属乐平井田高院—水坝头段,矿区范围东起下寨,西至白岩脚,南至F1断层,北至莲花塘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4′00″~106°07′00″,北纬26°24′42″~26°26′36″井田走向长3.8km,倾斜宽1.3~2.1km,面积6.7911 km2,矿井采掘深度为1158m~1453m井田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点号XY12922961.4613560921.33622924142.46135608653.33632925281.46135609631.33642915561.46135610081.33652926341.41635610931.33662925701.41635611491.33672926081.46135612011.33682925091.46135612851.3362、交通黄家庄煤矿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高院村境内,距平坝县城西北滇黔铁路(新平坝站)23km,距天龙站11km、距贵黄高等级公路10km,距清(镇)——镇(宁)高速公路9 km。
黄家庄煤矿矿井距安顺电厂38km,汽运可直到电厂矿井至乐平有2.5km准四级砂石路,从乐平至天龙交贵黄高等级公路和清(镇)镇(宁)高速公路为四级柏油县道,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图1-1)交通位置图1-1二、地形地貌本区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大威岭背斜南东翼中段,呈一平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10°本区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自中奥陶世隆起后遭受剥蚀,地层发育不全,为构造剥蚀单斜地貌,地形起伏不平,局部陡峭,多为高中山地形,井田内大部分出露煤系地层龙潭组四、五段,局部出露龙潭组一、二、三段及上覆长兴组、大冶组最高点在井田北中部莲花塘的跳花坡,海拔高程+1608.0m,最低点在井田南部公固河下岩脚段,标高+1336.5m三、气象水文1.气象矿井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型),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1月)平均3.9℃,最热月(7月)平均22.4℃,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10.7℃,年平均无霜期270.2天,年平均日照数1241.2h年平均降雨量1305.7mm,降雨集中于下半年,平均年降雨日数192天,最多年降雨量1513.1mm,最少年降雨量720.4mm,最大日降雨量171.4mm,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以NNE风向为多,夏季为SSW风,冬季为NNE风,年平均相对湿度82%。
2.水文矿井井田内没有较大河流及溪流,只在矿井南部边界有公固河(又称为乐平河、穿洞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穿过矿井生活区其发源于安顺,最后汇入红枫湖,属次成河根据1964年至1965年6月观测资料,该河枯水流量0.913m3/s,最大洪水流量200m3/s,年正常流量8m3/s,最高洪水位+1336.8 m(主井口高程+1373.614 m,风井高程+1492.164 m),由于近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河流量有下降趋势,夏季农业灌溉时会出现断流该河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是主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同时也可作为矿井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井田内零星分布一些季节性极强的小溪和泉点,作为井田内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四、地震按照贵州省建设厅编制的《贵州省地震释放烈度区划图》,黄家庄井田范围地震释放烈度为Ⅵ度第三节 生产建设概况黄家庄煤矿原属平坝县管国有企业,1982年建矿,1990年10月投产,原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1995年达产1997年平坝县政府通过有条件无偿转让给林东矿务局,通过改扩建,到2004年矿井生产原煤22.88万t,2005年通过省煤监局核定,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4万t/a,2005年矿井生产原煤23万t,通过逐步改造,矿井最终达到30万t/a。
黄家庄煤矿井田境界东西走向长3.8km,南北倾斜宽1.3~2.1km,面积6.7911 km2煤系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煤组,厚约360m,从下而上划分为5段,含煤16~17层,煤层总厚度12.96m,其中可采煤层两层:M8煤层、M9煤层 黄家庄煤矿井田属于扬子地台大威岭背斜东南翼的一段,开采地段为一缓倾斜的单翼构造黄家庄煤矿为平硐——斜井开拓,沿煤层掘进,采用分采区分层布置开采M8、M9煤层矿井分为4个采区一采区已采空,现开采二采区M8煤层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后退式,放炮落煤,顶板管理采用全垮落管理生产面为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机掘工作面,采掘比为1:2黄家庄煤矿于2002年完成矿井瓦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于2011年7月完成了矿井井下的灌浆防灭火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完成井下运输大巷改造,完善采面及掘进工作面防尘系统,完成矿井双回路改造,改造了地面及井下供电配电系统于2011年10月通过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一次验收合格 ,取得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获得国家煤矿安全生产许可第四节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开采情况黄家庄煤矿周边小煤矿主要分布于矿井北面、西面及东面,均为有证乡镇煤矿大多为斜井开拓,M8、M9煤层均有开采。
由于周边乡镇煤矿的乱挖乱采和越界开采,有好几个煤矿已非法越界开采到黄家庄煤矿井田内,多的已侵入约1000m,多次向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上报和汇报,也多次对周边非法越界乡镇煤矿进行调查,但始终没有掌握到比较准确的资料,也就是说,对周边乡镇煤矿的开采情况掌握得不是很清楚,这将对黄家庄煤矿今后安全生产会带来极大的威胁非法越界乡镇煤矿对国家矿产资源的破坏,侵害国有企业合法权益,这对依法进行矿产资源管理,确保安全生产都是严竣问题第二章 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第一节 以往地质工作黄家庄矿区自建国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作了许多不同的地质工作而勘察深度较大的则是1974年原地质局所属115地质队,对黄家庄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探,提交了《平坝乐平井田~水坝头矿段普查评价报告》该次勘探工作采取物探、槽探及钻探相结合,主要工作有:1:5000地形测量12平方公里,地质填图12平方公里;布置钻孔10个,钻探总进尺1862.57米,测井6个孔1117.5米,小型浅井式槽探21个该次勘探质量尚好,基本探明了区域内M8、M9煤层的赋存状黄家庄矿建设后,沿M8、煤层向东作了200米巷道,往上山回采了450米,同时又沿M9煤层向西作了600米巷道,向上山开采了250米,整个面积约568000平方米,详细揭示了M8、M9两层煤的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情况。
1996年林东矿务局组成专门勘测小组,对矿井井田范围井上井下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于1996年10月提交了《贵州省平坝县黄家庄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经贵州省煤炭工业厅以“黔煤生字[19。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